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报十几个兴趣班,支持小众兴趣不惜另租房,孩子怎样了?(租房宝贝是什么)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接受好的教育,这几乎是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的朴素愿望。


但是,让孩子上名牌中学,上一流大学,似乎只有一个办法:让孩子多学点,多学点,这样才能考得更好。最简单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孩子送到好的培训机构,或者请家教老师一对一上门。实在不行,还得买一本学习一些思想的教材来帮助自己。


我们找到了不同的母亲。杰瑞是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她的丈夫曾经是一名医生。他们住在北京西城区的学区。像其他人一样,他们希望他们的儿子郭瑄瑄能去一所好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


但杰瑞给孩子良好教育的做法很奇怪:孩子小的时候,不惜重金在本报上兴趣班,上了很多兴趣班,最后被郭瑄瑄淘汰。他留下的是他最喜欢的小众爱好:养昆虫。


孩子四年级。面对升学压力,杰瑞很坚定。对她来说,倾其所有支持孩子养虫子,才是给孩子良好教育的方式。


她是怎么做到的?孩子怎么了?


以下是郭瑄瑄的母亲杰里的自述。




宣从小对虫子就很淡定。



36岁才生下儿子,看到他的第一眼,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我今年36岁,老公40岁,所以我们有一个儿子。因为我是高龄产妇,整个孕期都很焦虑,担心孩子早产,担心孩子健康与否。


孩子出生后立即感到如释重负。我还记得医生把宝宝包好拿到我面前亲了亲脸,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我们的育儿理念很简单,就是希望他健康快乐。


我自己的成长环境也不是很温和,父母也比较不耐烦。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是个男孩。放学后,我打电话给朋友,在外面玩。如果你回家晚了,你会被你父亲打一顿。


所以我觉得我脾气也很急,性格不太好,不太会做妈妈。


有了孩子之后,我特别想做一个好妈妈,改变自己在《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我看过很多很多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对我影响很大。


比如儿童挑战,阿德勒儿童心理学,还有宠物家长效能培训,甚至还去上了一堂正面管教的家长课。我发现这些书都不会说你强迫孩子是对的。


从这些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父母要做的是观察发现,顺着孩子的天性去做,而不是去塑造。


当他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他的父母就会支持他,让它真正成为他内心长久的爱,这样他的人生才会有真实而深刻的快乐。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你是怎么找到孩子的兴趣的呢?



3岁开始上兴趣班,最多的时候报了十几个,说好的不鸡娃呢?我是不赞同鸡娃的。但从轩轩3岁起,我却做了这样一件事:给他报各种各样的班,以体能、运动类的为主。4岁开始大量体验,真的是大量的体验。我算了一下,最多的时候有十多个。

是不是有点打脸了?

我不这么认为。我有一个目标。


其实我也不知道对不对。不知道有没有别的家长让孩子学书画,让孩子在18班就能掌握各种武功还是什么。我在观察郭瑄瑄真正喜欢什么。我的目标是让他多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先后报名了围棋、武术、篮球、机器人、击剑、烘焙、钢琴、绘画、书法、游泳、柔道等各种班级和学习班。


除了这个正式班,还有一些体验班。比如观鸟、观鱼、观虫。


我的丈夫和妻子视力不好,所以我们从郭瑄瑄小时候就开始进行户外活动,在山里散步,接触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和植物。




杰带郭瑄瑄去看丹顶鹤。


租房宝


轩四五岁的时候说,妈妈,我想看丹顶鹤。我说,为什么?他说我觉得丹顶鹤很美,就带他去了丹顶鹤的故乡扎龙,看了丹顶鹤。真的很漂亮。


我们也经常去动物园。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爬行动物博物馆,他经常在那里呆上两个小时。


上完这些兴趣班,我会问他有什么感受。最终,他淘汰了大部分班级。他坚持钢琴,坚持书画,连观鸟都被他淘汰了。他跟我说,妈妈,我喜欢昆虫,不想去观鸟。


其实如果他喜欢观鸟,我会支持他研究鸟类。所以我和他都在探索,他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这段经历持续了两年左右,我和他都发现,昆虫是他的最爱和执念。再也没有变过,兴趣也越来越浓。


在过去的两年里,郭瑄瑄放学后和周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些兴趣班度过。在幼儿园,我们一般会提前接他去兴趣班。


这些兴趣班的具体费用我记不清楚了。现在,我在这些课程中看不到任何科目。事实上,直到现在,宣萱从来没有参加过某个思想的补习班。


在通过这种“广撒网”的方式帮助宣萱发现了他的兴趣之后,我们该如何引导他的人生呢?



