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843.42万辆,同比增长52.9%。二手车交易持续保持活跃态势,与新车市场增长放缓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手车交易量逐年增加, 使得市场上各类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伴随汽车销售渠道的下沉和汽车新零售时代的到来,汽车品牌经销商的利润逐渐转向了二手车交易且融资需求持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经销商收购二手车需要占用大量资金,但目前除了自有资金外,由于很难找到专门的二手车融资渠道,经销商经常面临库存占用资金的困境,如何实现库存变现是经销商们亟待解决的燃眉之急。
比较有意思的是,市场上能够为二手车经销商通过库存车辆抵押融资的持牌银行不多,仅少数银行能够开展该类业务,这些银行的业务模式和风控手段是怎样的呢?中信银行与A汽车品牌的经销商的合作恰能提供一个可借鉴范本。
经销商“难贷” 中信银行“敢贷”
A品牌汽车经销商在武汉已经深耕市场多年,除了常规的新车销售之外,该经销商也一直在积极拓展二手车交易业务,通过个人车主、汽车市场等渠道批量收购二手车后,再将二手车放在门店售卖。一般情况下,该经销商手中的二手车保有量大概在三四十台左右,占用资金超过1000万元。遇到没有足够的资金的时候,经销商就只能“卖一辆收一辆”,而这对该经销商的二手车交易量和利润都会造成比较大影响。
相关数据统计,一辆二手车从收购到销售,通常的周期在30天至45天左右。也就是说,二手车经销商收购的车辆越多,卖的量也会越大,有利于做大购销规模,但是前提是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
事实上,该经销商曾尝试在当地的多家银行贷款,但是结果均不如人意。大部分银行对于二手车的抵押比较“抗拒”,直言其风险难以把控。甚至在一段时间中,该经销商还通过小贷、担保公司等机构申请信用贷款,但是资金不稳定且利率较高,很难作为长期资金支撑业务发展。
直至该经销商与中信银行汽车金融达成合作后,银行对其提供的二手车库存融资缓解了资金压力,让经销商的二手车周转能力及获取车源的能力更强了。同时,银行对于该经销商的二手车业务模式风险有更强的把控能力,这也有助于降低经销商的融资成本。
从该经销商的经营情况看,能够与银行达成合作获得资金上的支持是做大做强业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比此前,汽车品牌经销商因资金链断裂倒闭的不在少数,而经销商能够通过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维系二手车的采购和销售对其意义重大。从银行的角度看,二手车金融是汽车金融服务里的细分领域,包括二手车车源采购、仓储融资、终端交易、延保等过程中对经销商和消费者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现阶段消费者二手车购车以消费信贷为主,金融服务发展相对成熟,但是经销商的库存融资却仅在起步阶段。
在大多数银行对二手车库存融资风险担忧时,为何中信银行对该类业务“敢贷”呢?
万亿市场“香饽饽” 融资痛点在“两难”
在宏观层面上,二手车交易市场是一片“蓝海”,这是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的一个难得机会。但是,该类业务现实中存在的客观风险问题却难免会让银行进退两难。
自2018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出现20多年来首度下滑后,汽车市场成为一个存量和增量并重的市场,二手车交易量和背后的金融需求却在快速增长,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国内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43亿辆,呈现爆发式增长。二手车交易规模从2015年941万辆增加至2020年1434万辆,2020年交易金额高达8888.37亿元。按照业内的测算,2021年国内二手车的交易量将在1610万辆左右,而交易的金额有望突破1万亿元。
但是,由于二手车交易市场法规等多方面尚不完善,交易场景各方面情况复杂,相比较新车而言,二手车对银行是一个“非标”产品,银行在具体业务开展时把控风险的难度很高。这其中主要涉及到估值和风控两个方面。
从二手车的交易层面看,二手车车况是“一车一况”,对应的交易价格也是“一车一价”。因此,对于同一个品牌的二手车,很可能由于车龄、车况、行使里程等因素,形成较大的价格差异,评估标准难以统一。
从交易主体看,银行对于二手车经销商的准入、可融资二手车车辆、单户经销商额度核定标准及上限、二手车贷后风险管理等等均没有统一的标准,多数银行很难建立完备的风控体系。
此外,二手车的交易流程与新车有很大不同。因为税费原因,经销商大多会先将车辆过户到公司员工名下,售出后再过户给买家,车辆始终未在经销商名下,也就不能作为经销商资产申请抵押贷款。
以上种种表明,解决二手车的估值和风险之后,银行才能在推进业务上无后顾之忧。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是如何来解决此类问题的呢?
