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读者们,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萧萍。
这里是“小枞树”作家秀第五期的现场。
萧萍,儿童文学作家 “非吼叫妈妈俱乐部”联合发起人、创始人
马上寒假来啦!“双减”后的首个寒假,家长群比较热门的交流话题基本都围绕“双减”展开。
各种老爸老妈的姿态一览无遗——无所适从?原地躺平?茫然和焦虑并举?鸡娃和鸡自己的两难选择?……
但总之一句话,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化,我们为人父母爱孩子的心是不变的,这是生命传承和传递的温暖本能。
就像我们这套“小枞树原创儿童文学精品“系列的创意和集结初衷:写一本给自己孩子的书,纪念父母和孩子一生仅有一次的相遇。
今天出场的两位作家,一位是来自辽宁的作家妈妈王立春,朋友们都亲切地叫她春儿。她是一位深受小朋友和家长喜爱的儿童诗诗人,获得过好多次全国大奖呢。她写的诗歌充满了地域性,她那风趣的“东北口味”,节奏明快动人,童趣盎然,充满了各种优美的奇思妙想,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全是神仙话”。
而另外一位作家爸爸常立,他是一位厉害的大学教授,他除了写作童话、翻译绘本,还创作不少儿童剧本,这位全能爸爸是真正的“好笑的爸爸“,因为他的孩子就叫”好好和笑笑啊!所以,你简直可以自动脑补他作品中的搞怪和好笑了吧,到处都充满了好玩和创意,这本书我敢打赌,你会被那些怪兽逗得哈哈大笑的,因为实在是太萌了呀!
首先是“作家互评”板块,
看看儿童文学作家的相识相遇,
看看作为老爸老妈的他们互相吐槽和互相赞美,
是多么happy有趣吧!
作家互评
成为“怪兽爸爸”,分几步
第一步当然首先要成为爸爸,必须的,这是入门证。第二步,要生一个有满脑子奇怪想法的男孩,这一点能保证怪兽的落点更精准。第三步稍微有点复杂,就是在小儿成长的各个路口,用各种各样的故事摆设好各种各样的怪兽。
作家常立老师就成为了这样的爸爸,他把这些步骤做成了一个“怪兽爸爸修炼手册”,起名叫做《故事里应该有怪兽》,走进这本书里,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怪兽城堡”,城中的每个角落都藏着一个怪兽,比如游戏怪兽、蔬菜怪兽、迟到怪兽,等等。而那个沉浸在怪兽世界的小儿,自动接受这些怪物的驯化,直面缺点,改掉怯懦,滋生善良,一任天真。新手爸爸们看到这个手册一定会眼前发亮,迫不及待想要怪兽上身,在自家小儿身上大展身手了。
但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家长。比如,像我。
因为首先,第一步我就选错了方向,不小心成了妈妈,所以,入门证取消。第二步呢,我又不小心生了个女儿。即使我退一万步,模仿爸爸那样把心里装满怪兽千千万,我那女儿在刚一冒话时也会顽固地说,“我要,穿上,漂亮的裙子,去参加,王子的舞会……”我把这些属于女孩的成长也记在一本叫《格格树》的书里。瞧这第三步,南辕北辙了。
我估计,常立老师还会把“怪兽爸爸”的魔力在二胎女儿那里施展。但是,会不会被长大了的儿子给戳穿呢?那可保不准!咱摆好小凳,等着热闹——看常老师的育儿手册第二部:“怪兽爸爸”大战二宝。
《故事里应该有怪兽》 常立 著 定价:25元
《故事里应该有怪兽》内文图▲
《故事里应该有怪兽》内文图▲
作家互评
格格树,母亲花
王立春的女儿格格,比我的儿子笑笑年长13岁,按照如今三年一代人的说法,这起码差着四代人。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钢琴培训课的费用和等离子液晶电视一时让我有隔代之感,其余时刻都像在读笑笑同时代儿童的故事。《格格树》何以“冻龄”呢?我想其术有三。
