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5%,我国企业平均寿命不超过3年,可想而知,创业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条不归路。
假如你身边有人说要创业,那么他大概率会失败,甚至倾家荡产。
在没有参与创业之前,我对商业的认知差不多停留在这个阶段。
虽然我知道创业不容易,我也知道很危险,但是我不想人生留遗憾,于是我走上了合伙创业之路。
在创业界,有这么一句话,刚开始我不怎么信。
新东方和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的一句话:只要创始人心不死,创业公司是不会死的。许多公司账面剩下几块钱,只要不放弃,往往也能咸鱼翻身。
我一直把这句话当成鸡汤来看,直到我们公司真的出现了问题,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我觉得无路可走了,甚至想好了如何清算。
01那晚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们的大股东、主要创始人,张月并不慌张,自顾自的不停地做事,看材料。
“有什么对策?”我们几个联合创始人问张月。
“没有....还在想。”他说。
“明天所有合作商就上门要结算款了,已经拖了半年了,有几家已经起诉,大哥,我们的现金流断了。”我们不停地追问,希望有个方案。
公司实际的情况比这更糟,员工工资拖了2个月,社保公积金也拖了好几个月了。明天十几个债主上门,这很可能成为公司倒闭的导火索。
“明天”的应对方案还是没有,但是“明天”如期而至了。张月一晚没睡,把所有合作商的背景资料研究了下。
第二天,债主陆续来了公司,他们坐在大厅,这是一个恐怖的场景。债主聚集往往会产生挤兑现象,会把事情推向不可收拾的局面。
张月让我们几个把债主分开谈判,每个人带一个,只说困难不说解决方案,事实上张月也没给我们方案。
我们是在拖时间,等张月聊完一个接着下一个。
事后我们才知道他逐个攻破,软硬兼施,具体处理过程比较复杂,甚至有违诚信。
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徐小平说的那句话的内涵,公司为了活下去,创始人真的会不择手段,只要创始人不想公司倒闭,他什么都愿意做。
曾经马云说过,开始做支付宝时,自己就做好了入狱的准备,但如果自己不做,可能就永远不会有这一产业。
02商业之间,合作即为赚钱,为利是共同目标,公司倒了,清算的优先顺序也是先从税务、社保开始,然后是工人工资,轮到他们也就不剩什么了。
我知道,这是有违商业道德的做法,企业诚信也会碎一地。但是,公司活下来了,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商人逐利,这是商人的本性,说实话,没人愿意失信,那年很多上门的债主,直到今天依然是我们的合作商,不离不弃的合作商。
我知道,他们并不信任我们公司,但是他信“利”就好了,我们不是嘴上说的“利”,而是在他们风险可控范围内的“利”,他们觉得风险对应的“利”合适了,他们自然会合作。
就像银行抵押贷款,不要指望银行会给你信用贷,一切都是风险和“利”的平衡。
那次事件之后,我对中国人所说的“在商言商,无利不商。以商言商,利欲则商。”有了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