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传美食,千里颂佳话。近日,朔州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接到一位在外省上大学的朔州学子家长打来的电话,说孩子在学校有了家乡的美食,在外地就可以品尝到家乡的味道,这让在外求学的朔州籍儿女高兴不已。
朔州的农特产亮相多省高校,不仅能让在外求学的朔州学子吃上家乡美食,更吸引到了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品味、传颂朔州特产,同时感受到朔州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立足特色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
近年来,该市深入推进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建设,不断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促进农产品产量质量双提高。
应县小石口紫皮蒜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0.5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7.5%,初步测算每亩高标准农田可增产300斤左右。投资340万元在平鲁区建设了红山荞麦良种繁育基地,在山阴县建设了富硒小米千亩科研基地、1.5万亩小米生产示范基地,在朔城区神头镇建设了千亩有机水稻基地,同时全市推广优质杂交向日葵综合高产技术栽培7.1万亩、油菜机播机收综合高产技术栽培16.74万亩、玉米膜侧种植技术49.5万亩,全市实施有机旱作农业的农作物面积达到了350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57.5%。去年克服夏秋连旱不利影响,全市粮食产量预计达到130万吨左右。
该市全面落实设施农业扶持政策,对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农业设施均给予资金补助,新建日光节能温室825.6亩、钢架大棚4183.6亩、改造老旧日光温室450亩,农业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坚持集群式、全产业链发展,围绕十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壮大“双百双五十亿”全产业链(百亿元肉业、百亿元乳业、五十亿元粮油、五十亿元蔬果)。
2021年以来,朔州市农业农村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深化省校合作要求,与西安交大、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深度对接,扎实推进朔州市农产品进高校工作。
推荐家乡特色,拓展市场
为推进朔州农特产品流通省内外工作,该局认真落实省校合作建设,建立机制,打造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联合慧源科创开发了朔州农产品购物App,向全国3513名朔州籍高校学子推荐优质农产品,并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了推荐,方便朔州籍学子在高校学习期间线上购物,不断延伸拓展朔州全市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严格质量标准,主动上门推荐,依托该市农产品丰富多样、优质安全优势,全面开展摸底调查,遴选了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绿色有机标准的“特”“优”农产品主动上门推荐,寻求合作机会,有效地与外省校探索了多种合作模式。
古城乳业康美包无菌灌装生产线
加强省校合作,高位推动?
该局通过与多所高校积极交流座谈,充分交换意见后,紧盯达成的共建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设立农产品专柜、放置自动售卖柜、上架校园超市等合作意向,加强后续跟进,全力推动相关合作落实落地。
与西安交通大学后勤保障部对接,并已在学生食堂为朔州市设立农产品展示专柜,计划授予该市“农产品供应基地”;与西北工业大学校内翱翔超市达成供货意向,并在食堂进行农产品展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议定在校内超市进行农产品试点销售,并选择了一家地理位置好、规模适中的校内超市上架了该市农产品;兰州大学在学生食堂为该市农产品设立专柜进行展示,并推荐朔州市“特”“优”农产品到校内天猫直营超市进行销售,同意适时与该市共同在开学季开展校园展示展销活动。
现在,这5所高校的校内超市对朔州市四大类(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干、杂粮代餐粉)20多种优质农产品进行试点销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内餐厅和校园超市设立怀仁市羔羊肉产品专柜;西安交大、兰州大学食堂为该市农产品设立专柜进行展示;西安交大、兰州大学确定开展校园展示展销活动;西安交大已计划授予该市“农产品供应基地”。
让更多特优农产品走出去,2021年10月13日—16日,朔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坚带队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推荐朔州市优质农产品。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农产品上架校内超市的意向。通过前期积极对接,2021年10月19日与北京化工大学就共建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11月19日与中国农业大学后勤保障部签订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合作协议。
怀仁羔羊肉
与此同时,北京理工大学物业管理与后勤服务公司、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中心、山西工学院、山西省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长治医学院、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也签订了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合作协议。
“要严把质量关,将符合条件的朔州特优农产品全部上架进行展示销售;要突出故乡情、朔州味,让在外求学的学子能随时随地吃上家乡的美食。”朔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石生华表示。
开展省校合作,为朔州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展示的平台。该局紧紧把握机遇,全力抓好落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山西市场导报记者 赵国恒 陈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