巧用库存融资 中信银行“解难题”
中信银行在新车库存融资已积累20多年经验,在二手车库存融资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估值体系和风控体系。以中信银行武汉分行为例,凭借对合作经销商客户二手车业务交易情况及融资需求的了解,以及创新建立全流程贷后管理措施,积极探索开展二手车库存融资业务。
从业务模式上看,针对二手车经销商的库存抵押融资是基于二手车辆采购的专项资金,银行以监管车辆和保管机动车登记证、行驶证、钥匙为主要管控手段,向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相比直接对经销商进行信用授信,该种融资方式更能匹配经销商的业务发展,银行在业务上的风控则更精准。
在银行授信的准入设定中,二手车车辆准入和经销商准入的门槛不高。其中,二手车辆准入的硬性指标是来源合法、采购手续完备,以及车龄不超过84个月行驶里程不超15万公里等等;经销商准入的硬性指标则包括了新车销售能力较强及既往履约记录良好等。
对于二手车的估值和风控具体措施,中信银行的创新体现在审批额度、价格评估和风险管理三个方面。
在二手车经销商的授信额度方面,中信银行限定了最高额度为“最近12个月或上年二手车销售收入”的20%。同时,结合品牌、二手车周转速度、价格波动等因素,中信银行合理确定质押率。
对于二手车的价格评估,中信银行引入主机厂推荐、自行评估价值和银行认可第三方评估公司,按照孰低原则进行评估价格确定。
在风控管理上,中信银行持续关注车辆最终销售成交价格,控制评估风险。同时,密切关注经销商二手车销售进度,控制长库龄风险。
填补市场“空白” 助力行业发展
中信银行捕捉二手车市场发展机遇,已在经销商品牌认证二手车领域打造成熟模式,开展批量推广。同时,推出多场景二手车业务模式,首推集团平台融资、电商平台融资;并联动行内个贷、子行百信银行个贷,提供二手车“对公库融+对私车贷”一揽子服务。
二手车金融市场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为此近年来金融机构纷纷加码二手车金融业务,在产品和服务体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
由于二手车市场的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金融的助力必不可少。但是,此前融资上遭遇的种种问题,也就成为了银行创新的突破点。以中信银行二手车融资为例,不仅让融资从“难”变“易”,更是让整个行业与金融的交织发展中更加规范化。
立足更高点来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政策大方向,但是为何鼓励创新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创新来解决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疑难问题,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落脚到二手车交易融资中,二手车汽车品牌经销商的业务发展存在巨大的资金需求,商业银行通过各种创新帮助经销商融资,解决了资金上的问题,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银行在成就伙伴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甚至会彻底改变二手车交易金融产品的稀缺现状。
借用银保监会此前对于发展普惠金融的一些见解,商业银行对于一些风险业务不应该惧贷,而要“敢贷、愿贷、会贷、能贷”。同理,银行在二手车金融服务上亦是如此。银行不仅仅是资金提供方,也是管理风险的机构。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银行能够通过创新来助力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让行业的发展持续健康,不再因为融资问题而掣肘!
中信银行汽车金融20年来深度参与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变革。每一次产业革新都是大浪淘沙,更是一份对“成就伙伴”合作共赢初心的坚守。“成就伙伴”作为中信银行对公金融的品牌主张,其汽车金融业务发展之路,也正是对品牌最好的诠释——敏锐识判趋势、协同各方资源,扩大业务“朋友圈”,做强产业“生态链”,打造价值“共同体”,在每一项业务、每一项服务中去倾情助力伙伴“更上一层楼”,与伙伴共生、共荣、共成就。立足专业,拥抱未来,面对人类汽车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毫无疑问,中信银行汽车金融将再同伙伴乘风破浪,共襄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