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静河
王者荣耀服务器崩溃,《六旬老人》凌晨三点排名五杀,33元租号两小时...
自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来,“保险新政”实施后的游戏防沉迷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讨论不休。
大家都在关心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情况在这之后能否得到改善。但从近期的舆论反馈来看,更多的现象体现在“未成年人如何冲击或打破‘无保护封印’”的层面。
包括“一星差评”、“租房游戏”甚至“被防沉迷骗”,都是在“新未保”政策出台后的第一周被大众广泛讨论的话题。
其实可以理解,因为这一波未保新政真的有风驰电掣之势。随着未成年玩家、成年玩家、家长以及整个游戏生态企业的临近,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进行过渡和调整。
诚然,未成年人的健康网络环境必须保护,游戏的灰色生产必须根除。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完善的法律法规、理性的家长和游戏生态企业共同推动。
短短一周时间,我们看到了游戏公司积极配合的态度,同时也把长期存在的“隐患”诱了出来。
风暴中心:游戏公司和未成年玩家
其实早在去年就对不保的问题管的挺严的。
2020年6月起,国内游戏公司基本开始实施“限玩、限充、宵禁”的措施。
比如“新保”之前,腾讯游戏对疑似未成年人的账号进行了限制,工作日1.5小时/天,法定节假日3小时/天,22:00-次日8:00不能登录游戏。
但与“仅周五、六、日及法定节假日每天20: 00-21: 00”的新政策相比,却大相径庭。这也是很多人除了突发事件没有准备的原因之一。
关注这个事件的核心群体:游戏公司和未成年玩家,实际上是这样的。
“新未保”政策一推出,其实很多游戏公司反应够快。
在《未成年人一周被限制玩三小时,你为何被解除游戏圈限制》(点击蓝字查看全文)一文中,记录了腾讯、网易等公司对“新未保”通知做出快速回应,表示将在原有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上进一步落实新措施。
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作委员会统计,截至9月7日,已有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盛趣游戏等64家单位通过官方渠道表示将严格遵守并积极落实通知,进一步加强未投保工作。
基本上上述公司的经典游戏都陆续实施了最新的措施,新推出的产品也接入了最新的防沉迷系统。
比如这两天刷屏朋友圈的网易新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虽然还没有正式开放,但已经在游戏登陆首页发布了“未成年人守护声明”。明确未成年玩家游戏时间以《通知》要求为准,并附未成年玩家消费限制规则。
9月4日,通知发出的第一个周末,一个“王者荣耀崩塌”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王者荣耀官方回应,部分玩家当时排位和巅峰竞技异常,已紧急定位处理。
虽然官方没有说明服务器异常的具体原因,但是考虑到“新保单不保”的政策,周五到周日每晚8点到9点可能是未成年人密集登录游戏的时间点。流量的突然激增很可能会使服务器崩溃。
当天,不少家长还曝光了未成年人不愿错过一分钟游戏时间的“撞车”瞬间。
游戏时间已经很短了,关键时刻不能玩游戏。对于没有失去理智的未成年人来说,无处发泄的愤怒最终可能成为“对游戏的一星差评”。比如最近在App Store和TapTap上的王者荣耀一星评级大幅上升。
第一,游戏公司对“新保险”的反应非常积极。但涉及到操作细节,他们也需要一些缓冲时间来更好的调整。
对于未成年玩家来说,需要家长的及时引导和长期陪伴,从而树立积极的游戏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伴随行业受到严重冲击
“无保护风暴”中心的游戏公司和未成年玩家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
相应的,这也适用于游戏生态中的垂直行业——电竞、直播、陪玩。从核心目的来说,“新保险”主要是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考虑到具体措施是限制所有未成年选手参赛,这意味着电竞队伍中部分18岁以下选手将无法参赛。同时,青训和选秀也可能受到限制。
