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石(乡间常见的“铁质农具”都有哪些?|豫记)

王九云 | 文

走出故乡四十多年,蜗居在城市的鸽笼里,每每想起故乡的那山、那水,那村庄,那田野,总有一种回归乡村生活的渴望。前几日,骑行一村庄,见一棵大桃树掩映着一家没院墙的农家小院,便信步走近。主人正在吃饭,见我张望,招呼道:“进来吃饭吧”!寒暄间,好多铁家伙闯进眼帘,顿感像见到久违的亲人,忍不住拍了下来。

中国社会历史悠久,劳动人民积淀了丰富的生活经验,铁制品丰富多彩,在人们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村城乡一体化建设,凝聚着古人血汗和智慧的铁制品,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薅锄:在农村都是这样的,干活回来,这些小农具暂时不用,就随手挂在铁丝绳上。记得是薅谷子用的,叫什么来着?


镰刀:以前割麦没有收割机,都是人工用镰刀收割,割完麦子,镰刀闲置下来,挂在柴房的半截墙上,既通风又防雨,镰头不生锈,木头镰把也不沤。



抓钩:抓钩太熟悉了!以前在生产队里刨红薯、倒茅草,倒粪,犁不着的地边、地头,都用抓钩,盖房子、垒院墙和黄泥时都用它。



铁耙、铁扒:这两个家伙真稀罕!连体兄弟,铁耙铁扒俩头一个身子,该叫它什么呢? 铁耙是哥, 用抓钩做完地后,它先上场,把土坷垃 耙碎,搂平,弟弟铁扒接着上,扒成田埂,浇水时方便。右边这个也是个怪胎,小家伙生出个大家伙,干啥子用的呢?


粗头:这个铁家伙有点难度,像托土坯的cu(那个字?)头,可cu头下边是石头疙瘩,它是铁疙瘩。主人说是用来砸凸的地面,是不是?



起子:它叫啥,钩子?撬? 真的不知道了,私下里想,该是挖土里的石头用的吧?有人说它叫起子,下端原本是开叉的两个角,已经掉了一个,是拔出钉子的专用工具。也能利用杠杆原理,撬起很重的东西。



䦆头:俗话讲: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䦆头就是个横家伙,地边地头土层太硬了,土里有埋头石了,锄头顶豁口了,抓钩齿顶弯了,䦆头上!


铁锨:铁锨是常用的劳动工具,大的,小的,圆头的,方头的,还有尖头的,你知道分别干啥用吗?


锄头:一看这张锄就知道主人的性格,不仅勤快,还干净,你瞧那半截月牙锄擦得还晃眼嘞。有的懒人用罢锄,带着泥疙瘩就扔那儿了,会不生锈?



铁叉:这大大小小的铁叉,三齿,四齿,五齿,除了麦秸垛跺、地里撒粪、猪圈里出粪,还有很多用处,我是记不清了,你知道吗?



双头铲:这张图够全的,认识的咱不说了,眼睛往最下边看,这个双头小家伙叫啥?干啥用?



钩担:墙上挂的这个东西我的老家叫钩担,也有地方扁担,别看它细细长长的竹板身,两头挂着两串铁络络,挑水,挑粮,担土, 担肥, 它可为一家人的生活立过汗马功劳呢!



瓜铲:这些小东西各有各的工作,宽的叫瓜铲,压北瓜秧用,窄的叫菜铲,移栽白菜苗用,带钩的叫薅锄,除苗儿根布的小草,那个像泥板一样的也叫瓜铲吧?移栽大苗用?

自媒体埋头怎么运营



斧头:这几种东西大小差不多,干的活儿可不一样,泥板是泥水匠垒墙用的,斧头劈柴用的,铁锤定钉子用的,它们在乡下农家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砸铁架:这个家伙看来很重,俩侧面呈凹型,两头呈工字型,上大下小,铁匠打铁用的?还是钉鞋用的?或者给牲口钉掌用的,我真的不知道。

作者简介:

王九云,安阳人,教师,文学爱好者,喜欢乡土文学,文章散见于多家报刊,散文《萤火微光亮童年》曾获得2015《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

投稿请发邮件至 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