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互联网厂商的“996”“大周”让一些人苦不堪言,但不是所有人都想朝九晚五。就像有些评论说的“你赚够了取消996,没想到刚上车的人还要等007”“大周至少会拿到加班费,但工作量不会减少,那是白活”[S2/]
文| 文
编辑| 赵雷
操作| 小
“在字节跳动,三分之一的人不支持取消大小周,三分之一的人支持。”
这一颇为出人意料的调查结果是字节跳动新任CEO梁如博在最近的公司全体员工大会上公布的。“是否取消大小周”,这是字节跳动员工最关心的事情,目前尚无定论。
6月初,腾讯光子工作室群“试点强制下班”:周三18点必须下班,其余工作日不得超过21点,双休日休息。这条新闻很快成为第一热搜,也被一些人视为大厂的“反内卷化第一枪”。但严格来说,看似解放员工的新规,仍有违反劳动法的嫌疑,在执行过程中很可能“变质”。
在加班问题上,个人与集体、员工与公司、公司与行业之间仍然存在“沉默、斗争、博弈、妥协”,无法完全调和。离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加班的那一天还有多远?
▲关于大小周的讨论。图/脉冲
“很抱歉提前离开”
“你能接受大小周吗?”
入职前,王苏特意问了面试官关于工作时间的问题。面试官没有回答,而是问她。王肃同意了。她做好了“进大厂就996”的心理准备,虽然从没尝过加班的滋味。
这是她第一次进入互联网公司。今年5月,王肃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了快的汽车。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她学会了适应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时间和节奏。此前,她在华东某市金融行业实习。她早上九点半打卡上班,晚上五点半下班。作息时间被两个具体数字除。
在大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和休息的界限是模糊的。“没有具体的上下班时间,工作结束就可以走了”,面试官告诉王苏。但是这项工作什么时候能完成呢?
入职第一天,王苏早上九点半就到了办公室。和大多数新人一样,她开始学习如何入门。下午4点,公司送来了下午茶。填饱肚子或者延长工作时间的策略之一就是等到6点,这曾经是她下班的时间,直到晚上8点她才感觉到饿。
王苏直到半夜10点才离开。虽然加班到这么晚,但她也没什么感觉,只是隐约觉得提前下班在大厂似乎有点“遗憾”,尤其是对她这样的新人。“其实第一天我也没什么事,但我没有走,因为我觉得大家都没打算走。”她不知不觉被加班的氛围感染了。
入职不久,王苏就被另外两个实习生拉进了一个“捞鱼团”。接近晚上10点,大家会先在群里互相试探要不要下班。他们中的一个会站起来等着看。只有在确认办公区只剩下两到三个大人的时候,其他两个人才敢同时站起来,一起离开办公室。
“对不起”可能也和老板有关。在王苏眼里,直属上级就是团队加班加点的标尺。她的老板曾经说过,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会马上打电话过来,哪怕睡觉也要起来接。王苏自从进公司后就没和老板吃过饭。因为工作时间比较长,他老板的饭和别人是错开的。很多时候,这个工作狂老板连晚饭都不吃,因为“浪费时间”。
“我能体会到领导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对我们的态度也很友好。我觉得他不是在压榨我,而是我觉得和他一起工作可能真的会学到东西。”王肃说。
事实是,无论个人是否在加班中找到价值,在大公司,下班逐渐成为一件棘手的事情。
陈泽已经离开了网易,但她仍然记得准时下班的负罪感。一个工作日,她和男朋友约好下班后去吃她最爱吃的东北菜,下班时间是6点。她看了看时间,时间一到就离开了办公室。但上班不久,主管通过公司内部沟通软件POPO找到陈泽,“给我发个文件。”陈泽震惊了。她突然不知道怎么跟主管说自己下班了,但聊天页面的“已读”让她躲不开。
“理论上,下班后这是理所当然的,但领导会在办公室默认你。通讯软件也是鸡贼。回想起来,我觉得那个‘念’就是把你从体制里推出来。”陈泽说。
在体制内切实可行的,在职场上也会变得难说。在网易,员工的加班时间可以折算成休息时间。比如他们加班2小时,必要的时候可以申请2小时的休假。不过,陈泽透露,这种“福利”已经很少被触及。上级的层层审批一方面给员工调动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怕自己的工作被别人调动。
王肃也开始确信自己的工作永远不会结束。“我们是新项目组,很急。”她认为加班到10点的现状主要是手头的工作量大造成的。
“急事”源源不断,处理突发事件的唯一办法就是加班。工作期间,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陈泽旁边的同事需要把电脑的密码写在便利贴上,下班后贴在办公桌上,以防有人无法及时拿到她电脑上的文件。
