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张起克
背景:Renren.com。
版块:互联网保险
投资机构:蔡慧资本、龙领创投、五星资本。
融资:天使轮
张起克拿
1,传统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有什么区别?
2,未来有哪些挑战?
3,盈利方法是什么?
豆宝的网站域名“17豆宝”。com是“一起保护所有人”的谐音。“我们从服务企业开始,企业、员工、家庭一起保障。豆宝创始人张其科。com,告知接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itakethat])。
保险的核心是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而传统保险公司对互联网手段的应用不多,基本靠人。关注的焦点也集中在保险产品的销售上,后续服务存在很多不足。
张其科有多年的互联网行业经验,觉得利用互联网完全可以改变保险产品后续服务的现状。
豆网从企业团险切入保险市场。“企业团险往往不是标准化产品,服务需求差异较大。这个领域的保险公司也比较分散,没有单一的主导公司”。
利用互联网,Doubao.com为团险产品提供解答和理赔,为用户建立健康档案,普及健康知识,提出体检建议。
Q:豆包网和传统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有什么区别?
张:我们接触用户的方式更多,频率更高。保险公司联系用户的传统方式是每年上门服务一到两次。
保险合同往往是这样的。我知道所有的单词,但我不明白具体的意思。用户需要一对一的细节讲解和实例分析。我们有在线客服,通过微信和电话为用户答疑解惑。
此外,我们与爱康、经络健康等体检机构合作,也与360基因、友谊糖等基因筛查机构合作,提供健康管理和保险产品包装服务。用户的体检报告会上传到我们的云平台,形成每个用户的个人健康档案。
根据健康档案,定期发送邮件普及健康知识,并根据用户的健康状况提出针对性的体检建议。
比如对于高血脂的员工,平台会定期告知,每三个月做一次复检。对于中风概率较高的员工,我们会建议做一些定期的针对性体检项目,提前进行疾病筛查。
我们的健康保险更类似于医疗计划加重疾保障。比保险公司更贴近用户需求。通过互联网,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服务。
Q:体检的建议是通过技术手段还是人工手段提出的?
张:目前有医生建议。
Q:你和保险公司在业务流程上有什么区别?
张:我们提供全程电子化服务。
第一,传统方式下,企业每增加或减少一名员工,都要签合同。现在HR只需要在线提交名单。我们也给HR报表,比如人员增减,理赔情况,HR随时可以看到。
第二,个人主张也很简单。使用我们的微信服务号,上传报销凭证。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几家保险公司最快能在四小时内付款。当然,有些理赔是需要纸质单据的,所以我们要等用户的纸质单据送过来,再和保险公司对接。向用户的银行卡进行支付。
Q:你服务的是什么样的企业?
张:医疗是附加的、非政府指定的福利,只有中大型的、比较有实力的企业才能经办。我们的客户主要是R&D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
现在服务了近3万人,100多家企业,平均一家企业几百人,但也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
Q:险种是定制的吗?
张:是的。有的企业可能保障更重的疾病,有的可能意外更多,有的希望控制成本。有的企业都是一个计划,有的企业对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计划。
Q:有没有专门的人员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为其做定制的方案?
张:我们根据企业的喜好,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去年理赔的情况,给出定制化的建议。客户需求,我们策划,我们精细服务。
我们把保险机构、健康机构、医疗机构的服务介绍给企业用户,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匹配,拿出一个最优的方案。
Q:你现在对接了多少家保险公司?
张:十几张。我们的后勤部门和一些保险公司有联系。
Q:企业购买的团险产品是保险公司的产品还是组合?
张:看需求。如果一个企业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保险产品,我们会根据不同保险公司的特点制定几个方案。
如果方案相同,就不需要使用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因为在一个保险池中的人越多,他们的权利就越稳定。
Q:盈利方法是什么?
张:我们是服务平台。理论上,我们可以从两端收取服务费。一个是婚介服务的提成,一个是提供后续服务的服务费。
同时,我们不仅服务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企业,也服务于企业员工及其背后的家庭。未来希望通过收取会员服务费来实现,利用大数据能力为会员提供健康分析服务。
目前,我们的佣金只收取基本的人工成本。互联网的核心是实现信息对称,同时在其他递延服务上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这是我们真正的未来。
Q:现在盈利吗?
张:我们有收入,但是不盈利。
Q:团队的构成是怎样的?
张:我们现在整个团队有60个人。近40人从事产品研发,10多人从事前端销售支持。
我们有阿里云的运营负责人,泰康的产品负责人,还有十几年的健康险渠道负责人。本人从事互联网,在大数据、社区、手机APP方面经验丰富。
现在很多互联网保险模式都在搞交易撮合,但是在服务的后端,浪费了很多数据的价值。我们整个团队对大数据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重建一个系统,开发数据的价值。
Q:两三年后公司进一步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张:我们希望今年的营业额超过2亿,20万用户。
第一,选择保险产品时,主要考虑的是保险公司的品牌和实力。部分企业用户对互联网保险的看法比较保守,宁愿相信大公司提供的基础服务,也很难接受互联网保险公司提供的更好的服务。
另外,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持续的健康服务,但是很多健康机构本身就不稳定,很多机构的服务体验也不是特别好。当我们把这些机构推荐给企业时,也遇到很多挑战。
Q:下一轮融资你更倾向于什么样的机构?
张:我们希望投资机构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等方面有更多的资源。
Q:有没有什么创业趋势是你三年前不喜欢的,但是现在发展的比较好?
张:我曾经以为,继淘宝、等电商平台之后,不会再有新的电商出现。但是后来出现了唯品会、聚美优品、小红书,他们做的不错。
中国的市场足够大,没有人能主宰世界。而且用户的需求永远是变化的,不同人群,不同地域,购买趋势的突变都会有巨大的机会。
问 : 如果让你采访一位企业家,你想采访谁?问TA什么问题?
张:平和马明哲。他一直站在金融创新的最前沿,多年来一直是这一领域的引导者。我非常钦佩他。在保险领域,平安的布局最全,进攻速度最快,人才体系最完善。
作为一家进入保险行业的创业公司,我们希望和保险巨头们一起探讨创业公司有哪些机会,希望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配套服务。
"接机微信号:itakethat」 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