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高晨旖
高晨旖留学期间的学习笔记。
17岁时,高晨旖踏上了留学之路。在英国完成本科学业后,她决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一路上,她一直在为她的梦想而努力。
怀着医学梦想出国留学
高晨旖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医生,但由于英国政策的相关要求,她无法直接选择在英国读本科。考虑到临床心理学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高晨旖早就设定了申请心理学的目标。
在大学的选择上,高晨旖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选择一所学校不仅可以看它的综合排名,还可以关注大学的具体专业排名。”她说。
高晨旖说,在选择时,我们还应该特别注意专业的细分方向和课程设置。例如,心理学的范围非常广泛。一些领域侧重于理论,而另一些领域则更侧重于实践。
在选择城市时,高晨旖还客观地比较了英国不同城市的优缺点。“英国的大城市和小城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很匆忙,我更喜欢小城市的‘小清新’。”她说。
最终,大学生们在美国学习布里斯托大学高晨旖,选择继续布大主修心理学。
英国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根据高晨旖的经验,虽然心理学的课时数很少,但有大量的家庭作业。他们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学习数据搜索、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等内容。此外,英国对“学术诚信”的严格要求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学生有作弊和剽窃等问题,他们将被开除或驱逐出境,这也促使学生以更严格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
选择就是爱,原因不明
高晨旖认为,英国教育注重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老师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这一点。例如,在提出意见、倾听他人意见和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思想带到世界上。起初,高晨旖“找不到办法”,甚至影响了他的成绩。但习惯了之后,她发现,所谓的辩证思维不是简单的好或坏,而是要让学生明白很多事情不是绝对的,需要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盲目地总结别人的观点和结果。
此外,相互尊重也是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面对多元文化主义的碰撞和冲击,我们应该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从最初的谨慎和恐惧,到后来的勇气和自信,高晨旖越来越敢于展示自己,提出自己的观点,她的成就也有了很大的飞跃。
“我学会了更理性地看待不同的人和事。”高晨旖还鼓励后来者更加勇敢。“课堂上的讨论和演讲没有对错之分。你可以提出合理的观点。你是否可以争论还不清楚。”
简单而深刻,有趣而乏味
心理学有庞大的分支。与本科教育相比,它侧重于奠定基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加详细和专业。
高晨旖非常喜欢布大的心理学研究生课程设计。她想深入研究更感兴趣的心理学分支,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她选择了教授研究生,并希望完成她选择的心理学项目。
“如果你想做一个项目,你最好选择研究型研究生。教学内容更详细,针对某一主题,更注重独立研究。”高晨旖说。有人认为心理学中的“幻想”会与“催眠”甚至“读心术”联系在一起,这让她有点困惑。在高晨旖看来,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涉及社会学、经济学行为、神经科学等领域需要依靠跨学科的理论和不同的实验方法来分析人们的心理现象,即人们的行为、情感、意识等。
心理学是一门简单、深刻、有趣、枯燥的学科,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高晨旖说。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晨旖因为担心自己的功课而没有回家。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读文学和写论文。现在,高晨旖已经开始申请了巴斯大学她希望在心理学领域继续进步。目标是坚定的,计划是明确的。在出国留学的路上,她正一步步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