“每天都跟你说‘下个月多少人就业,因为这个(项目)要上线,我人手不够’之类的。为了适应他们(R&D系)的节奏,我们的节奏也很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思维:要快就是要有能力。这也成为了价值观之一。”陈泽说。
▲北京西北的王后场村,夜晚的互联网公司。图/cfp
“我宁愿辞职也不愿加班”[S2/]
有一天,王苏加班到10点。北京突然开始下雨了。她没有带伞。在后厂村,半夜打车要排队等一个小时,所以离开办公室后,她选择冒雨步行20分钟回家。“我告诉自己,下次带把伞就好了,不会像今天这么尴尬。大家都这样。”
事实上,有些人躲过了这场雨。办公室里有一个去过字节跳动的实习生。她每天8点准时下班。她是办公室里少数几个不想加班的人之一。王苏还发现,实习生提前下班并没有对自己的工作造成太大影响。实习生告诉王苏,他不在乎老板怎么说他,996不能收他,打算过几天就走。他上一份字节的工作只有一个月。
同一个办公室,选择不同的人加班不知不觉就有了差别。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八点下班的实习生讨论最新消息,王苏才发现,她已经很久没有看热搜了。她的反应好像她脱离了社会。
按照八小时工作制,八点下班不代表准时下班,但最后还是一场温柔的游戏。在大的互联网公司里,在加班这件事上掌握了个人选择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就赢得了自由。
两年前,小进入百度负责广告优化的相关工作。一开始,有两个月的培训。培训期间,老板告诉小下班时间是下午6点半。第一天培训结束,该下班了,老板对大家说:“大家自己安排吧。”但在小看来,这句话应该是“大家都可以下班了”。
工作一段时间后,小哮天发现“996”并不可靠。他早上开始工作,下午三四点就能完成手头的工作。虽然每天工作量不一,忙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加班,但他发现很多同事都是“钓鱼”后才慢慢开始工作。同时,他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永远不会有上限。如果他今天完成了工作,他明天还得做。对于一个100分的工作量,主管总会希望你做到100分以上。“我们做的是广告优化。这是直达的。如果客户有广告,就应该帮助他们维持运营。”
在这期间,一种莫名其妙的意识也在小的办公室里蔓延开来。“好像大家都觉得晚上九点必须下班,才算互联网人。”他说。
小哮天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下班后再下班。在小的部门,每天下午6点左右有一个会议。一次聚会后,小哮天站在老板面前,问隔壁的同事是否愿意一起工作。
“没门”,同事挥挥手。老板笑着看着小,没说什么。
这件事没有后续,老板和下属的关系依旧。虽然主管会有意无意地留意小的表现,但小却成了少数几个敢在办公区自由出入的人。那段时间,他下班都要空吃宵夜,喝酒。9个月后,因为不喜欢互联网的加班氛围,他离职创业了。
虽然大多数人不可能像小一样,但在高压的互联网厂商中,一种对抗性的话语体系正在渗透和蔓延,并配以各种“浑水摸鱼”、“反内卷化”。
在腾讯工作的熊婷能明显感受到这种氛围。和同事聊天时,“资本家”这个词用得越来越多。“我经常讲互联网大公司的‘996’,说现状很难改变,什么‘资本家压榨我们的血泪’,他们会上升到这个维度。”
一个同事在一天工作结束开始写日报的时候提醒大家“不要那么洋洋洒洒”,因为她遇到过另一个同事在周报上写了500字,比别人多5-10倍。
这种情绪也逐渐向下蔓延。一个小型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告诉每日人物,他会在上班的时候拿空咖啡来消磨时间:就坐在店里,喝完所有的咖啡再走。
“剥削资本家。”他这样形容自己。
就连王肃和钓鱼团也开始悄悄行动了。虽然她经常忘记带伞,但现在他们有了更大的目标:9点下班。
▲图/豆瓣
加班是不可避免的
互联网从业人员与不合理工作时间的撕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0年,多家网站曝光“华为对抗:The:指出华为要求部分员工“自愿”放弃带薪年假、非强制加班工资、陪产假等。,并成为奋斗者,而后面的分红和配股会倾向于奋斗者。当时《瞭望东方周刊》在报道中写道:“被采访的华为员工只能表示沉默对抗。"
这件事6年后,58同城出了“996工作制”,员工工作72小时。58同城随后回应为“常规动员”。2019年初,该项目命名为“996。ICU”在网上传播。各公司程序员在一份名单上透露了采用996工作制的大公司,第一次对不合理的加班制度进行了“声音对抗”。
大到阿里,小到如赞,都被诟病996。被过度加班搞得筋疲力尽的员工,对“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获得想要的成功”这种“福报理论”深恶痛绝,甚至在公司强制执行996的时候用脚投票。但从行业来看,加班趋势越来越强,加班制度层出不穷。字节跳动和快的汽车先后实施了“大小周”。
但是,加班真的只是公司单方面剥削员工吗?