首先是真实。书中描绘了一个真实儿童的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婴儿,到睡着时紧拧眉头的少女,处处展现着她真实的喜悦与真实的苦恼。断奶时撕心裂肺的哭泣,钢琴过级后兴高采烈的劲头,像极了我的儿子笑笑;而表演时慢腾腾的模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为什么老师总是让我闭嘴呢?”又像极了我的女儿好好。真实,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藩篱,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其次是诚挚。书中展现了一个母亲诚挚的情感与思考。她竟毫不讳言在女儿出世前把她当男孩怀着,因为期待未来头发花白时可以有儿子壮实的胳膊扶着(天下多少儿郎读到此处该是羞愧交加的吧);也对女儿坦然直陈“你是妈妈的延续,你是妈妈的再版啊”(鲁迅、周作人若读到此处怕是要大摇其头的吧);而尤为可贵的是,她也同样诚挚地反思,“折去/我的那些显得粗糙的叶子/萌出你/自己的新芽”,“如果我有第二个孩子,再也不这么做了”,“为了琴,她失去了许多本属于孩子释放天性的时光”。世上并无教育孩子的完美方案,有错是常事,无错才奇怪;重要的是,是不是拥有如书中字里行间洋溢出的毋庸置疑的厚爱。我想,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如此,才能把每一个日子(无论对错)都变成“闪亮的日子”。
第三是诗意。诗的语言可以穿透迢递岁月,不仅在我心里激起涟漪,还将继续传递下去。
我把你推进
铁匠铺
让铁匠们
捶打你
把你凿成文明人
而读了这本书,你不仅会记得如上心有戚戚的警句,还会记得格格和她的母亲是如何应对铁匠们的。
格格说:“轻松得像蛤蟆一样。”
格格的母亲说:“轻松得像蛤蟆他妈一样。”
《格格树》 王立春 著 定价:25元
《格格树》内文图▲
《格格树》内文图▲
看了两位作家爸妈的互评发言,
对“小枞树”这套书又加深了了解。
现在,我们来瞧瞧,
两位作家各自的亲子时间吧!
亲子时间
笑笑的手绘图
常立对常笑的一次匆匆的采访
常立:常笑,作为这本书主人公的原型,你有什么感想?
常笑:很荣幸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故事里,并且叫这个名字的小孩还挺厉害。
常立:我想问你七个问题,可以吗?
常笑:可以。这是第二个问题了。
常立:好吧。第三个问题—— 你喜欢这本书吗?
常笑:是我喜欢的风格,有冒险,有打斗,有怪兽。
常立:第四个问题—— 你最愿意在生活中遇见哪个怪兽,最不愿意遇见哪个怪兽,为什么?
常笑:我最愿意遇见召唤兽。因为它能把去世的人召唤回来,如果你思念他们,就还能见到他们。我最不愿意遇见不动兽。因为不动兽太过分了,不仅违反纪律的动作我不能做,连做一些正常的动作都不行,很影响正常的生活,这样的怪兽太不正常了。
常立:第五个问题—— 你觉得你和故事的主人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常笑:联系就是,我和故事里的常笑生活中都要遇到类似的一些麻烦事,比如作业太多、上课迟到、生病、考试等等,并且我们都努力去面对了。区别就是,主人公每次面对怪兽都成功了,但我不是每次都能应付得了这些麻烦事;主人公不怕很多眼睛的怪兽,但是我很怕;虽然主人公对付怪兽更专业,但我有一个优点,我的学习成绩比主人公好。
常立:第六个问题—— 你觉得你的爸爸和故事里的爸爸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常笑:这两个爸爸一开始都脾气暴躁,但是后来都有所成长,成为更好的爸爸,都会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些帮助。区别就是,故事里的爸爸脾气暴躁是因为咆哮兽附体,我的爸爸脾气暴躁是因为他自己脾气暴躁;但我的爸爸也有一些比故事里的爸爸好的地方,比如他经常带我看电影、打篮球、吃大餐、教我解奥数题。
常立:第七个问题——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形形色色的新的怪兽,你准备怎么应对呢?
