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服务点的摩托车返乡大军,交警,志愿者都在现场,为大家提供暖心服务。 |
刘小萍的骑手穿着独特。 |
每年春运回家的路上,总有一大群摩托车。来粤打工的四川人刘小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摩托车手”。1月27日上午9点,刘小萍从广东江门出发,骑着摩托车一路经过桂黔,最后到达四川,总行程1550多公里,历时3天。今年的回家之旅对刘小萍来说很特别。他不仅看到了沿途的美景,吃了很多特色美食,也经历了雾、雨、风的磨难,但更多的是一路上感受到的温暖和关怀。他所有的感受汇聚成一个想法——回家过年。
1月29日晚上10点左右,刘小萍回到了四川宜宾的老家。他那被称为“拖拉机”的摩托铁骑,离家很远,响亮的行驶声已经提前问候了家人。回到家的那一刻,所有的疲劳和艰辛都被刘小萍忘记了。我妈给他打了热水,泡了脚,端上热腾腾的饭菜。刘小萍吃了一顿大餐,睡到第二天中午,开始了他的春节假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华
当他回到家时,刘小萍很放松。白天,他骑着车去亲戚家串门,晚上,他骑着摩托车去参加盛大的家庭聚餐。对他来说,回老家骑摩托车的感觉和在外面骑完全不一样。家里温暖的人情味,早已消退了骑车回家的寒意和艰辛。
第一次与摩托车结缘。
刘小萍老家在四川宜宾,父母在广东江门工作。6年前,他也来到江门,在一家工厂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广东的节奏。“在广东生活感觉还不错,天气比老家暖和。”
刘小萍对摩托车情有独钟。早在初一的时候,他就迷上了。记得他用手机和好朋友交换了摩托车的使用权,从此爱上了当“骑士”的感觉。
“我第一次不知道怎么骑,但是骑在上面的感觉太奇妙了,说不出的兴奋。”在第一次与摩托车“亲密接触”后,刘小萍在心里种下了种子。但当时由于学习经费不足,未能如愿拥有一辆摩托车,这一兴趣一度搁浅。但他心里一直没有忘记这一点。“我出来工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攒钱买摩托车。”
工作一年多后,刘小萍得到了他想要的,买了他的第一辆摩托车。他非常爱护这辆车。“现在已经骑了六年多了,没什么毛病。”
在江门工作多年后,刘小萍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加入了老乡创办的摩托车俱乐部。2015年到2016年,他经常参加社团活动,和朋友骑摩托车出去玩。后来,一些俱乐部成员开始玩大排量摩托车,这让刘小萍感到有点兴奋。2018年,他也换了一辆二手大排量摩托车。说起自己心爱的新搭档,刘小萍如数家珍:“车用的是宝马发动机,意大利进口的铝镁合金车架,是国产大排量车不错的车架……”然而令他不满的是,前车主对车做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网上叫“骑友”回家
刘小萍一直梦想着骑自行车回到他在四川的家乡。往年他都是和三四个同学一起骑车回家,现在大家因为工作分散都聚不到一起了。因此,今年春节前夕,“骑士”刘小萍在江门显得有些落寞。
然而,作为一名摩托车爱好者,刘小萍很享受这种外人难以理解的感觉。“我很喜欢骑摩托车,特别喜欢广西、贵州一带的风景。一路骑到一个乡镇或者城市吃一碗粉,然后出发,这种感觉太棒了。”所以今年,刘小萍决定再次骑车回家。
“江门和中山的车友这个月底骑车回四川吗?我想和一两个人一起跑步,路上互相照顾。重点是我不走高速。”1月2日,刘小萍在网上发出号召,希望有同伴一起骑车回家。“这辆车我是二手买的,已经坏了两次了。我想找个伴,万一路上车坏了,你们可以互相帮助。”
原来刘小萍的大排量车已经修了两次了。他担心他的车会在路上“掉链子”。“如果往贵州方向跑,有的地方差不多100公里都没人住。”传票发出后,有人联系过他,但由于大家未能就出发时间达成一致,刘小萍仍不得不独自乘车。