就在一周前,字节跳动新任CEO梁如博在字节跳动召开了有11万员工参加的“全员大会”,并公布了一项调查数据。关于员工关心的要不要取消大小周的问题,在一些部门进行了普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员工支持取消,而三分之一的员工选择维持现状。在脉脉上,有员工表示“只有减少工作量,取消周周才有意义”“赚了钱就不累了”。
一位入职三年的字节员工告诉《每日人物》,“取消尺码周”在字节跳动已经讨论了三年,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让员工满意的结果。“感觉最近一段时间,全手多了‘字节梦’的字眼,少了对员工工作生活细节的关注,比两三年前少了。”她说。
本周早些时候,作为领先厂商的腾讯站出来尝试“强制下班”,带来了一些新的机会。
根据腾讯光子工作室群的通知,这一制度将于6月14日起实施。周三工作时间为9:30-18:00,周三以外工作日不晚于21:00,周末休息。值得注意的是,实施细则还提到,违规的团队工作日加班,次周5个工作日全部要求18:00下班。如果超过10%的人在休息日加班,那么在接下来的四周内不允许在休息日加班。
腾讯员工陌陌透露,周三无加班日早已在腾讯很多工作室实行。但由于腾讯没有激进的加班文化,此事并未在腾讯其他部门引起大的波澜。
“同事私下会开玩笑说要去光子,其实(强制下班)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工作量是跟着项目走的,如果不忙的话,按时下班是没有问题的。你忙,不加班不代表你真的不加班。”沫沫说。
光子工作室员工方提供的资料显示,对于日常数字,在新规发布之前,她经常听到光子内部关于“游戏研发产业化、高效化发展”的讨论。在近几年的年会上,光子的高管也公开表示不希望员工加班那么辛苦。
“之前内部讨论过我下午6点下班,但是晚上9点要上班,取消午休。该计划不受支持。她说。
现在,方的项目组已经开始实施新的规定。PM(项目经理)和组长晚上九点进办公室清场,执行情况不错,只有不到10%的人在一起工作,不在一起工作。
但新规定的效果能否得到保证,还是个未知数。在腾讯“无加班日”的过往实践中,机构破产是不存在的。
在微博中,一位自称“鹅厂”的员工描述了这个过程:刚开始,检查组的人一到就来检查现场,赶人下班。后来到了周三,要求18:00下班的时候,不断有领导反映有急事,需要申请加班,于是检查组增加了汇报机制。后来领导干脆报了全团的名字。终于有人不再来访,准时下班的愿景终于破灭。一位已经离职的知情人士告诉每日数字,“现在在职的同事更有发言权,我们只能说博主的‘推断’更符合实际。”
“互联网是一个非常迫切的地方,尤其是游戏行业。对于同类型的游戏,第一个发布就占了先机,后面可能就完全沉寂了。”陈泽说。她还告诉每日数字,玩游戏有很多突发情况,bug,或者规划被玩家批评都是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加班是应对策略之一。“不加班不是不可以,但在游戏行业,这样做可能会被边缘化。”她没想到光子飞行员被迫离职的前景。
王肃对此也表示怀疑。她认为如果工作量不减少,对员工来说是更大的负担。但听到这个消息,她毫不犹豫地叹了口气:“羡慕!”
