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新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
这是新氧数据研究院连续第七年发布医美行业白皮书。白皮书显示,非手术医疗美容市场的快速发展成为今年的主基调。2019年至2021年,非手术用户占比持续提升,从72.6%提升至83.1%。
在具体消费项目上,非手术类项目最受市场欢迎。2021年,消费规模占比最大的项目是紧致抗衰、除皱瘦脸、玻尿酸,分别占市场总量的14.55%、11.73%、9.53%。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正常控制,医美消费逐渐恢复,并呈现蓬勃增长态势。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46亿,重回20%以上的增长通道。
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依赖于产品、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根据新氧数据研究院对数百位行业专家和资深从业者的问卷调查,肉毒素、光电技术、医美电商、玻尿酸被认为是推动医美市场快速发展的四大关键因素。堪称医美界“四大发明”。
非手术消费蓬勃发展,光电项目、肉毒素、玻尿酸加速医美消费普及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美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医美接受度的提升。
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医美市场将重回高增长通道,增速超过20%。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普通大众对医美接受度较高,完全不能接受医美的受访者为0。预计到2022年,中国医美消费人群将超过2000万。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是医美消费的主战场,医美消费者占比超过70%。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数量在过去三年持续增长,到2021年,这一群体的占比已经达到18.33%,呈现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三足鼎立的态势。未来二线城市有望成为医美市场新的增长极。
医疗规模和消费者接受度的快速增长与非手术项目的快速增长密不可分。白皮书数据显示,白皮书显示,非手术医疗美容市场发展迅速。从2019年到2021年,非手术用户比例持续增加,从72.6%增加到83.1%。
在具体消费项目上,非手术类项目最受市场欢迎。2021年,消费规模占比最大的项目是紧致抗衰、除皱瘦脸、玻尿酸,分别占市场总量的14.55%、11.73%、9.53%。此外,以肉毒素注射为主的除皱瘦脸消费成为2021年订单数量最多的消费,占消费者的16.93%。玻尿酸消费,无论是消费规模还是下单人数,都牢牢占据第三位。光电项目、肉毒素、玻尿酸加速医美消费普及。
美白肌肤、冷冻溶脂等。已经成为2021年消费增长最快的物品,同比增速分别为416%和300%。对形体塑造的需求也逐渐精细化,非手术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冷冻溶脂等非手术项目来减脂。
随着非手术消费的兴起,多疗程消费成为中国医美消费者的日常。白皮书显示,2021年,人均订单量同比增长30%。
手术消费方面,吸脂是最大的消费项目,占手术领域的17.07%。其次是鼻综合、眼综合、面部提升、隆胸紧随其后,消费规模占比分别为8.64%、8.11%、8.00%、6.11%。
不同地区的医美消费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全国医美消费地图》白皮书显示,一线城市消费更加精细化,非手术项目更受关注,如北京美白嫩肤订单最多,上海冷冻溶脂项目最多。但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比如南京的私人整容订单最多,长沙人的肉毒素去除川字订单最多。
“四大发明”为关键驱动力,全面推动产业生态转型
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品牌、信息、服务的进化和突破。
新氧数据研究院对数百名医美行业专家和资深从业者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显示,肉毒素、光电技术、医美电商、玻尿酸被大多数人公认为影响现代医美行业发展的“四大发明”,全面推动了行业生态的改变。
肉毒杆菌毒素自2002年正式获准应用于医疗和美容领域,市场一直稳步上升。白皮书显示,2021年,用于除皱美容的肉毒素注射消费占注射医疗美容消费的52.9%,位居第一。
光电项目因其更高效、更直接的医美效果,正成为医美医生的“必备武器”。2021年,非手术消费市场占整个医美市场的49.2%,其中光电类物品是非手术消费中最受欢迎的物品。
据中国整形外科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医疗美容分会候任会长杨蓉娅教授介绍,医疗美容行业的光电技术一直在大踏步前进,同时在很多方面替代了医生传统笨拙缓慢的工作,并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突出的效果。
“现在医美的趋势是微创。风险低,恢复时间短,做完就可以上班。我称之为‘午餐式美容’,像吃饭一样方便,价格适中,大众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欧阳天翔分析指出。
互联网医美平台的兴起,尤其是医美电商模式的诞生,被认为是医美行业数字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2015年后互联网医美平台崛起。在线医美平台的兴起,为医美消费者提供了透明的行业信息,也降低了医美机构的营销门槛。医美电商模式推动了价格透明化,打通了解决行业痛点的多重路径。
竞争激烈的玻尿酸市场也正在成为医美企业备战的“黄金赛道”。飞甲医学vitalorga联合创始人刘思臻表示,玻尿酸对医美行业发展的价值是承载的,也就是不可或缺的。牛奶对于生命的价值,就是玻尿酸对于医美行业的价值,相当于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医美“四大发明”的出现,从技术、运营模式等方面重塑了医美行业的成长路径,为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动力。
“医美属于医疗”指明前进方向,共同推动行业品质发展
对医美需求的旺盛,带来了医美行业的繁荣,也加剧了供需资源分配不均。
尚优医美品牌高度集中,利润丰厚,但与消费者的联系缺乏,市场上仍存在大量不合规产品,影响消费决策。医学人才短缺严重,医美机构市场分散,优质机构稀缺,营销成本高。此外,消费者普遍缺乏足够的筛选能力,如何寻求合规优质的医疗资源成为一大难题。
随着今年政策层面的强力监管,行业进入了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发展的转型升级临界点。
问题的解决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在调查中,参与调查的专家普遍认为,让医美专业建设推动行业回归医疗本质,需求品质求发展,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这就需要加强医疗器械端的正品供应,提升品牌知名度,与消费者建立更广泛更直接的联系。同时,在医美人才末端,要完善培养机制,加强激励和培养体系建设。
对于医美机构来说,面对当今竞争更加激烈的医美市场,通过分销营销获取新客户的途径已经捉襟见肘,精细化运营迫在眉睫。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8日,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包含“医美、医美、整形”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64.32%。
面对消费者,这需要互联网医美平台和医美机构的共同努力,打破医美行业的信息壁垒,提高医美行业的专业化程度。
“中国医美行业可以提升的空空间很大,合规、数字化、内容、品质,还有很大的空空间。同时,中国医美市场将持续增长,这将为坚持提升的医美从业者带来更持久、更丰富的价值回报。”一些专家认为。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认清方向,修正自己,才能实现更长远更健康的发展,对于每一个医美行业的参与者来说都是如此。2021年必将是摆脱迷雾,在阳光下诞生的关键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