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
中国农业大学发布了紧急通知。
通知上说
近日,西校区部分学生和工作人员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学校立即组织调查,并及时隔离患者。据疾控部门调查,诺如病毒感染在冬春季易发。这是一种通过接触传播的传染性极强的胃肠道传染病。在政府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下,学校正在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涉病场所和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通知称,要求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尽量减少接触病毒。如有不适、腹泻、呕吐等症状,请及时到校医院检查治疗。
例如,诺如病毒感染可全年发生。
主要发生在幼儿园、中小学。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是如何传播的?
感染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如何预防?
北京市疾控中心解读
一、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严重吗?如何治疗?
人类感染诺如病毒可导致急性胃肠炎,通常在摄入病毒后12-48小时发生。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其次是恶心、腹痛、头痛、发热、寒战等。它不同于成人和儿童感染诺如病毒。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
比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情较轻,通常持续2-3天,预后较好。但是,老人、婴幼儿、有基础疾病的人,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目前没有特效药,也不需要抗生素。补液和对症治疗是主要方法。如果脱水症状严重,要及时就医。
二。一个人会不止一次感染诺如病毒吗?
如果诺如病毒的种类很多,2-3年就会出现新的变种。比如诺如病毒感染后,只获得针对同一类型病毒的短期免疫保护(6-24个月),所以人一生中可多次感染诺如病毒。
三。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比如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体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被污染的手、物体或器具、接触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可引起诺如病毒传播。
牡蛎等双壳类可富集海水中的诺如病毒,是高风险食物。大多数由食源性传播引起的疫情是由感染诺如病毒的厨房工作人员的食物污染引起的。
四。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瓜果要洗干净。牡蛎等贝类产品在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和煮熟。选择卫生合格的瓶装水,喝开水。
2。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传播的最有效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消毒纸巾和免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3。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患者需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隐性感染患者隔离至检测阳性后72小时。隔离期间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单独使用餐具等生活用品,注意厕所的清洁和通风。
食品加工者、护理工作者、幼儿园保育员等从事食品加工和儿童服务工作的感染者,其隔离措施与一般病例相同,但需连续两次(间隔24小时)大便检测阴性后方可恢复工作。
4。诺如病毒感染者的粪便、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品等应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消毒效果较差。
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当纺织品(包括衣服、毛巾、桌布、餐巾等。)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应先除去固体污物,再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清洗,或用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在此过程中应避免气溶胶。
受污染的食物应丢弃,食具可煮沸30分钟消毒。
如果有人呕吐,应立即远离呕吐物。做好个人防护后,准备浓度为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使污染物完全覆盖,并小心去除。
清洁时避免接触污染物。清洗时使用的抹布、盛有污染物的容器等工具,必须用浓度为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彻底清洗,才能再次使用。
新晚报综合ID:Beijing _ Daily(ID:Beijing _ Daily)、中国农业大学官网、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2/]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