永无止境的工作,以及一些“将内功进行到底”的加班支持者,胁迫大部分普通员工,使得加班成为必然。不想加班的,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偷偷摸鱼,主动离职。
▲图/豆瓣
不加班的可能性
和“996”、“大小周”一样,“强制休班”也是基于商业利益。
“腾讯的出发点,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公关。这两年游戏行业的竞争已经到了军备竞赛的状态。虽然传统的买和革变类型还有空间,但越来越羡慕今天通过一两个爆款崛起的厂商。”资深游戏行业从业者Tomo分析了每天的数字。
一般来说,传统的买游戏是靠买流量来推广的,网页弹窗广告中的传奇游戏“砍一刀999”就是典型的买游戏。换皮游戏就是通过换“马甲”包,把同一个游戏换成另一个游戏。核心玩法和数值不变,只改变剧情、原画和建模。
Tomo认为,目前游戏厂商分化越来越严重,“做不出爆款”的买手、换皮游戏团队正在被淘汰。但要想做出产业化水平高、创意好、玩法新的游戏,就需要大量招聘人才,而不加班是很多创意人才看重的一点。
“同等福利水平下,多益网络给我工资在100元,心跳网络给我70元,如果我不加班,那我宁愿努力工作;字节给我100元,腾讯给我80元,那我也必须去腾讯。”Tomo举了个例子。
在Tomokou口中,心跳网和腾讯一样,是更值得一提的公司。心跳网是符合“按时下班”或“不提倡加班”要求的互联网公司样本。
2020年4月,心跳网CEO Dash在致股东信中表示,“心跳只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而不是短期股价”。在媒体采访中,Dash也多次提到他不喜欢996是因为它不会给他的创作带来更多的价值。
创始人的意志直接影响公司制度。心跳网的小卡是去年入职的,他告诉每日数字,自己在一个心跳的时候,上下班不打卡,规定的上班时间是10点到6点半。此外,公司还有无限假期,即取消年假,根据身体和工作情况自行安排假期,想多少天就多少天。在小卡的印象中,老板Dash的那句“不是买每个人在工作站的八小时,而是买每个人的创意输出”一直让他印象深刻。“不加班是老板大力提倡的。”他说。
心跳不是说完全没有加班,但加班高峰一般出现在项目的最后冲刺阶段,小卡认为这是“根据项目确定工作时间”的一部分。宽松的工作时间和公司氛围,让自愿加班的事情经常发生。
去年,渴望入职的米玛在她上一家公司加班23小时。品多多女孩“润妃”加班到深夜猝死后,米玛才意识到“年轻人都会猝死”——因为“润妃”和她同年出生。
试用期的时候,米玛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加班。当时她正在做一个“紧急项目”,领导让米玛周末加班一天。米玛告诉他“我们组前期加班对项目进度没有帮助”,领导同意了。从那以后,米玛的小组就没有加班了。这让米玛彻底放心了。
不加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当然,我会钓鱼。当米玛没有灵感的时候,她会出去散步。公司对面是喜茶。米玛说,喝完奶茶,她会感觉好一点,觉得工作又可以继续了。很多时候,米玛下班后还是会留在公司,用公司的电脑画漫画,这是她自己的原创。她告诉每日人物,很多同事会像她一样在公司做自己的事情,比如组队打游戏。
“Dash的管理理念与网飞(网飞)接近,后者认为宽松、自由的内部交流环境可以刺激其工作室新类别游戏的产出。当然,这个想法是否有穿透力还不好说。暖心的尝试至少向行业传递了一些信息:你是不是一直在加班做重复性的事情?用心试试。”Tomo这样评价。
然而,没有证据表明心跳和腾讯光子工作室的“新思想”正在传播。虽然“996。ICU”项目已经成立两年,996公司名单的最后一次更新发生在2019年6月,但这两年,更多名单外的公司加入了加班的行列。
在Aauto Quicker呆了一个星期后,王肃也意识到这份工作可能仅限于三个月的实习期。她告诉每日数字,她理想的下班时间是晚上7点,“中等收入,中等工作强度”。陈泽已经离开了网易。当她邀请以前的同事一起吃饭时,在企业通讯软件里收到领导的消息后,依然会听到同事的抱怨。
作为一群能按时下班的人,米玛觉得给她下班的权利会好很多。“至少你不会觉得下班就走有什么不好。”6月18日,她不想再画画了,就先去公司健身房健身。一个小时后,她和群里的朋友出去吃饭,边吃边聊各种游戏和动漫剧。“很开心!”马兴奋地回忆道。
比起强制996或者强制休班,真正让人开心的是自由加班或者休班的权利。
▲图/豆瓣
(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
文章为日常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更多内容请移步每日人微信账号(ID:meirirenwu)。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