(本文由上海福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出版)
现有战略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实践,这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企业,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战略理论(如下表所示)。
-古典战略理论的阶段。伊戈尔·安索夫是一位代表人物,从市场拓展和多元化发展两个维度关注企业发展,即安索夫矩阵。其中,前向/后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是多元化发展维度下的次要战略选择;生产效率和全球化是其主要发展手段;考虑到战略可以通过研究来制定和管理,安索夫提出了著名的战略分析工具SWOT,该工具由麦肯锡咨询公司改进和传播,并得到广泛应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才受到过程学校的严重挑战。
-有限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理论阶段。以布鲁斯·亨德森的“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为代表。该矩阵(也称为“波士顿矩阵”)于1970年提出,用于分析和规划企业产品组合,解决企业产品品种及其结构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扩张战略、收缩战略和撤退战略是有限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次要战略选择。安索夫的战略是扩张战略。在有限的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它只是一种选择,只是企业现有所有品种中少数产品的战略选择;并购重组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战略手段。
-目标市场集聚战略的理论阶段。代表是菲利普·科特勒和迈克尔·波特。有限多元化是经典战略中“多元化发展维度”的战略发展,而目标市场集聚是经典战略中“市场扩张维度”的战略发展。因此,“目标市场集聚”不仅是营销层面和竞争战略层面的理论,也是发展战略层面的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思想对目标市场集聚战略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迈克尔·波特从竞争战略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为明确提出目标市场集聚的概念,从市场营销的概念到企业战略的概念及其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
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战略手段。在此之前,企业主要关注自然竞争,但由于竞争的加剧,出现了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有限多元化发展战略理论仅从产品类型角度缩小了经典战略,而目标市场集聚战略则从市场方向缩小了经典战略理论;低成本竞争是经典战略和有限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基本竞争手段,现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手段。
-核心发展战略的理论阶段。代表是鲁梅特、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991年,鲁梅特发表了一份关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公司利润根源的研究报告。研究表明,企业自身原因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贡献率为46.4%),而行业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很小(其中行业因素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贡献率仅为8.3%)。从那时起,人们的战略注意力从长期的市场基础转移到了企业的内部资源基础。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发表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文章,推动了基于企业资源基础的战略理论的普及。在有限多元化战略理论中,每一种类型的企业都是一个整体概念,要么整体后退,要么整体收缩,要么整体扩张;在核心发展战略理论中,每种类型的业务都是一个集体概念,也就是说,它可以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子业务”,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被切断或保留,而是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子业务”层面重新定位和组织,将不擅长的业务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提出了轻资产战略、聚焦战略和核心业务战略作为核心发展战略的相关术语。
在发展战略上,“核心”是“有限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看,它强调自身的资源基础和核心竞争力,这不同于以波特为代表的传统竞争理论,强调外部因素;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催生新兴经济体、新兴产业和新兴企业,加上科学研究和市场应用周期的加快,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战略手段被赋予了更高的战略地位,甚至升级为国家战略;就战略形成的方法而言,战略规划的方法受到了质疑。以明兹伯格的作品为例《战略规划的兴起与衰落》作为代表,过程学派的战略形成方法开始出现——这种方法认为,战略不是由规划者规划的,而是管理者在长期业务过程中,在明确的战略意识下,随着时间积累的结果(详见相关研究)《非类趋向战略Ⅰ:我国企业需要“非类趋向战略”作为理论指导》一篇文章)。
(未完成,待续)
****【上海福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品客创管理专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