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虎年春节迎来倒计时,但57岁的陈利军从未停止创作春联。他在微信群上发的贴着“保持思乡”横幅的春联照片吸引了一群朋友的好评。
曾记否,小年挂起灯笼,齐龙湾饺子宴请千千万万人,欢迎宾客和涌向四面八方的宾客朋友;现在,疫情得到了严格控制。沈家河的流行文化粉丝和各行各业同事的网友们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在春节期间我们不能放松防疫工作。我们也很乐意写春联,结识朋友。”他说。
陈利军是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沈家河人。他所在的桥洼村是沈家河民俗文化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剪纸,刺绣秦腔、农民画、皮影戏1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由于写春联和送福的传统,这个村子从来不买春联过年。
每逢农历小年,沈家河对联爱好者都会聚在一起写春联,送上祝福。(新华社唐如峰摄)
受2019冠状病毒疾病流行影响,传统节日习俗从离线转为在线。微信春联已成为当地文化爱好者的一大乐事。据第二届沈家河在线对联大赛负责人介绍沈克斌据介绍,“沈家河春联团”共有30多人。到目前为止,春节已经收到了300多幅春联。“春节期间搞文化总比喝酒打麻将好。当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丰富时,乡风就会文明起来。”他说。
根据当地疫情防控的要求,春节期间的大型庆祝活动有所减少,但大家的“年度记忆”丝毫没有改变。沈克斌说,沈家河的春联具有新年记忆和美好祝愿,与时俱进。“我们今年的主题是贺新春,欢迎冬奥会和农村振兴。”他说。
陈利军贡献了30多份,他对这一份很满意:牛尾,固原“两会”充满了干货,全市人民期待着;虎头,元州红旗飘扬,重点工程集中打仗。横幅:好运第一。作为媒体人,他特别关注2021年底固原市政府的工作报告。当他得知市政府将在2022年在生态环境、农村振兴、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投资800亿元时,他感到非常鼓舞。
固原市所辖五县位于宁夏西海固地区,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今,“世界苦涩贫瘠”的历史标签被撕掉,肉牛养殖、文化旅游等产业得到发展和繁荣。
“这不是空谈,都是实实在在的项目,我个人从过去的努力中受益匪浅。通过环境治理、水和厕所的改善,门前的山是绿色的,水清是绿色的。农村的生活环境是干净的。村里每个家庭都有菜园和果园。夏秋的季节是非常漂亮。陈利军说。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梯田景观(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现在席海谷它也成为了世界各地游客的度假标志,为当地村庄的复兴注入了活力。数据显示,尽管有疫情,固原在2021年间接待了708万多名国内游客,实现了28亿6700万元的社会收入,同比增长了30.66%和11.30%。
为此,团友王俊虎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背山临水,青山绿水助沈家河;民俗村、文化村、乡村振兴、实现中国梦。横幅:日新月异。经过26年的教书育人,王俊虎的许多学生回到了乡镇基层,为振兴农村做出了贡献。“我们家乡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人民安居乐业,祖国就会繁荣富强。”他说。(记者马华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