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表现出良好的增长韧性。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账单”显示,今年1-6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30元,同比实际增长5.2%(即扣除价格因素,下同)。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565元,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10元,实际增长6.4%。
中国消费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当下的“儿童经济”功不可没。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发布的数据,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5亿人,其中0-15岁人口2.486亿人,占总人口的17.8%。中国儿童产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儿童支出占家庭80%消费的30%~50%。具体来看,在儿童经济中,教育支出占比最高,达到37.6%;第二位是饮食,为24.4%;其次是服装、娱乐和玩具,分别占18.8%、10.4%和8.8%。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上强烈的消费意愿,使得“儿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玩具作为儿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逐渐增强。香港贸发局最新公布的玩具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内地家长购买玩具的平均消费金额和次数较2014年大幅增加,分别为2596元和15.7倍(注:香港贸发局调查样本家庭平均月收入为23000元)。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成为考验企业的最大命题。
与玩具销售密切相关的儿童业态正在蓬勃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约有982个购物中心项目即将开业,总商业体量约8622万平方米。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开业数量再创新高。儿童业态,业内公认的“人气磁石”,是购物中心的重点引进对象。如何巧妙地切入全球购物中心蓬勃发展的儿童业态,抢占市场先机,企业需要更加重视早期布局。
玩具的教育属性逐渐被大众认可。教育支出是“儿童经济”的重头戏。80后和90后的年轻父母相当大方,愿意把钱花在能促进孩子思维、成长和创造力的项目和相关产品上。近几年大热的积木课程、儿童编程教育、陪伴式机器人以及很多STEAM概念玩具都符合这种需求。专注于玩具的教育功能,并以多种形式呈现,是我们行业大有可为的地方。比如,目前河南、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安徽、青海、广州、宁波、南京等省市已经实施了《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推动科普进校园,与玩具行业相当契合,可以密切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为“儿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空的增长提供了天然保障。企业不妨利用好“儿童经济”的虹吸效应,抓住机遇,为玩具消费增添新动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