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共享单车倒闭了:小蓝、小鸣等共享单车倒闭背后:资金链断裂、跑路、自行车厂停产


共享单车最终迎来了洗牌期,之所以说最终,那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已料到的结果。最近铺天盖地的新闻,更是加剧了这一走向。

从最早退市的悟空单车、町町单车,到酷骑单车再到最近的小蓝单车、小鸣单车…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真实写照。




悟空单车:最早退市

悟空单车是重庆本土品牌,出来的时间较早,甚至早于摩拜、ofo。在资金方面,悟空单车采取合伙人计划,解决资金和区域运营问题,每辆车标价1100元,个人或商家均可认购,未来可获得运营收益的70%,但在项目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中小商户不愿意投资,造成资金链断裂。

2016年6月,悟空单车退出共享单车市场。至此,也成为行业首家彻底退出的企业。


酷骑单车:负债累累

9月底,酷骑单车总部退款的人逐渐增多。针对“退押金迟缓”的问题,酷骑单车曾官方微博解释称“系统出现不稳定”。

而后,退押金的时限从1—7天,延迟到半个月、一个月。慢慢地,有关押金的抱怨和投诉增多。

10月20日,酷骑单车员工爆料公司已经没有钱发工资,退还押金部门已经被解散。

10月23日,酷骑单车总部办公室人去楼空。

2016年11月成立的酷骑,在短短1年的时间内,从最初的怒砸10亿到最后发不出工资,结局令人唏嘘。

“最好骑的”小蓝单车濒临倒闭

全身铝合金、智能锁600多块,造价在2000块左右,凭借不错的用户体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可,在今年1月份完成4亿融资后,小蓝单车始终在寻求下一轮4亿美元的B轮融资,但这笔融资在6月份宣告失败,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出现了押金难退的情况。

最终,小蓝单车办公室人去楼空,还被报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大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在100万元左右,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高达800万元。

甚至还出现了小蓝单车CEO李刚父亲出面回应的窘况。


町町单车CEO:“富二代”到“负二代”

町町单车创始人丁伟是个“富二代”。父母公司作为输血方为他提供了町町单车所需的一切资源,并且由父母掌握着公司的财务大全,同时委派专人协助其运营管理公司。

倒下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无法与拥有大资本的摩拜、ofo抗衡。

小鸣单车:被曝拖欠3个月工资,董事长失联CEO离职


11月23日晚间,小鸣单车公关部的员工组建微信群向媒体爆料,声称公司已经拖欠100多位员工三个月工资。小鸣单车CEO陈宇莹已经于10月份离职,而其所属的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邓永豪失联多日,微信和电话均无法联系。

同样的人去楼空,拖欠员工公司,老板失联...

此前,7月份,小鸣单车曾经宣布获得 B 轮 1 亿人民币融资,由老股东联创永宣投资。实际的真实金额只有 3000 万人民币,还是分三期支付,但第一笔的 1000 万到帐后就没有了下文。

而共享单车两家巨头,摩拜、ofo,市场份额相差不大。投资人喊话:“会合并,还要经历一战”。

ofo天使投资人朱啸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大城市共享单车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双方的市场份额差距非常接近,这个时候再去拼价格战、拼资本没有任何意义。“这样的趋势非常明显。在过去几年的中国互联网时代,已经反复证明,在只有前两家且两家市场份额非常接近的情况下,想把对方打死基本不可能,这个时候两家合并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他也强调,两家要达成一致并没有那么简单,而这个过程必须要再经历一战。“大家都知道要和平,但是还是要打第五次战役。和平在‘三八线’是谈不成的,必须要打到‘三七线’才可以。”

两强局面已经形成,不再给后来者留机会。

但因共享单车焕发第二春的自行车车厂,随着泡沫磨灭,行业洗牌,也面临着倒闭、停产的局面。

共享单车倒闭几家


成也共享单车,败也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初期,这些自行车车厂订单大量涌入,工人采用几班倒的工作方式。而后,因乱停放的问题解决不了,不少城市对共享单车发布“禁投令”,停止新投放车辆,再加上一些共享单车企业频频曝出资金链断裂,跑路、倒闭等新闻,部分企业开始减产。

倒闭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受损最多的要属供应商,一些规模小的车厂拿不下大单,同时,市场的自行车日渐饱和,用户都跑去骑共享单车了,骑自行车的就更少了。

那些有能力接大单的自行车厂,也常常面临欠款、发放不出工资的情况。

或许,最终,只有合并这一条出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