常笑:首先我要看是好怪兽还是坏怪兽,如果是好怪兽,我就会热情迎接它,如果是坏怪兽,我会先向爸爸妈妈亲戚朋友寻求帮助,免得自己一下子就KO(knock out的缩写,出局的意思)。如果没人能帮我,我就要自己想办法面对。我看过别的怪兽书,也学到了一些方法,比如说把一个糖罐子放在怪兽能看到的地方,等怪兽去吃的时候,就突然把盖子盖上。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我也不会失去信心,因为世界上所有麻烦肯定都会有一个解决办法的,我只需要去找到它。如果一直都找不到,我就会去躲避怪兽。如果躲不了,我就和它拼了。如果拼不过,我就不管它了,让它自己待着吧,我反正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常立:如果怪兽让你过不好呢?
常笑:这是第八个问题了。
常立:你不打算问我问题吗?
常笑:这是第九个问题了。
常立:我的意思是,不是我问你问题,是你可以问我关于这本书的若干问题,比如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呀,我最喜欢哪个怪兽呀,我会怎么对付生活中的怪兽呀……
常笑:我对这些问题没什么兴趣。我要出去玩了,李俊杰在楼下等我呢……
《故事里应该有怪兽》内文图▲
亲子时间
格格的手绘图
开成母亲花
格格:妈妈,我为什么成了你的女儿?
妈妈:因为是你在千万人里选中了我呀!
据说,孩子在来到人间之前,是躲在云朵里的。孩子拨开云朵,往人间看,要从千千万万个人中间仔细地挑选,会选中一个人来做自己的母亲。那是一个眉目和自己相像的人,那是一个心灵和自己相通的人。那个人只要看见她孩子的笑,就会笑得比自己欢畅;那个人只要看见她孩子流一滴泪,就会流出一百滴泪。孩子不会介意她的贫富,也不会在乎她的美丑,只要选中了她,就一辈子爱她,牵挂她,与她生死不离。
就这样,女儿,你选中了我;就这样,我成了你的母亲。我不知自己该有多幸运,也不知该有多感动。为了这份幸运和感动,我对自己说,这一辈子,我要比你爱我更爱你,要比你牵挂我更牵挂你。只为了,在做母亲的所有时间里,来珍惜你。
格格:因为我,你成了伟大的母亲!
妈妈:说不上伟大,却是一个女人丰沛的成长。
那些初做母亲的时光,也是我自己的成长。我在你的成长中成长。我在你的一点点长大中重新发现自己,重新塑造自己,长成了一个叫母亲的人。我努力使自己这个称号带着强烈的仪式感,始终,让你在能体会到我的地方呈现出种种美好。也许,每个女人在成为母亲之后,都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她要尽量达到自己作为母亲应该达到的极限,尽量使自己在孩子面前实现完整和完美。那种完美的经验来自我的奶奶、姥姥、妈妈,更来自我自己。
女儿,你是我的树上冒出来的新芽。我在一首诗里这样写你:女儿/你是妈妈的延续/妈妈的再版啊/让我修剪你 折去/我的那些显得粗糙的叶子/萌出你/自己的新芽/帮你长成一棵既像我/又不是我的/全新的女儿树……
这是一种双向的成长。我们在彼此关照中成长。知道吗?女儿,于我或许后者更有意义。你每一句崭新的话语和细微的变化,对于我,都是一次轰然作响的震撼;就在这一段段记忆中,我得到教化和修正。
格格:我还记得您写的《母亲花》,这种感觉很美好,我将来也要成为我自己孩子的母亲花呢。
妈妈:是的,女儿,我是因你而茂盛的母亲花呀。
你的幼年时光润泽我,使我舒展,使我芬芳。母亲花一辈子雍容/母亲花一辈子不凋谢/爱在爱中满足了/孩子 我从未这么的/满足——我给自己写了这首《母亲花》,愿你也喜欢。愿你也在妈妈爱的沐浴中成长为你自己孩子的母亲花。
《格格树》内文图▲
特别企划
非吼叫妈妈俱乐部,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萧萍联合国内一线教育专家、阅读推广人、媒体人共同组建的教育辅导机构,致力于家庭教育理念的研究、健康亲子关系的管理、图书阅读推广等事业,把指导家庭教育应用到实践中,汇聚了一批国内知名大专院校毕业的教育学、心理学、文学、戏剧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非吼叫妈妈”家庭教育理念的推广,受到家长、老师和学生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