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卖光30万份!主创者透露香港《星岛日报》撑警广告背后的故事(星岛日报网上订阅)

【环球时报记者李司坤】“支持香港警方严格执法”,一封以此为标题的“感谢信”8日以整版广告的形式刊登在香港《星岛日报》头版,署名为“一群反对暴力、呼吁和平的香港市民”。最近,香港的《东方日报》、《邮报》和《经济日报》也刊登了类似的“支持警察”的整版广告。这引起了广泛关注。《环球时报》记者9日在星岛日报采访了该广告的创作者,他讲述了广告背后的故事。

“众所周知,在媒体头版刊登整版广告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一个人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因此,一大群香港市民决定通过众筹的方式在星岛日报刊登整版广告。”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创始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众筹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钱,都有努力。很多人既有钱又努力。主要目的是发出一个声音:警察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在支持他们。”

该人士表示,参与众筹的市民都是普通市民,都是普罗大众,但大家都想为香港发声,不想继续乱下去。“沉默的大多数终于出来了”。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以前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无论如何中央政府、香港政府、警队都会处理,与我们普通市民无关。但这些人不这么认为。香港是每个人的家。如果大家都不站出来,这个家就毁了,所以他们站出来。”

消息人士还向记者讲述了广告刊登后的一个感人故事:该报8日上市后,30万份《星岛日报》当天上午全部售罄,很多普通市民都想买一份这份报纸,以代表自己的态度。“这应该是星岛日报历史上的情况,很少有报纸早上就卖完了,市民要想买还得打电话到报社预约。”

目前暴力示威持续扰乱香港社会秩序,星岛日报也面临一定压力刊登“支持警察”的广告。消息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意味着这份报纸未来可能会遭到示威者及其背后势力的抵制。他们会说你的报纸亲政府,以后不会买了。但也有很多市民自发支持本报的改变,让本报以后可能多刊登一些这样的广告,让市民的声音被听到。”

星岛日报网

自今年香港社会出现“反修法”争议以来,一些香港媒体不分是非,对示威者大加挞伐。处理示威的香港警方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甚至透露了他们的个人隐私和家庭信息。“这个广告的时机非常好。”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一群普通香港市民站出来响应中央号召。“这扭转了香港的民情民意”。8月8日,第十七届全国地产建设商会通过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不断升级的暴力事件,希望香港尽快回归和平与法治。

梁海明说,他观察到香港的媒体也在变化。“因为香港市民是这些媒体的衣食父母,有了这样的香港市民,如果一份报纸不改变立场,这份报纸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平时左边几个字右边几个字的报纸这一两天就开始转了,因为他们发现普通大众并不是真的支持那些学生上街,他们还是希望家里平安。”

“第三个变化是,一些亲中央的势力,包括专业团体、商会、同乡会、议员,纷纷站出来支持政府,要求和平,制止骚乱。梁海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起初他们保持低调,但现在他们发现普通公民都在支持他们。尤其是那些需要选票的议员,发现普罗大众已经行动起来,为了选票,为了回应市民的诉求,他们必须站出来。”“这三个方面的变化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目前的情况已经很明朗了,”梁海明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