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在政言政的意思(成也四娘败也四娘?这家新三板公司的IPO之路晴转多云)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爵迹》上映没几天,郭敬明哭了。靠着《小时代》准备IPO上市的新三板公司的上市之路也徒生变数。幻想通过网红效应实现粉丝经济,而不是从电影本身的质量上去下功夫而大捞一把的“小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替郭敬明说句公道话

《爵迹》上映没几天,导演郭敬明哭了: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三板虎(微信公众号:sanbanhu)倒是愿意替四娘说句公道话:四娘出品,必属渣品,郭敬明导的戏,吐槽太认真容易伤着肾。

郭敬明声称:《爵迹》是中国首部真人CG,四娘我还是有才华的,哼哼!三板虎不知道郭导的责任感为何这么强,一个食之无味的《小时代》都拍不好还腆着脸出了好几季,还中国首部真人CG!郭导真的以为自己是李安啊,安叔能够大胆到去拍至少已领先当今电影技术20年的120帧/4K/3D技术,也是因为安叔之前拿了好几座奥斯卡小金人啊。


电影《爵迹》海报

所以我很佩服影评人婊姐,居然还真的那么辛苦的拖着36E的胸去电影院看完了《爵迹》中一群充气娃娃的木讷表演。

当然,三板虎也知道,尽管自己不做流量卡司,靠着郭敬明的人气大赚一把的也大有人在。比如说,在商言商,在政言政,专注于新三板增值服务的三板虎就发现,背靠着郭敬明这棵大树的有一家新三板公司:和力辰光(836201)。人家挂牌才3个多月,就惊艳的出现在IPO预披露名单中!

套路太深 一边挂牌一边申请IPO

在《爵迹》的出品方中,我们看到了贾老板的乐视,还有郭敬明自己的上海最世文化,以及上文提到的新三板公司和力辰光。


这是一家今年4月8日挂牌的影视制作公司,从该公司4月26发布的2015年报可以看出,当时公司主攻的两个重点项目,一个是《爸爸去哪儿2》,另一个就是郭大导演的《小时代4:灵魂尽头》,都是那种想起来一次能吐几斤的但是却能大把圈钱的电影,奇妙的中国电影市场!

在商言商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主营业务为影视剧的制片、制作、影视营销及影视服务业务。从2015年的年报上看,当时公司一年的净利润近1亿元,经营状况相当不错。


所以,当时的和力辰光挂牌上市两不误,公司于去年11月20日在股转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的同时,还于同年12月底向北京证监局送达了上市辅导备案的材料,并于今年6月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同时向股转申请股票暂停转让。


成也四娘,败也四娘?

据了解,在《小时代》上映前,和力辰光和郭敬明签署协议,郭敬明获得和力辰光5%的股权。此后,郭敬明又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和力辰光55.55万元出资。目前,郭敬明持有和力辰光999.9万股的股份。

近年来,和力辰光先后投资出品了多部电影,但是正如公司的提示风险称:公司当前盈利主要由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电影贡献,公司对郭敬明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财报显示,和力辰光近3年的电影收入几乎全靠《小时代》系列电影。数据显示,公司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总额占公司全部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96.68%、92.32%和92.38%。而这几年和力辰光的第一大客户都是《小时代》的其他发行方或制作人。

所以,和力辰光和郭敬明到底会成为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还是一个战壕里的朋友,就完全取决于郭敬明,而郭敬明的名人效应能保持多久,还真的很难说。

实际上,虽然《小时代》系列让郭敬明和他的合作伙伴们赚了不少,但是《小时代》系列的口碑一部比一部差,已经在观众中形成恶劣的影响。特别是《爵迹》上映后,围绕这部电影的负面新闻很多,比如说《爵迹》的结构混乱不清,台词不知所云,毫无贞操的大量抄袭《Fate》等,就连当年《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圈里圈外》(法院已判郭敬名抄袭罪名成立,但郭敬明声称:赔钱可以,绝不道歉!)的陈年往事都翻了出来。这些都说明观众的观影心理更趋理性,幻想通过网红效应实现粉丝经济,而不是从电影本身的质量上去下功夫而大捞一把的“小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这种新的变化从和力辰光2016年半年报上也直接反映出来了,和2015年近亿的净利润相比,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净利润仅为300多万,可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所以,虽然和力辰光今年7月就进入IPO名单,但是起码从2016半年报来看,和力辰光的利润下滑严重,想凭着这样的盈利能力冲上A股市场的确有些困难,这也让和力辰光的IPO之路徒生变数。看来,无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家公司,跟对人很重要。(余锦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