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聚美优品宣布完成私有化,成为母公司Super ROI的全资子公司。与此同时,聚美优品已要求暂停其在纽交所的ADS交易,这也意味着这家成立6年的中概股公司正式退出美股市场。
据悉,聚美优品的母公司Super ROI Global Holding Limited由陈欧全资拥有,陈欧也是聚美优品的创始人、董事局主席、CEO和代理CFO。
今年1月12日,聚美优品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了来自陈欧及其关联公司的私有化要约,买方团计划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购买未出售的股份。此时,陈欧控制的母公司和买方合计持有聚美优品44.6%的已发行股份和88.9%的投票权。
这并不是聚美第一次提出私有化。2016年2月,陈欧提出以7美元的价格将聚美优品私有化。这一计划激怒了聚美股东,使聚美在资本市场的声誉降至冰点。股东觉得7美元的私有化价格不到发行价的三分之一,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利益。
2017年11月,陈欧撤回了私有化要约。两年后,陈欧再次提出私有化,这次20美元的收购价似乎是上次的3倍,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第二次私有化之前,聚美优品提出了调整ADS比例的方案,由原来代表1股的1ADS调整为10股,于是在1月10日,聚美10股合并1股,股价也相当于之前股价的10倍。
所以,如果要和四年前的私有化比较,这次私有化的价格是2美元/股。然而,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股东们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4月9日,买方团收购了约4034万股聚美A类普通股。收购完成后,买方集团持有聚美约96%的投票权。
截至4月14日美股收盘,聚美优品股价为19.93美元/股,总市值2.28亿美元。
明星企业家
聚美优品从上市到退市,其实就是一个明星公司陨落的过程。2014年5月,当他带领聚美优品敲响纽交所上市钟声的时候,头顶的是纽交所220年来最年轻上市公司CEO的无上荣光。
1983年出生的陈欧在钟声响起时刚满30岁。和他同龄的张一鸣和程维分别还在今日头条和滴滴打车的初创阶段。
聚美优品是陈欧的第二次创业。2009年8月,从斯坦福毕业的陈欧与两个弟弟刘辉和戴雨森一起创业。起初,他们最先做的是游戏广告业务,但这个方向的发展并不顺利。
2010年初,我们看到团购风潮席卷整个互联网,陈欧心血来潮决定试一试,于是就有了Tuanmei.com,也是聚美优品的前身。
根据陈欧之前的回忆,聚美优品在2010年3月上线的第一天就赚了几个美元。这也大大增加了团队的信心。紧接着,在成立第一年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的情况下,聚美在2011年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
2011年,陈欧通过代言聚美优品进入大众视野。2012年底,聚美推出“陈欧Ti”广告,将其知名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一时间,金钱、名利迅速汇聚到28岁的陈欧身上,他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收获了大批粉丝,“陈欧”这个名字也就家喻户晓了。
陈欧个人品牌飙升的同时,是聚美公司的发展。用户规模快速增长,销售额不断创新高。聚美产品仅用四年时间成功登陆美股市场。2014年8月,聚美股价达到37.99美元的历史新高,市值55亿美元。
聚美的困惑
上市那一年,是聚美的高光时刻,是企业发展的巅峰。随之而来的是假货的困扰,市场竞争的加剧,政府的政策变化,这些因素就像锋利的刀刃,不断给聚美带来致命的冲击。
2016年2月,聚美上市不到两年,陈欧首次提出私有化方案,7美元的收购价不到发行价的三分之一,让聚美优品在资本市场的口碑降至冰点。
股价也能反映出聚美的衰落过程。2016年2月至今,聚美股价从未达到7美元。
为了扭转聚美的颓势,陈欧也做了一些尝试。曾经警告企业家、质疑扩张的陈欧也开始了业务扩张。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主营电商业务,聚美优品还涉足过影视、票务等领域,做过互联网金融,发布过净化器。最新被外界所知的业务是共享充电宝——街电。
2017年5月,聚美优品投资街电3亿元,后来进一步投资9260万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聚美优品持有街电82.07%的股权。
事实上,陈欧当时做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也引发了质疑。但目前聚美做的这些新业务中,似乎只有街电坚持下来了。而其他业务,现在基本都没有了。
此次私有化后,聚美优品也将迎来新的开始。外界也期待聚美在陈欧的带领下会讲述怎样的故事。
相关阅读:
过量气体v陈欧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