一只虫子掉我身上,我惊叫起来转身却对儿子说,看,它好可爱

其实作为女人,我是有点怕虫子的。现在想可能是小时候吧。我妈看到虫子就表示害怕,然后我就很自然的觉得虫子是个很恐怖的东西。


当郭瑄瑄很小的时候,我觉得他是个男孩,我不能在他面前表现出我害怕昆虫。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大概两岁多,我们一起出去玩。有一种俗称吃货的虫子,现在知道尺蠖掉在我腿上了,就叫了一声。


宣一惊,说她妈怎么了。我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表情,平静地告诉他:“你看,我妈腿上有只虫子。咦,它在爬,好可爱。”


轩的爸爸以前是医生,对虫子的态度比较理性。


雨后路上有很多蚯蚓,很多家长觉得太脏了,不让孩子碰。宣特别想抓蚯蚓,因为他听到蚯蚓会被晒干的故事,他想把它放到土里。爸爸说,那好,去拿吧。没关系。蚯蚓是药材。


因此,郭瑄瑄不会觉得虫子有什么可怕或肮脏的。他觉得抓挠和触摸很舒服。




在野外捕捉昆虫



只有当你害怕的时候,你才能观察昆虫。爸爸带他去抓蚂蚱,他抓了抓在手里。他观察尺蠖走路的方式很特别:先拱后平,再走,再拱再平。他发现有的毛毛虫是这样走的,有的毛毛虫不是,后来才知道是尺蠖这样走的。


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他观察的越来越深入,对昆虫的喜爱和迷恋也越来越强烈。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年时间。


在与郭瑄瑄一起探索昆虫多年后,我现在可以接受肉类昆虫在我手上爬行的行为。现在,我觉得孩子的兴趣爱好真的需要家长去慢慢观察和发现。宣萱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虫子,只说自己喜欢的。我带他去看,去体验,他最后喜欢什么是他自己的选择。


我曾经问过郭瑄瑄为什么他如此喜欢昆虫。他说看到昆虫是发自内心的爱。看着昆虫从一个卵变成肉虫,再经过层层蜕皮,最后羽化,真的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每种昆虫看起来都很相似,但实际上是不同的。太奇妙了,让他特别好奇。


我和孩子的父亲都不是深度的昆虫爱好者。当郭瑄瑄达到一定的探索阶段时,我们的知识不能满足他。我又开始借助外力了。



别的妈妈出门是阳光沙滩比基尼,我是捕虫网放大镜昆虫罐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一直在给他找各种昆虫活动。


我找了很多平台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观察昆虫比较简单,比如象山的夜间观察。连续去了两年,下午5点到,8点左右开始出发,看很多晚上出来的昆虫,有灯光陷阱。


参加这个活动两年了,我觉得我满足不了郭瑄瑄。这个活动很少谈,主要是体验。我找了另一个平台给他报了一个特殊的昆虫班。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发现课程跟不上郭瑄瑄的知识。


我把他的班换了一个地方,可以持续到六年级。目前他已经到了第三阶段,已经有了昆虫解剖学的内容。一周一个半小时不能打,其他课可以不上,昆虫课不能不上。有时候我说我们周末出去玩吧,宣萱说,不行,我们必须去。




山里的夜间探险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们从去年夏天开始在夜间探索山区,每周一座山。轩会告诉我们,妈妈,王家园有很多昆虫,所以我们要去那里。妈妈,如果雾灵山有虫子,我们就跑过去。入住后,晚上带设备找各种bug。


有时我父亲工作很忙,但他也和郭瑄瑄一起来。他白天在酒店工作,我们俩一起上山找虫子。


我曾经开玩笑说,人们出去玩是为了阳光、沙滩和比基尼。出门的时候一箱子东西都是捕虫器,放大镜,各种虫盆,手电筒,各种这样的设备。


宣对昆虫产生兴趣后,他看的书都变成了昆虫题材。无论他去书店还是买书,昆虫书都是首选。




宣看昆虫书。



我们根本不在乎。他会研究自己想看哪些昆虫书,能看什么难度。他自己发现的一些书已经绝版了。原价可能是一两百块,现在涨到一千多块,像中国螳螂的插画,但是他喜欢我就给他买。


我会带他去北京和上海的昆虫博物馆。疫情前一年的暑假,我带他先去长隆,然后去广州看一个昆虫生态展。结果在长隆,他天天问我妈妈什么时候去看虫展。在广州,我们画了三次展览。


现在他出去参加活动,基本上可以当个小老师,甚至可以代替老师回答孩子的问题。有一次我们去上课,是一个农业大学的老师讲的。宣萱回答老师提出的任何问题,他几乎什么都知道。后来他回答问题太多,老师说,小朋友,你是来踢馆的吗?