刘小萍并不担心漫长的归途,因为他知道从两广返乡的人很多,一路上肯定会有络绎不绝的摩托车手。今年的回家之旅,刘小萍骑行出桂的时候,一个人在路上骑了很久,确实比往年更孤独。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摩托车“老司机”,刘小萍在今年离职前不敢怠慢。出发前,他给自己的爱车做了一次“全身体检”。他测试了从轮胎和链条到电路和电喷的所有东西。机械师告诉他:“车基本没问题。可以去西藏,只要硬件还不错。”这让刘小萍感到轻松。为了保证安全,他还随身携带了七八斤基本维修工具和三升汽油,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离开之前,刘小萍心中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他打算从肇庆离开广东,经广西、贵州进入四川。他一路走过国道、县道,行程约1550公里。预计需要三天时间。他更注重劳逸结合。途中,他每天早上9点出发,18点停下来休息过夜。本来,刘小萍打算带上帐篷,一路上走到哪里就露营到哪里,但由于行李太多,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此前,刘小萍在春节期间骑过几次车,我对沿途的路况了如指掌。“我最担心贵州的路,怕路面结冰,怕修路。”一旦路滑,他就得减速,时速只能跑到30~40公里。一般他的驾驶速度可以跑到每小时60~70公里。
今年,回家的路特别“温暖”
出发前,刘小萍报名参加了中国石化和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组织的“温暖岗位,爱心家园”公益活动。1月27日出发之际,他在江门免费加满了油,得到了面包、矿泉水、八宝粥的大礼包。“虽然不是很贵的礼物,但当时心里真的很暖。”
出发那天天气很好,刘小萍有点兴奋。虽然这是他第一次独自骑摩托车从广东到四川,但他并不担心。“我是跟着导航走的,反正我是在中国骑的”。
春节旅游高峰也是大量返乡人员骑车回家的时候,他们离开后不久,刘小萍加入了摩托车大军。在广东,他沿途看到了很多爱心驿站。
在肇庆的服务点,刘小萍稍作休息。服务点为他的车提供免费保养,工作人员为他提供热水和姜汤。志愿者们和摩托大军一起,描绘了今年返乡的热闹场景。路边,停着一排排交警战士。随后,刘小萍在社交平台上写道,“肇庆交警战士护送海归回家,很温暖!”
刘小萍最温暖的时刻是在广西贵港。当时,他还没到达服务区,就看到交警同志在向他招手。“我以为是交警查车,就先骑了进去,然后志愿者和交警过来帮忙推车,给我送姜汤,让我有点不好意思。”
在服务区,刘小萍和志愿者聊了40到50分钟。对方送给他象征新年团圆的彩带和贴纸。他还和志愿者们合影留念。“这些贴纸和丝带很有意义。我想把它们都收集起来。”
返程的第一天,刘小萍在广西贵港遇到了他的老乡,他们一起跑了很长一段路。后来因为汽车加油,大家都散在梧州了。这一天,他跑了500多公里。到了18: 30,刘小萍停下来休息,在桂平找了一家旅馆。安顿好行李,他迫不及待地出去吃了两碗螺蛳粉。这里的食物他很熟悉。骑了一天车后,刘小萍感到腰酸背痛。洗完澡后,他匆忙入睡。
第二天一早,刘小萍检查了车辆,然后出发了。他很喜欢广西沿途的风景,尤其是在广西崭新的国道上跑步。“一路看山看水,跑步也不觉得无聊。”
累得只想回家。
回国后的第二天,刘小萍明显感觉舒服多了。那天他还跑了500多公里。1月28日晚,他在贵州马尾短暂休息。“那里的一座山,晚上亮起来,映在水面上,再映到山上。那座山像一座金山,非常漂亮。”
离家越来越近,刘小萍的心情更加激动。原本他打算第三天继续走国道。但起床后发现下雨了,有雾,气温骤降,于是决定临时走高速。
1月29日,刘小萍将随身携带的30多个暖宝宝全部放在身上。“太冷了,风一吹,牙齿和嘴唇都很疼。跑了两三个小时,手都有点麻了。”风从我耳边呼啸而过,眼前的雾挡住了我的视线。刘小萍说,当时能见度只有50米左右,所以他骑得很慢,开了双闪灯,小心跟在前面的车后面,还注意和前面的车保持足够的距离。"不要急刹车,怕打滑."
为了缓解上高速途中的精神疲惫,刘小萍使用了万金油、香油等各种提神的东西,在服务区排队加油时还不忘按摩太阳穴。下午17点多,天已经黑了,距离下一条高速还有10多公里的时候,摩托车油箱的指示灯开始闪烁。“在下高速之前的路上,我的神经更加紧绷。当时是晚上,路上没有灯。”刘小萍戴着头盔,雨水打在挡风玻璃上,所以他根本看不到前面的路。他只好拉起镜头,让风雨“敲打”他的眼睛。幸运的是,刘小萍的车开上了高速公路,成功找到了加油站。
加油后,在刘小萍的家还有50~60公里的国道要赶。为了早点回家,他马不停蹄地出发了。我的家人不知道刘小萍会从聚会回来,但认为他会走国道,直到1月30日中午才会到达。“我的车很响,绰号拖拉机。它开过房子的时候我妈听到了,她就出来开门了。”然后刘小萍的弟弟和表弟也出来了。这时候,他更加激动了。"寒冷、疲劳和艰难都被抛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