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众瞩目的互联网行业事件,因为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的一句话,让湘商环境完全脱离了圈子。
徐志军这样说道。20年前,华为出于对商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考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在湖南。”
但在过去的五年,湖南,尤其是他看到的长沙,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华为的一些合作伙伴,来长沙办企业、布局产业,得到的服务比深圳、珠三角好得多,速度也快得多。说实话,我现在是拿长沙速度去督促深圳,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从“不到湖南”到“长沙的企业提供的服务比深圳、珠三角好很多、快很多”,此番言论立刻引起热议。
春江边的水暖鸭先知。当地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
从一位在湖南投资的企业家的话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01,鲲鹏速度
徐志军为什么这么说?
2020年1月9日,湖南省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双方将共同发展鲲鹏计算产业。当天下午,湖南鲲鹏计算与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长沙举行。
该协议意味着华为将在湖南全面启动鲲鹏计算产业,建设鲲鹏创新中心,打造鲲鹏生态联盟,推出“湘江鲲鹏”品牌产品。
徐志军是此次签约的发起人和见证人。
签字仪式后不久,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湖南也受到影响。严峻形势下,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湘江鲲鹏项目)需要建设的厂房是否要搁置或延期?
不能搁置!我们必须努力建设它!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疫情的防控,项目所在的岳麓高新区当时做了这几件事:
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2020年4月20日,位于岳麓高新区的湘江鲲鹏项目一期厂房如期交付。
一期厂房从筹建到交付仅用了120天,央视新闻忍不住赞了一句。“跑出了湖南新基建的‘鲲鹏速度’。”
这只是华为在湖南的一个例子。
徐志军介绍,华为与湖南在计算产业的合作始于2019年12月,湘江鲲鹏正式成立。短短两年多时间,双方合作成果显著。建立了7个联合创新实验室,与160家合作伙伴共同创新了280多个解决方案,培养了2700多名人才。
徐志军吹嘘“长沙速度”,吹嘘到了点子上和心坎里!
02,长沙很好
事实上,在第16届峰会上,徐志军并不是唯一一位称赞长沙良好营商环境的企业家。
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思清表示,长沙的商业环境好,他有信心在这里打造一个百亿级的机器视觉企业。
韦陀信息董事长、湘江鲲鹏董事长李馨雨告诉编者,近年来很多知名互联网企业落户长沙,长沙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他们投资创业。“应该是政府给我们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商业环境的好与坏,冷与暖,创业者体会最深。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反映了湖南尤其是长沙的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2020年12月21日,大湾区粤港澳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中国296个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其中长沙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九。
2021年4月2日,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报告发布,长沙荣获“2020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和“2020中国十大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两项大奖。
在随后的首届全国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论坛上,长沙在《2020年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价报告》中排名全国第11位,中部第一,法制环境和融资环境两项指标进入全国前十。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湖南做得扎实稳定,所以是有成效的。
2021年3月29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确保工业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毛伟明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湖南省两会期间,毛伟明在参加娄底代表团讨论时再次提出,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4月1日,毛伟明主持召开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以政务管理服务为突破口,继续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
至于长沙的营商环境哪里比珠三角好,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徐志军说得好,比较是为了督促进步。紧跟优秀,长沙一直在努力。
潇湘晨报记者柴琼浩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