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李阳被指家暴女儿,最新进展来了(疯狂英语李阳微博)

文件的综合报告

很多网友都记不清,这是李阳第几次被家暴了。

8月29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前妻金(Kim)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指责李阳在离婚再婚后继续家暴并残忍殴打女儿。



截至目前,视频播放量已超过4400万,大量网友严厉谴责李阳。





金在微博中透露,李阳新婚,离婚后有了新的孩子。她表示祝福,但无法接受李阳对自己和金家女儿的野蛮殴打,李阳还威胁孩子们不要通过他的工作人员把家暴的事情告诉外人。另外,Kim说李阳自虐后一点都没变,包括用“中国文化”的借口继续家暴。她希望所有因为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而失去理性的人,放弃盲目崇拜,了解一下中国反家暴的法律。



金和三个孩子

工作人员:事件不影响开课。

女儿家暴事件曝光后,微信上一位名为“李阳全球英语负责人蔻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阳老师9号到12号在山东曲阜上课。四天的课都是李阳老师讲课,收费1980元。”



李阳和三个孩子

李阳微博

记者试图询问李阳目前在哪,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李阳老师全国飞,我们只知道他接下来会在哪里开课。”该工作人员并未关注网上热议的李阳暴女儿事件,并称不影响李阳上课。记者提出了李阳老师不讲课能否退还学费的问题。工作人员说:“我们只会在可以的情况下讲课。为什么我们不能来?如果李阳老师不讲课,我就不让你报名。李阳老师肯定会上课的。”

“除了短课,李阳老师不会一直出现,一般持续四五天,然后其他老师会上课。”对于其他老师是否有相应的能力,该工作人员表示:“其他老师都是学过疯狂英语的学生。我们自己培养,能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水平肯定不会差。”记者询问其他老师是否过了四六级,是否有教师资格证,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答。



李阳和他妻子的旧照片

李律师的陈述



周兆成律师供图

8月31日,李阳通过律师声明否认了“家暴指控”。她认为这件事的起因是“李阳和前妻金女士在教育女儿的方式上的差异”。

根据律师的陈述,2021年7月,李阳通过女儿的老师举报女儿存在逃学、早恋等严重问题,因此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言语争执”,但她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对女儿实施任何暴力行为。在金发布的视频中,出现了女儿耳朵流血的画面。李阳辩称,这是金的“恶意剪辑方法”。

以下为律师声明全文。

首先,作为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律师,我和我的委托人李阳一样,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这个“事件”的起因是“李阳与前妻金女士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存在分歧”,但对李阳“家暴女儿”的指责严重失实。经过舆论的发酵,这起“假家暴事件”已经引起了网民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李阳作为公众人物,“没有处理好家事”。所以,李阳难辞其咎!在此,作为代理律师,我代表委托人李阳正式向公众无条件道歉!

其次,关于“李阳前妻金女士指责李阳暴力女儿”的说法,双方“误解”了女儿的教育方式。经本律师组织律师团队调查核实,此指控不属实。请不要“以假乱真传播假信息”!

2020年1月24日,当事人李阳的两个女儿被母亲金女士送回中国。两年来,这两个女儿与客户,即客户的母亲和姐姐生活在一起。因为当事人李阳离婚,当事人一直对自己的两个女儿深感愧疚。在一起生活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互相照顾的很好。给他们最好的国际学校,让他们学习中文,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客户李阳,下班后也会推掉应酬,陪在女儿身边。可以说,他是有爱心有感情的!

李阳前妻金女士发布的视频有恶意剪辑。事情的起因,2021年7月,李阳通过女儿的老师举报女儿有逃学、早恋等严重问题,于是在教育女儿时发生了“激烈的言语争执”。但是李阳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对女儿实施任何暴力行为,这一点有完整的现场视频和几名目击者可以证实!

再次,由于“假家暴女儿事件”的发酵,当事人李阳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网络暴力”。一些自媒体人无视事实,擅自发表虚假网络文章,对当事人的名誉权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律师将依法维护委托人李阳的合法权益。

10年前,李阳先生与前妻因“文化和性格差异”产生矛盾。李阳承认对前妻金女士有家暴。至今李阳依然每天都在深深的后悔和忏悔!

但“李阳对女儿实施家暴”的指责完全不实。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作为李阳的代理律师,我呼吁网友们充分了解真相,不要被不良媒体污蔑。同时,即日起,本律师将根据委托人的授权,对相关侵权人展开全方位的法律维权,包括刑事自诉、民事诉讼、向相关平台投诉等,依法维护李阳先生的合法权益。





澎湃注释:

不要用“教育方法的不同”来搪塞”[S2/]

在明显的认知错位背后,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之争。有人认为“孝子生来棍棒相加”,父母严厉,甚至采取一定的暴力手段,是爱孩子的表现,是“为孩子好”。还有人认为,对家暴必须零容忍,即使邻居和孩子发生“激烈的言语争吵”(比如痛骂),也要报警。

虽然目前来看,李阳的行为是否达到前妻金某所指控的暴力程度,还需要相关部门通过调查来认定。但通过视频,足以支持公众形成这样的初步印象:李阳在女儿的教育上确实有粗暴的对待。

北京市妇联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地点难以确认,因此很难确定妇联是否应该介入。[/s2/]

“没有处理好家庭事务”“无条件向公众道歉”都带有某种声嘶力竭的表演气息,让人生疑,感觉言不由衷。连续感叹号的表达是“疯狂英语”的特点,这使得李阳夸张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是李阳一贯的教学风格。它有助于学生通过大喊来克服说英语的恐惧,但不适合回应家庭暴力指控。人们需要的是李阳冷静地说出更多事实,反思自己的行为。

如果家暴女儿确实存在,那就不是李阳的“家事”,也不是一句“教育方式不同”就能搪塞过去的,而是一种应该受到惩罚和纠正的违法行为。中国法律反对家庭暴力,态度是一贯的、坚定的。

名人效应、文化冲突、跨国婚姻等因素使得李阳的“家暴之争”更具反思性。围观、提问、澄清真相,有助于公众理解“教育差异”的界限,明确家暴、言语冲突、教育方式的分界线在法律语境中的什么地方。

家暴不是一个家庭的事,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面对多次被家暴的李阳,有关部门不妨主动介入,用真相驱散迷雾,用法律解决纠纷。

(综合特约评论员张峰、牛子新闻、封面新闻、网友评论等。)

本期编辑邹珊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