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消息)7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赵通过追根溯源,再次批评美国政客搞政治操纵。他还建议,如果美国真的透明负责,就应该公布和检测自己的早期病例数据,邀请世卫组织专家调查德特里克堡和美国的200多个海外生物实验室,调查北卡罗来纳大学,公布参加武汉军事运动会的美军士兵的患病病例数据。
除了最近多方呼吁调查的德特里克堡,赵还提到了一所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他说,美国一直污蔑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冠状病毒研究引发了新冠肺炎,但实际上,美国是世界上此类研究的最大资助者和实施者。特别是北卡罗来纳大学的barrick团队是这类研究的权威,已经具备了极其成熟的冠状病毒合成和转化能力。只要对巴里克团队及其实验室进行调查,就可以完全弄清冠状病毒的研究是否会产生新冠肺炎。
《观察家报》发现,巴里克实验室负责人刚刚驳斥了美国政府所谓的“实验室泄密”,称新冠肺炎很可能是一种通过中间宿主从蝙蝠传播给人类的病毒。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实验室的安全记录并不好。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和公开信息,从2015年1月1日到2020年6月1日,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向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报告了28起涉及转基因生物(GMOs)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其中6起涉及实验室制造的多种冠状病毒。
教堂山的北卡罗来纳大学发生了多起实验室安全事故。
5年内,发生了6起与冠状病毒相关的实验室事故
以上信息来自美国ProPublica网站去年8月从北卡罗来纳大学获得的官方数据。ProPublica成立于2007年,是美国一家非营利性新闻网站。它获得了2010年和2017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资料显示,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发生的6起冠状病毒实验室安全事故中,很多病毒都经过了基因改造。
1。2015年8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一只感染了一种未公开的“小鼠适应性”病毒的小鼠短暂逃脱,随后被两名研究人员抓住进行医学监测。但这只老鼠再次挣脱了研究人员戴着手套的手,爬上了实验室的地板。最后,老鼠被放回实验室的笼子里。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官员拒绝透露该病毒的名称,但NIH官员告诉ProPublica,这是一种“与SARS有关的冠状病毒”。
根据事故报告,这只老鼠不再被认为具有传染性,研究人员佩戴了包括动力呼吸器在内的防护设备。尽管如此,事故仍被视为“潜在接触”,工作人员被要求连续10天每天报告两次体温和任何症状。最后,没有人生病。
2。2015年10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一个浅容器掉在实验室的地板上,里面有一种未公开的“老鼠适应”病毒溢出,可以发生雾化反应。资料显示,当时实验室有三名研究人员。
NIH官员告诉ProPublica,该事件涉及一种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尽管三名研究人员都佩戴了安全设备和空气体净化呼吸器,但该事件仍被视为“潜在接触”。这些研究人员接受了10天的医学观察,最后没有人生病。
3。2015年11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当研究人员将感染MERS的老鼠转移到干净的笼子里时,一个被污染的空笼子散落在实验室的地板上。事故发生后,两名实验室研究人员迅速离开现场,让事故产生的雾化颗粒沉降到地面,然后返回清理污染。
资料显示,研究人员在事故发生时佩戴了安全设备和空气体净化呼吸器,但该事件仍被视为“潜在接触”。他们接受了10天的医学观察,并被要求每天两次报告他们的体温和任何症状。最后,没有人生病。
4。2016年2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一名研究人员正在称量一只感染了一种未披露的“小鼠适应”病毒的小鼠,当时这只小鼠咬穿了实验手套,并咬了他的手指。
NIH官员告诉ProPublica,该事件涉及一种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根据实验室的程序,研究人员首先对手套进行消毒,并让伤口出血一分钟,然后用肥皂和水洗手五分钟。随后,研究人员被要求在公共场合和工作时佩戴外科口罩,并每天两次报告体温和任何症状。
资料显示,在整个医学观察期间,北卡罗来纳大学一直在向疾控中心汇报最新情况,“研究人员没有感到不适”。
5。2017年4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一名研究人员不小心将一个含有小鼠肺样本的病毒培养皿掉在了培养箱门上和实验室地板上。样本感染了一种未知的病毒。事故发生时,实验室里有三名研究人员。
资料显示,这三名研究人员并没有进行安全观察,只是被建议进行自我检测,因为他们当时佩戴着完好的安全设备,病毒泄漏量非常少。
尽管北卡罗来纳大学不愿意透露病毒的名称,但NIH告诉ProPublica,这是一种与SARS有关的冠状病毒。
