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营销运营(故宫如何成为“网红”?揭秘其微博账号“运营秘籍”!)

编者按


一只猫,一场雪,都可以让故宫出圈。2010年3月,面对互联网大潮,故宫博物院开通新浪微博官方账号。600多岁的故宫插上数字化翅膀,正变得越来越年轻。目前,故宫博物院微博粉丝数超过一千万,它是如何做到频频出圈的?一起来看看它的运营秘籍!


#故宫冰雪过大年#结合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热点介绍清代冰上运动



讲述新时代故宫的文化故事


故宫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广大网民渴望走近故宫,了解它所承载的悠长历史,欣赏它所珍藏的文物,想通过故宫得到更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故宫博物院微博以院藏的186万余件套珍贵文物、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群及各类展览、学术成果为依托,通过充满创意的手段、生动形象的语言、符合网络环境特点的互动形式向网友讲述新时代故宫的文化故事。


2020年上线“云游故宫”文化专题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故宫博物院闭馆。与此同时,国内观众的春节假期延长,开学复工推迟。在家宅着怎么办?故宫博物院微博为网友送上一份“云游故宫”指南,并介绍“云游故宫”的工具大礼包。

比如用来看建筑的“全景故宫”“V故宫”,用来看文物的“数字文物库”“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用来看展览的“故宫展览”App,以及官网上的虚拟展览等,让广大网友足不出户就可以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


邀网友共赏故宫之美

微博营销平台


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一座博物馆,还守护着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承载着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是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的化身。


古建筑美图类微博

为了让广大网民们能够及时地欣赏紫禁城美景,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故宫博物院微博定期通过图片、视频、直播等形式全方位展现紫禁城在春夏秋冬等不同时节、朝暮阴晴等不同气象下的独特景致。

此外,随着故宫博物院文物数字影像采集工作的不断推进,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珍贵文物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多角度高清“证件照”。这为广大网友欣赏文物之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021年国庆文化专题#在故宫看见中国色彩#

故宫博物院微博还从使用场景、时令主题、视觉元素等不同角度发布文化类微博,创作更多满足网民文化需求和增强精神力量的微博内容,比如去年国庆期间就从文物中选用了中国红等元素,让广大网友在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中,不断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无“微”不至


为践行“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文化传播发展理念,故宫博物院微博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图文详细的资讯类内容,如开放公告、展览信息等,并有专门的值班编辑及时回复网友在参观游览中遇到的问题。


每逢春季,推出故宫赏花地图帮助网友线下寻花


结合线下观众不同季节的参观游览需求,故宫博物院微博还会特别制作春季赏花、夏日避暑、秋季赏银杏、冬季赏雪等不同版本的“季节限定”导览指南。

新媒体时代,文博政务号除了要及时快速发布资讯、严谨准确介绍文物、客观真实展示古建筑之外,还需要有平易近人的姿态、引人入胜的创意、自然文雅的表达。


展示文物,同时也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2018年,某国际品牌发布的一则筷子广告引发广泛讨论。故宫博物院微博当即从文物库的百万余件文物中找出看似“平平无奇”的九双筷子,用素净清雅的背景反衬出九双文物筷子的精“宫”细作(也有网友将其称为“真正的顶奢”)。

而最简明也最有力的文字——“中国的筷子,每一双,都不简单”表明了故宫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立场与担当,也激发了广大网友的文化自豪感。该条微博转发量近11万,阅读量近8000万。

如今,拥有独特表达方式与视觉风格的故宫博物院微博,在网民和故宫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更多人通过这座桥爱上故宫这种“生活方式”,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共同感受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故宫博物院将继续在网络空间与广大网友对话交流、共同成长。



作者:盛馨艺(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

投稿:wangluocb@vip.sina.com

征订:《中国网信》杂志邮发代号:80-199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