为了让儿子养昆虫,我租了个月租几千的一居室


我们去野外捕捉昆虫,回来后郭瑄瑄亲自饲养它们。他喜欢做各种昆虫实验。比如把雌虫和雄虫放在一起产卵,把不同的品种放在一起,看能不能育成新品种。夏天我家有十多种能量,数量更多。




宣萱制作的标本



他还把自己养的昆虫做成标本,现在有十几箱了。


最初,我们住在一楼的两居室里,宣萱养了越来越多的虫子,所以放虫子的架子不够了。再加上冬天一层太冷。为了保持温度,我们以前冬天整天开空调,但是没用。许多虫子无法繁殖。


后来在小区租了一套两层一居室。空房间冬天比较大,比较暖和,所以专门请他养放虫子。




家里养的虫子



当然每个月还要多交几千的房租,但我还是觉得很值。现在他从对昆虫的爱好中获得的乐趣和价值远远超过了这些租金。


具体花在昆虫上的费用我还没统计过。除了房租,还要买甲虫果冻、木屑、虫罐、标本针、硫酸纸等材料,还要买很多蟋蟀给螳螂做食物。我会在冬天买一些昆虫,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他经常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虫子,能观察半个小时不动。小时候会画昆虫,创作昆虫科学绘本。


现在,每天晚饭后,只要他写完作业,弹完钢琴,剩下的空闲时间,他基本都在做和昆虫有关的事情,看昆虫书,做标本,观察昆虫。




宣化的昆虫故事



身边很多同事和家长都问过我,郭瑄瑄四年级了,但是他不报补习班。你不担心上初中吗?每天花那么多时间研究bug,不耽误学习吗?


在双减之前,我了解到周围的孩子都在补习班,暑假都上了下学期的课。


其实我没什么压力。因为他喜欢昆虫,看了很多昆虫书籍,很多已经是专业书籍了,我觉得对他的语文学习很有帮助。我的中文还不错,我就放心了。


我是一名大学英语老师。从他四岁开始,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读英语,所以我不担心英语。


我们唯一参加的是数学补习班。目前他的数学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我觉得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他数学可能不好,跟上就好。上学期期末考试他考了89分,没有拿A,但是他也很开心,我们也是。


当时同学的家长在一起聊天,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考了90多分,简直太差了。


我们家对我们的成绩没有任何压力,上初中很自然。我观察到他们班很多同学成绩压力很大。


宣曾经跟我说过,他们发卷子的时候,很多同学看分数就把卷子叠起来,不敢看,怕考不好被骂。一些学生说,郭瑄瑄,请帮我看看分数,但我不敢看。


儿子特别骄傲的说,我妈从来不因为成绩骂我。



在学校写作文,你眼中校园哪里最美?他写道,那只围绕着雪松飞舞的马蜂最美

同学们都知道宣是个昆虫迷,大家都叫他“小法布尔斯”。


他们曾经在语文课上写过“全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很多同学写他,还有一篇写他们班一个女生,一直在学校看书。他在课堂上出来观察虫子。许多学生跟着他观察。最近,宣萱带他们去观察一种背上有许多卵的蜘蛛。学生们非常好奇。


他们学校120周年校庆,老师会写一篇文章——我眼中最美的校园在哪里?他写道,我们学校围着雪松飞的黄蜂是最漂亮的。


同事和其他家长都觉得我心比较大,真的很淡定。


但是这些家长也很有意思。他们常说,你以后不会错的。我理解是指以后会很厉害。他们也羡慕郭瑄瑄有他们真正喜欢的东西,他们很苦恼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喜欢什么。但也许他们现在应该补课了。


他们还羡慕我说郭瑄瑄不沉迷于游戏。


事实上,郭瑄瑄可以在周末玩游戏,但他每次玩半个小时就把游戏放下。他并不迷恋它们。如果我们周六去户外,或者他在看一本昆虫书,那就别想了。要在游戏和昆虫之间做出选择,郭瑄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昆虫。


不沉迷游戏其实是喜欢昆虫的一个结果。




这些虫子是郭瑄瑄的好朋友。


我一开始就强化了在育儿书上看到的东西,让孩子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个东西。他会主动去学习,去研究,他的生活才会真正幸福。父母要做的是发现,而不是塑造。


宣现在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考北大生物系,学昆虫学。我跟他说,那你要好好学习。考上本科只能学动物学,然后考上研究生可以专攻昆虫。我已经打听过了。本科真的没有昆虫学专业。他听了之后,很受鼓舞。


事实上,宣萱告诉我,他未来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会弹钢琴的昆虫学家。有一次他看到自己喜欢的哈佛大学昆虫学教授也喜欢弹钢琴。他相当惊讶,有一种找到榜样的感觉。



写在最后:


我们对孩子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却容易被外界所困,忘记去发现孩子真正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宣妈妈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他就会有上进心,会主动去学习,这样他的人生才会真正的快乐,才会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成功。


我们总结了郭瑄瑄妈妈的几个做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相信孩子有独立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尽量给孩子提供广泛的试错机会。


第二,不要问孩子“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学什么”,多观察,了解孩子自己的特点,关注孩子擅长和喜欢的东西,让孩子过自己的生活。


三、为孩子的兴趣提供资源支持:参加同主题的活动,上相关课程,看相关书籍和纪录片,充分拓宽他对这个兴趣点的知识面,激发孩子深入学习。


第四,在学习时间之外,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时间,而不是填满他们的时间。


第五,和孩子一起这样做。比如郭瑄瑄的妈妈连续多年带着孩子去抓昆虫,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同伴,整个家庭是一个充满温暖和尊重的共同体。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