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办好,提升居住区内老年人、残疾人出行、生活的便捷性。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年发布了《关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明确任务目标,“十四五”期间,实施综合整治的老旧小区,因地制宜逐个明确小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内容,实现通行无障碍;支持有条件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合理利用空间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引导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养老服务,切实增加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有效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
《意见》中提出了五方面改造内容:通行无障碍改造、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室内居住环境改造、完善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为便于合理制定改造方案,改造内容也采用了“菜单式”服务,分为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基础类是必须改造的内容,完善类和提升是根据居民意愿确定的改造内容。
下面安小居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分类与改造内容。
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分类与改造内容表
类别 | 改造内容 |
基 础 类 | 住宅楼出入口无障碍改造,满足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1.出入口高差较小时,改造为平坡出入口; 2.出入口高差较大时,同时设置入口平台、台阶、轮椅坡道与安全扶手; 3.出入口高差较大时,同时设置入口平台、台阶、升降平台与安全扶手。 |
住宅楼单元门扩宽门洞、消除门坎高差 | |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住宅楼单元门增设夜间照明系统 | |
小区内人行道路无障碍改造,实现小区入口、主要道路、主要活动场地和住宅单元出入口之间的无障碍通行 | |
小区内导引指示标志系统适老化改造 | |
小区内为老服务机构及为老服务商出入口无障碍改造,满足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1.出入口高差较小时,改造为平坡出入口; 2.出入口高差较大时,同时设置入口平台、台阶、轮椅坡道与安全扶手; 3.出入口高差较大时,同时设置入口平台、台阶、升降平台与安全扶手。 | |
小区内老年人专用活动场地平整地面、更换防滑地材及消除场地高差坎 | |
小区内高台、水池等临空、临水处增设安全警示标志及防护措施 | |
公共场所及住宅楼加装宣传橱窗或电子屏,加强养老、孝老、敬老文化宣传 | |
完 善 类 | 小区内道路宜采用人车分行管理 |
小区绿化与公共场地整治改造,增设老年人活动场地并保证轮椅可通达 | |
老年人活动场地增设健康锻炼器材及使用指导说明 | |
老年人活动场地及散步道沿途增设休憩座椅和公共娱乐设施 | |
老年人活动场地设置专用放置随身物品及衣物的设施 | |
老年人活动场地周边增设无障碍卫生间或在临近的公共卫生间内设置无障碍厕位 | |
小区内商业、医疗、银行及其它公共设施出入口无障碍改造,满足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1.出入口高差较小时,改造为平坡出入口; 2.出入口高差较大时,同时设置入口平台、台阶、轮椅坡道及安全扶手; 3.出入口高差较大时,同时设置入口平台、台阶、升降平台与安全扶手。 | |
小区内商业、医疗、银行及其它公共设施内的公用卫生间增设无障碍厕位或无障碍卫生间 | |
小区内商业、医疗、银行及其它公共设施内增设老年人专用休憩区或服务区 | |
有条件的四层及以上无电梯住宅加装电梯或安装爬楼辅助设施 | |
提 升 类 | 小区原有安全防护扶手材质升级改造,室外金属类扶手更换为树脂类扶手 |
小区原有无障碍卫生间或新建公共卫生间适老化无障碍完善升级 | |
小区住宅楼栋入口附近设置无障碍停车位 | |
小区内设置风雨连廊、风雨活动场、阳光房等设施,方便老年人 和社区居民在雨雪天或较为寒冷的天气里通行或开展室外活动 | |
有条件的可设置老年餐桌或老年食堂 | |
小区公共活动场所增设与社区物业服务机构或医疗、消防、公安等有关部门联动的紧急呼救装置 | |
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增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用于紧急救治的移动医疗装置 | |
小区增设提供全日照料服务的中小型养老机构 | |
小区增设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小型医疗机构 | |
小区增设老年家庭与社区医疗及为老服务机构连接的智慧系统 |
供稿部门:房屋安全和设备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