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瓦工是做什么的(家装瓦工偷懒太可恨,施工时做这5件事,我一分钱都不想给他)

瓦工是装修时最容易被偷工减料的环节,我事先知道这种说法,所以提前做了很多功课。可惜还是被工人在眼皮子底下偷工减料了,事后想想,真是生气。

今天就总结一下我家遇到的问题,希望后面装修的业主,可以提高警惕。

防水赶工期

我家的卫生间、厨房、阳台都做了防水,做防水,实际上就是刷防水剂。一般需要刷2~3层,我家选择的是3层。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刷下面一层,并等到下面一层完全干燥后,再刷上面一层;如此重复两遍,才能刷完三层。但我家这个工人干活比较着急,为了赶工期,没等下面一层完全干透,就刷了上面一层。

带来的后果,就是刚入住一个月,就被楼下业主找上门来,说我家卫生间漏水了。事后问了维修工人,才知道我家这种做法是错的:下面一层防水层没有干透就又刷了一层,会导致水分往上拱,把上面一层防水也顶破。

而且这种做法要等上几个月才能显现出来,装修阶段做的闭水试验,根本查不出来。

瓷砖不对缝

同一个房间里的所有瓷砖缝,都是要对齐的。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也没有工人会偷懒。但墙面和地面之间的缝、不同房间里的瓷砖缝,也是需要对齐的。这一点,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做瓦工在网上怎么赚钱

首先说墙地面之间的瓷砖缝,需要提前计算好位置和用量,并尽量对齐。常见的厨卫地面瓷砖都是300*300mm的,墙面瓷砖都是300*600mm的,绝对是可以对在一起的。对缝后,墙地面看起来会非常整齐。

其次不同房间里的瓷砖,如果是通铺而且没有门槛石,最好也把缝隙对在一起。对缝后的连通性更强,能让房间显得更大。有的瓦工会找出“对缝需要切割大量瓷砖造成浪费”的理由,但事实上,就是他嫌麻烦。

对缝的确需要切割更多的瓷砖,但不会浪费太多。再加上本身没有门槛石,光这块石头省下来的钱,就足以弥补浪费掉的瓷砖了。

切割不规范

瓷砖切割,绝对是个技术活,也是瓦工中难度最高的一项工作。切割瓷砖,不是用机器把瓷砖切开这么简单。在哪切、切多大,都是有讲究的。

正确的切割规划,是少切,而且要把切割后的瓷砖放在房间的角落里。我家的入户门处比较窄,还有一个转角。工人竟然把转角处的瓷砖切成了三块,又重新拼了回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一块砖的一角切下去,尽量保证完整。


最后的结果,是门口处满地瓷砖缝。工人说“没事,我再找个人给你做美缝”,当时真想立刻翻脸,让他卷铺盖卷走人。

想要切好瓷砖,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规划。工人施工前,应该提前计算好各种尺寸。瓷砖从哪铺、在哪里转弯、切下来的砖能不能利用起来,都要提前做好规划。

滥用背胶

瓷砖背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它的本意是增强瓷砖的附着力,防止瓷砖空鼓、脱落。现在却成了工人偷懒、多收费的工具。

我家的所有墙面瓷砖,都使用了瓷砖背胶。背胶这玩意,用完以后确实结实。但一来价格不菲,二来胶水本身的污染比较大,导致我的居住体验非常差劲。

真正需要用到背胶的地方,是大尺寸或低吸水率瓷砖上墙的时候。普通的墙面瓷砖,用水泥砂浆铺贴就足够了。

泡水/不泡水

工地上经常能见到一个装满水的大桶,里面泡着几片瓷砖。瓷砖泡水,是为了防止瓷砖过度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导致水泥砂浆的粘性降低。

首先来说,并不是所有瓷砖都需要泡水的——吸水率低于0.5%的瓷砖,就没有泡水的必要。除此以外的所有瓷砖,都应该泡水后再施工。

其次就是我家遇到的问题——泡水时间太长。工人甚至前一天把瓷砖泡在水里,到第二天才施工。这样会导致瓷砖的吸水太少,导致水泥砂浆与瓷砖之间的粘合力不够。

瓷砖泡多长时间水,与温度、瓷砖吸水率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一般是20分钟到2小时。具体时间,应该看水中的气泡程度。待气泡刚刚消失时拿出来施工,是最好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