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Y
编辑:尹明
“鞋王”陨落的故事今年继续上演。昔日“中国真正的鞋王”傅贵波导退市破产。最新报道称,傅贵波导破产资产2.8亿元第一次拍卖未登记,第二次上架就打八折。另一个“鞋王”达芙妮已经连续四年亏损,市值从最高的189亿港元跌至只有2.8亿港元。在鞋企集体下滑的大环境下,皮鞋退市第一股百丽有望凭借子公司塔尔博特国际重回舞台中央。
10月10日,百丽旗下运动鞋服零售商塔尔博特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塔尔博特国际)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为06110.HK,每股售价8.5港元,截至发稿市值579.81亿港元。以8.50港元的发行价计算,塔尔博特国际将融资79.05亿港元,约合10.1亿美元。超额配售权行使后,将筹集高达11.7亿美元的资金。
579.81亿港元的市值,高于2017年百丽国际私有化时531亿港元的市值。
这意味着,时隔两年,百丽通过拆分体育业务重返资本市场。
塔尔博特国际隐忧:一天关门3.76家店
根据塔尔博特国际的招股书,目前,百丽高管实际持有百丽国际46.36%的股份,高瓴资本持有44.48%的股份。
2017年,百丽国际通过Muse Holdings旗下两家子公司以每股6.30港元的总价531亿港元私有化后,Wise Enterprise、高瓴资本集团高瓴资本集团和SCBL分别拥有Muse Holdings和Talbot International、44.48%和9.16%的股份,其中Wise Enterprise是百丽国际管理层控制的公司,SCBL背后是私募基金鼎晖投资(CDH Investments)。
高瓴资本合伙人章雷曾在百丽国际私有化后表示,现在外界看到的可能是百丽的一些问题,但从高瓴的角度来看,百丽有很多宝藏。现在看来,塔尔博特的国际上市是百丽隐藏的宝藏之一。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淄博国际已在全国30个省份的268个城市开设8,343家直营店和公司下游零售商经营的1,880家门店。运营的主要品牌有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Puma彪马、匡威匡威等。
咨询公司Frost &:根据沙利文的数据,以2018年的零售额计算,塔尔博特国际目前是中国市场最大的运动服装经销商,市场份额为15.9%。耐克是世界第二大零售商,阿迪达斯是世界第一大零售商。
淘宝国际的营收数据令人印象深刻。截至2017年2月28日、2018年和2019年3个财年,淘宝国际总营收分别为216.9亿元、265.5亿元和325.6亿元,调整后年度利润分别为15.38亿元、18.10亿元和22.37亿元。
营收和年利润都在稳步增长,但风光背后却有隐忧。
首先,毛利率持续下降。2017年至2019年,赛博国际毛利率分别为43.2%、41.6%和41.8%。毛利率从2017年的43.2%降至2018年的41.6%,低于安踏李宁。2019年上半年,安踏整体毛利率为56.1%,李宁毛利率为49.7%,巨亏的鞋王达芙妮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6.4%。
其次,新店数量大幅缩水,关店数量剧增。【/S2/】2017财年和2018财年,塔尔博特国际新开门店数分别为621家和697家,而2019财年,塔尔博特门店净增长仅为41家,新开门店1415家,关闭门店1374家,同比增长45.86%,相当于平均关闭门店3.76家。2017年百丽退市私有化之前,关店频率高达3家日本关店。
另外,塔尔博特国际非常依赖耐克和阿迪达斯。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耐克阿迪达斯的销售收入分别占淘宝国际总销售收入的90.0%、89.4%和87.4%。代理商通常只负责销售环节,与国际品牌的议价能力较弱且有限。不确定的风险太多了,比如和品牌合作的好坏,类似NBA莫雷黑天鹅事件的国外品牌等等。
高负债不可小觑。塔尔博特国际2019财年资产负债总额分别为162.16亿元和142.6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0%。
百丽通过塔尔博特国际重返资本市场,但塔尔博特国际能否重振百丽昔日的繁荣,仍有待证明。
皮鞋失宠,运动鞋崛起
2013年之前,是皮鞋品牌发展的黄金时期。
最早上市的鞋王是达芙妮,1995年上市,发行价0.32港元。到2012年4月,其股价最高达到11.84港元。17年来,其股价增长36倍,市值超过190亿港元。辉煌时期,达芙妮女鞋市场份额接近20%。
2007年5月23日,百丽国际正式登陆香港股票市场。到2013年,其市值一度超过1500亿港元,旗下品牌占据鞋类市场半壁江山。
2013年,傅贵波导赴港上市。富贵鸟员工近万人,全国门店3000家。其营收和净利润都在逐年增长。2011-2013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0.37亿元、23.83亿元和29.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3.78亿元和5.19亿元。上市首日股票触及8.9港元/股,市值高达100亿港元。
2015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鞋主们从2015年开始一直在走下坡路。
2015年,达芙妮十年来首次亏损,开始大量关店。如今市值只有2.8亿港元。百丽业绩大幅下滑,2015年净利润29.45亿港元,同比下滑38.41%,随后一路下滑至2017年退市。贵鸟在2015年3月20日触及7.542港元的高点后,股价跌至3.88港元,于2016年8月31日停牌。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百丽、达芙妮、红蜻蜓、奥康、天创时尚、星期六、千百度7家上市鞋企,除天创时尚外,其余6家鞋企近4年业绩均不佳。成立于1984年的青岛恒达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国内最大的皮鞋企业之一,今年8月15日从新三板摘牌。
电商的崛起,线上渠道布局的错失良机,百货关店潮,疯狂扩张背后的隐患,都成为压倒传统鞋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皮鞋行业在衰落,运动鞋服市场却在蓬勃发展。[/s2/]
同样是2015年,李宁2015年收入达70.89亿元,扭亏为盈,达芙妮首次出现亏损,亏损3.79亿港元。
百丽国际2015年至2017年营收增速从8.7%降至2.2%。然而,运动和服装业务的占比从上一年的49.2%上升至2016/2017财年的56.0%,首次超过鞋类业务的销售规模。百丽退市前的财报显示,在截至2016年8月31日的6个月中,与去年同期相比,百丽鞋类业务销售收入下降12.7%,连续三年下滑,而运动和服装业务销售收入增长14.9%。
数据显示,中国运动服装零售市场零售总额从2014年的145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3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8%。2018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运动鞋服零售市场。
从股价走势来看,2015年以来,安踏、李宁、特步的股价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最近一周,体育用品股集体上涨。营收方面,安踏李宁特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百丽携运动鞋服零售商塔尔博特国际回归港股市场的发展路径,可能成为没落鞋企转型的“复制”样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