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金祥
“二次元”文化最初源于日语中的“二次元(にじげん)”,是一个亚文化圈的专门术语和网络世界的特定概念,其意主要是指平面媒介的二重维度。近年来,很多动漫、漫画、游戏、轻小说、电影、COSPLAY等文艺作品以二维图像加以构成和呈现,这种通过二维图像方式结构而成的虚拟世界,被称之为“二次元”世界或“二次元”文化,其在中外学术理论界被称为一种新兴文化产业。
根据专业机构统计发布的结果,2017年中国内地核心“二次元”用户约为8000万人,泛“二次元”用户大约为3.1亿人;2019年中国内地“二次元”用户总数为3.8亿人,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为9500万人,泛“二次元”用户为2.7亿人。中国“二次元”用户数量的不断攀升和日益激增,推动了“二次元”文化产品的大量快速生产,进而引发了“二次元”文化在中国的迅疾传播和广泛扩散。
作为二维平面媒介的总和与统称,“二次元”文化无疑涵盖和囊括了动漫和游戏所建构的全部虚拟世界,其与“三次元”构成的客观现实世界迥然有别,90后及00后等重度使用者们既可以借助“二次元”文化的虚拟性特征,于二元空间内臆测和假想精神生活空间,宣泄和释放个人思想情绪;又能够在“二次元”世界里构思虚拟人物和编织故事,将人们带入一个个奇幻境遇中,使人们暂时摆脱充满挑战与压力的现实生活,在“二次元”空间中放松自己的身心,从而获得精神愉悦和内心舒适。同时,时下众多青年喜欢网络游戏和偏爱动漫作品,这与当前大众时尚文化所倡导的娱乐生活观高度契合,这些青年大都以娱乐方式表达内心诉求,以消费形态彰显价值理念,以暂时游离现实显示自我存在,在虚拟世界中寻求着自我价值。
作为一种亚文化的重要表征和主要形态,“二次元”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颠覆性和创意性,于颠覆性而言,许多青年凭借修正和改造网络图片、日常用语和习惯表述,逐步建构各种动漫表情包,并赋予其讥讽、嘲笑、幽默、轻蔑等多元化内涵与功能,实现对原有风格的否定和解构;就创意性来说,“二次元”文化产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出当代青年精神世界的瑰丽多姿及其对梦想的不舍不弃,表现出当下年轻人改造和重构现实世界的祈盼和努力,这也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换的一种重要方式。
虽然“二次元”文化有一定的教育引导功能和熏陶感染功效,发挥了社会减压阀和心理稳定器的作用,不仅使年轻一代在紧张学习和繁忙工作之下拥有一爿放松空间,而且以动漫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大都以宣扬真善美为主,对当代青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基固本的意义。但是,凡事有利则有弊。应当认识到,一些青年长时间在“二次元”文化中沉迷和放逐,待到他们重返和置身现实社会时,必然会由于价值观的异化和畸变而罹遭坎坷与挫折,以致于无法与现实世界相互兼容有机融合,进而导致青年群体产生边缘感和孤独感,一方面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给社会注入不和谐因素。
因此,要引导“二次元”文化理性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将发展“二次元”文化融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要在教育广大青年高度认同和自觉恪守主流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引导青年不断汲取传递正向能量的精神给养,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二是实现“二次元”文化与新时代主流文化的共生共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等主流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相融汇,找到二者的共通处和连接点,通过科学谋划和精心设计,加快发展向真向善向美的“二次元”文化,为青年群体成长提供优良文化土壤与文化生态。三是以外来优质文化元素为“二次元”文化赋予新动能。要以美人之美的雅量、兼收并蓄的气度和择善而用的从容,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勇于吸纳一切外来文化的优良质素,不断为当代中国“二次元”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