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体系概括包括哪些内容(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的四个阶段)

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是从供应商开发、供应商认证引入、供应商绩效评估和风险管理到供应商淘汰的全过程。实施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建立标准化的供应商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供应商进行分类,使企业能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关键的核心供应商上。

免费收集:385套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学习材料

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SLM)的概念来源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管理,PLM,从产品需求到产品淘汰和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供应商生命周期到供应商开发、绩效评估和管理的全过程。

实施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建立标准化的供应商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供应商进行分类,使企业能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关键的核心供应商上。

以下是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四个阶段的关键任务:

第一阶段:供应商开发、认证和引进

1.通过了解采购需求,进行详细的采购市场分析;

2.根据企业标准寻找和筛选合适的供应商资源;

3.根据行业和企业标准评估和测试新供应商;

4.引进合格供应商,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

第2阶段:供应商和材料的分类管理

1.对现有和潜在供应商进行分类,一般包括优先供应商、替代供应商、潜在供应商和待(废除)供应商;

2.对供应商实行统一、客观、公正的分类标准,根据采购金额、物料重要性和物料风险将供应商分为战略供应商、瓶颈供应商、杠杆供应商和普通供应商;

3.充分了解供应商的优势和劣势,将资源集中在战略和重要材料及供应商上。

第3阶段:供应商绩效管理和改进

1.通过供应商关键绩效指标(KPI)发现并处理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对供应链中表现优异的供应商进行奖励;

2.使用供应商平衡计分卡(sbsc)跟踪和管理供应商履行采购合同条款的情况,以便进行有效的合同合规管理;

3.通过供应商关键绩效指标,建立一套评估供应商能力的机制,锚定供应商关键词,为未来采购决策提供依据;

4.实施持续改进计划,有效管理供应商,节约成本,提高质量,增加灵活性,提高交货及时性。

供应商管理体系

第4阶段:供应商风险管理和供应商撤销

1.通过对关键指标的监控,对供应商风险进行预警管理,使企业及时了解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质量问题、价格波动等;

2.通过风险评级和潜在问题预警,避免供应中断;

3.通过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和替代行动计划,减少破坏性事件的影响;

4.对风险概率高、可能性大、整体风险指数高的供应商实施风险应急措施和退出机制;

5.对于被撤销的供应商,及时启用替代供应商或引进新供应商,以满足企业的最低要求。

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PLM)是一个模块化、标准化、可扩展、高度可复制和可靠的解决方案。它应该以企业战略为基础,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为目标,优化供应链,保持供应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采购总成本和供应链风险,而不仅仅关注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也全面满足企业供应商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需要。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