6。2020年4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在试图读取老鼠耳朵上的标签号时,被老鼠咬穿了实验手套,但他的皮肤没有受伤。这只老鼠感染了“老鼠适应的”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株,即新冠肺炎。
在给NIH的报告中,北卡罗来纳大学表示,由于不确定性,该事件被视为“中/高风险暴露”,研究人员被要求在家中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每天进行两次体温测试。报告没有进一步解释此人的健康状况。
事件发生后,北卡罗来纳大学拒绝公开披露安全漏洞的关键细节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5年1月1日到2020年6月1日,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共向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报告了28起涉及转基因生物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其中6起涉及实验室制造的多种冠状病毒。
然而,美国ProPublica网站去年8月报道称该大学拒绝公开披露该事件的关键细节,包括涉及的病毒名称、事故性质以及对公众的风险,这与美国NIH的指导方针背道而驰。
北卡罗来纳大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实验。图片来自ProPublica网站。
如上所述,在许多“潜在接触”事故后,许多有感染风险的研究人员没有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其中,一名手指被老鼠咬伤的女性研究人员只需在公共场合和工作时佩戴外科口罩,而2020年一名“中/高风险暴露”事故中的研究人员只需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这样的事件数不胜数。
资料显示,上述两个安全漏洞引起了美国联邦卫生官员的审查,但NIH、CDC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最终拒绝向公众解释事故的潜在风险,以及为什么不对研究人员进行隔离。
"该大学将这些事故通知了相关的监管机构,并采取了必要的纠正措施。"北卡罗来纳大学在一份声明中为自己辩护。
外媒报道截图
[/s2/]北卡罗来纳大学巴里克实验室负责人驳斥“实验室泄密”理论[S2/]
今年5月,北卡罗来纳大学巴里克实验室的负责人拉尔夫·巴里克教授在《华盛顿邮报》上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声明。巴里克教授是美国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被称为冠状病毒方面的最高权威。他之前曾与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过所有项目。
巴里克说,他们的工作经过了NIH和大学自己的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审查,以检查这是否是一项潜在的“功能获得突变”研究,但它“最终没有被认为是“功能获得”。
“功能获得”是指通过修改其致病性、传染性或宿主范围,帮助一种生物发展新的“能力”或“功能”。这可能发生在自然界或实验室中——当科学家修改基因序列或将生物置于不同的环境中以某种方式改变它们时。
巴里克承认,他们所做的工作表明,这些病毒具有“内在特征”,这使它们能够感染人类,但同时补充说,它们“从未向[病毒]的刺突中引入突变,以加强它们对人类细胞的影响”。
巴里克实验室负责人拉尔夫·巴里克(资料图)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下属频道“WRAL-TV”5月报道,巴里克曾表示,他的工作涉及不同种类的冠状病毒,但研究遵循所有安全协议,因此被认为风险较低。
巴里克在给WRAL-TV的一份声明中说,他认为新冠肺炎很可能是一种通过中间宿主从蝙蝠传播给人类的病毒,但他不相信这种病毒来自“功能研究”。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包括美国前总统川普在内的美国政客多次散布“新冠肺炎源自武汉实验室”的阴谋论,但都拿不出任何证据。最近,美国流行所谓“实验室泄密”的阴谋论。
今年2月,世卫组织可追溯性专家组访问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接受采访时,身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成员的动物学家达萨克对该研究所屡遭质疑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P4实验室)给予了积极评价。
“我非常了解那个实验室。这是一个很好的病毒学实验室。”他认为,有些人站出来批评和抹黑这种病毒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或许是因为这个实验室的相关研究非常接近病毒的真相。
6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工作的澳大利亚病毒学家Danielle Anderson也通过美国媒体发声,亲身经历了关于打脸的谣言。
安德森强调,在中国报告发现疫情之前,她曾在武汉病毒研究所从事野外工作,与研究人员有过密切接触。她对武汉病毒研究所采用的最高安全标准印象深刻。实验室有着“最严格的安全要求”,所有内部空气体、水、废物都需要过滤消毒后才能排放。
她还透露,2019年12月,很多武汉同事来新加坡参会时,还没有人讨论过实验室里有什么“疾病”的传播。“科学家非常健谈,非常兴奋。在我看来,没有一丝异常迹象会让你认为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