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
通讯员 周钢 王健 吴旖旎
近年来,武汉市生态环境审批服务创新环评管理模式,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创新环评管理模式、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获得企业点赞。
6月29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今年前5个月,武汉市共办理环评手续的建设项目6033个,其中,仅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的项目5731个,占比94.99%。
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
据了解,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按照“三个一批”,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
一是直接豁免一批“免打扰”项目,持续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应急服务保障政策,对关系民生且需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10大类30小类行业项目,建设单位无需办理环评手续即可开工建设。
二是告知承诺一批“少跑腿”项目,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受疫情影响较大、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的17大类44小类行业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建设单位在开工建设前提交相关申报材料后,环评审批部门不再开展实质性审查,可当场出具审批意见并同步在官方网站公开。
三是优化服务一批“零接触”项目,对暂未实现直接豁免或告知承诺审批的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作用,指导建设单位利用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提交申报资料,采取电话沟通、微信联络、网上申报、视频会议、专家函审等方式进行技术审查,通过网络传件、快递寄件等方式送达批复文件。
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为了高效搞好生态环境审批服务,武汉市推出了突出“三个监管”,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一是突出精细监管。公开发布了《2021年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收录了污染轻、风险低、长期守法的329家企业或建设项目。向清单内企业致信告知政策要求,对清单内企业免除现场执法检查,做到“无事不打扰”。
二是突出科学监管。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对清单内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及时提醒其加强日常环境管理、正常运行治污设施。今年上半年非现场检查正面清单企业(项目)5202家次,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帮扶企业2088家次,现场帮扶557余家次。
三是突出柔性监管。深入了解企业关切,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环保方面的实际困难。对环境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对因受疫情防控直接影响而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的酌情延长整改期限。
据了解,武汉市已经发布了《武汉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首次轻微环境违法行为目录清单(第一批)》,自2020年6月1日起实施,该文件规定了9种违法行为轻微的情形可以不予处罚;印发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全面推行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实施包容审慎执法的实施意见》(武环规〔2021〕2号),明确了对14种轻微违法行为实施从轻、减轻处罚,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9成以上项目仅填写登记表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协调推进长山口生活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及一期阶段性封场复绿工程、星火垃圾焚烧厂二期、新沟垃圾焚烧厂扩建等项目环评,主动为企业解决污染物总量来源问题;全力保障医疗卫生领域补短板工程,高效率完成航天城同济医院、市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蔡甸区疾控中心实验大楼、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盘龙城院区、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等项目环评审批;积极推动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为千子山有机质固废处置、千子山危险废物处置工程等项目提供优质环评审批服务;努力协调工业项目环评阶段遇到的困难,保障武汉有机6万吨/年工业苯甲酸升级改造、中韩石化轻烃资源综合利用(一期)、武汉生物所新冠灭活疫苗扩产能等项目按计划实施。
据了解,今年前5个月,武汉市共办理环评手续的建设项目6033个,其中,仅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的项目5731个,占比94.99%;编制环评文件报批的项目302个,占比5.01%;在需环评审批的302个项目中,纳入告知承诺制审批范围的项目188个,占比62.25%。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