通知发布后不久,KPL王者荣耀联盟委员会宣布,18岁以下的玩家将不能参加KPL赛事。据了解,KPL目前约有24名未成年球员,包括QG·小胖、GK·孟兰、英雄青蓉、埃斯塔尔·墨子等。
为了给各大俱乐部留出足够的调整时间,KPL官方赛事也相应推迟。原定于8月31日至9月2日举行的2021KPL秋季预选赛,延期至9月2日至9月4日。
要知道,电竞选手是一群吃“青春饭”的人。很多球员在15岁左右接受青训,17岁达到要求就进入正式比赛。尤其是在英雄联盟体系中,从青训到LDL和LPL联赛,前两部分是15、16岁年轻人成长的相对黄金时期。
现在由于“新未保”的规定,球员、球队、俱乐部都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游戏生态中除了电竞,还有两个垂直板块:直播和陪玩。前者已经实施了未参保规定,后者成为此轮未参保新规的焦点。
9月7日,据新京报报道,欢聚集团旗下的Hello Voice、虎牙旗下的鹿玩、碧心、Mia、可可西里、校玩、碧佩玩被无限期下架。
通过测试,华为、小米等应用商城已将上述7款产品全部下架。App Store也下架了playtime、playtime等部分产品。
其实,游乐市场从来都是一个“浑水区”,不仅仅是因为未成年人的身份。比如2020年8月,比信(当时叫比信陪练)被人民网点名批评为“平台深夜服务涉黄”。
所以当时碧信紧急发布了碧信陪练平台关于加强内容审核的声明,并进行严查。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配套app已经下架,比信等方面在官方渠道也没有快速反应。目前还不清楚下架的具体原因。
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轮下架与未投保新规密切相关。除了游戏业务,新的未保险法规对青少年培训业务有着深远的影响。
早在2019年,必信就启动了电竞青训的相关计划。去年7月,碧信邀请SKY李晓峰成为碧信电竞星火计划“青训特聘导师”,试图凭借国内最大的play平台资源优势,为行业输送电竞青训人才。
目前正处于“新保”实施初期,青训体系难以操作。另外,加上行业内“打擦边球”的社会印象,此次整治影响不小。
灰黑行业:租号、偷卖、诈骗
与玩乐行业的情况不同,租房行业前景光明,而且用的时间很短。
前几天市场上未成年人玩王者荣耀2小时33元租号。针对此事,9月6日晚间,腾讯游戏回复称,账号租售严重破坏了游戏实名注册制度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腾讯已起诉或致函20余家账号交易平台及多家电商平台,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腾讯也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规定,严控账号租售行为。
事实上,“游戏租号”在淘宝、拼多多、JD.COM等电商平台,以及e猫、淘宝手游等游戏交易平台并不少见,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
早期这些平台上的商家都提供租赁服务,主要是守望先锋、PUBG等“买断制+游戏内收费”类,以及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等高级账号(满足所有英雄和众多皮肤/装备的要求)。
服务对象是付费意愿低的玩家,而不仅仅是未成年人。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还没有游戏账号租赁和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对租购号平台的监督管理处于两难境地。只能依靠游戏厂商与用户的约定,以及网络交易平台与卖家的合作规定来惩罚和禁止相应的违约行为。
包括前段时间JD.COM禁售87款主机游戏,也与此有关。
一方面,JD.COM在公告中指出,这一禁令主要是由于上述游戏未经审批备案,即未出具进口游戏版本号;另一方面,这些平台上的盗版游戏不仅会损害开发者的合法权益,还会因为“价格低”、“体验早”而诱惑很多未成年群体。
在一些定义中,租盗游戏一般被归为灰色产业,还有空的空间需要整治。但对于“诈骗”这种事,无论是法律还是人情都无法承受。
“新未保”实施一周,有家长反映孩子在游戏中遇到了一个自称“绕过防沉迷”的大神。由于孩子防骗意识薄弱,在诱惑下透露父母微信账号密码,被骗数千元。
在这里,也提醒大家,请及时下载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不要给骗子可乘之机。
我们不仅要为未成年人树立健康的游戏观,还要帮助他们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