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是属于“原生年的人”的。虽然线下团聚少了,但是有仪式感。
央视一年一度的春晚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综艺节目。看春晚也是中国几十年的传统。
2021央视春晚节目茉莉花
牛年央视春晚再次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和多彩的舞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方位的视听盛宴。
成龙、朱一龙、李易峰、张韶涵演唱的《明天会更好》。
虽然很难调整,但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暖活泼。
2021年央视春晚
看,我看到骄傲和自豪来了——这不是春晚,这不是中国文化的凡尔赛大场面吗?!
春晚中隐藏了很多民族文化的元素,我们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低调的展现出来——
春节,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贴“福”字。
福,代表着祝福、幸运和幸福,是春节期间许下的美好愿望。
春晚节目中,福字的出镜率很高。
小品《曲折》
小品《一波三折》中,贾玲那件写满祝福的毛衣成为了今年春晚的一大亮点,甚至吸引了不少观众,纷纷拿起手机一扫祝福。因此,贾玲成了春晚的“人形祈福场”。
不要小看这个福字,它历史悠久,寓意吉祥,是中国书法、篆刻、民俗等艺术的缩影。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上就有了结构各异的福字。
宋代吴所作的《孟良录》中,记载了在春节期间张贴祝福的习俗:
“读书人的家庭,无论大小,都要扫地、除污垢、打扫家庭、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卡、祭祖”。
“贴春卡”就是写在红纸上的祝福。
康熙的《天下第一福》
写祝福已经成为人们祈求祝福的仪式。据说康熙为了表达孝心,减轻孝庄皇后的痛苦,曾经创造了“福寿”的连体福字,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如今,刻有第一个祝福的石碑已成为“中国三大奇迹”文物之一。
王羲之的符子
可以说,福文化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是牛年。牛既是动物又是形容词。
作为亲密的动物战友,意味着开拓,踏实,勤奋。
作为一个形容词,它总是伴随着赞美:赞美某人很牛逼,说“你真牛逼”,拜年,“牛气冲天”。
2021央视春晚中的牛元素
牛年春晚,牛人生活中自然少不了萧的元素。
《牛人崛起》的创作演出请来了刘德华、关晓彤、艺博三位牛人演员。蓬勃发展的歌舞充满了牛能量,给观众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生肖,是一种充满智慧,以十二支与人的出生年份相匹配的十二生肖。
生肖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完整的体系。
关于生肖不仅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古人还认为不同的生肖注定有不同的人生,所以可以用来算命。
关晓彤春晚喇叭设计
一波一牛上演“牛起来”
可以说,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孝文化。
陌生人互问生肖,可以推算年龄,气氛会变得热烈。
今年的春晚,甄子丹和吴京两位硬汉共同上演了武术节目《天地英雄》,顿时点燃了观众的激情。
全世界的人一提到武术,马上就想到我们大中华。
天地英雄
中国武术是中国人的骄傲,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是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
武术,不仅有军事作用,还可以强身健体,它还包含了中国人的哲学精神。
把它拆开,直到你走。中国人认为,武术的最终目的是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所以有“武之道,可达真理,使天下平;入了武学,心安;下武功技巧,防止侵权”。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其侠义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很多侠客的传说都让人向往。
近代、的英雄故事,李小龙的璀璨星光,金龙小说的武侠世界,让所有中国人骄傲,也让中国功夫举世瞩目。
央视春晚戏曲节目《百花齐放》
戏曲文化每年春晚,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就是中国戏曲!
牛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春节百花园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戏曲艺术,京剧艺术家孟广禄和著名豫剧艺术家金不换带来了精湛的表演。
盛世百花
唱、打、丑,中国戏曲自汉代以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融合了舞蹈、音乐、文学、美术、杂技、武术等多种表演形式,多达360多种。
盛世百花
中国戏曲与印度梵天戏剧、希腊悲喜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代戏剧文化,中国戏曲运用的丰富艺术手段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京剧、越剧、评剧、豫剧、黄梅戏……总有一部能触动你的心弦,带你领略中国文化之美。
央视春晚相声《卖萌》
相声艺术春晚最火的节目,除了小品,就是相声。
相声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与时俱进。
今年的相声演员都是新生代。
岳云鹏和孙悦的相声《三十周年之歌》
、孙悦的《三十周年之歌》、和陈的《所以父母》、和叶鹏的《卖》,都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相声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通过讲故事、调侃古今来引人发笑,批判时代弊端。
央视春晚特别节目《国宝回家》
瑰丽国宝牛年春晚,最精彩的特别节目是张国立的《国宝回家》。
与张国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共同宣布:
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天龙山石窟第八窟佛像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也是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
国宝回家了
国宝回归举世瞩目。微笑的佛头像是在感叹盛世,安慰人心。
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瑰丽的国宝,石窟艺术就是其中的代表。
石窟艺术虽然起源于印度,但早在魏晋时期就进入了中国。在汉化的过程中,融合了中国绘画、雕塑的传统美学,体现了艺术、雕塑、建筑等中国艺术的辉煌,是天人合一的杰作。
天龙山石窟第八窟佛头像
位于太原的天龙山石窟,开凿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历时400余年,跨越四个朝代,集中了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
天龙山石窟第八窟佛头像
可惜上世纪20年代,天龙山石窟被盗,大量国宝流失海外。现在国宝回归可谓盛世盛事。
美丽的“朱”
春晚不仅仅是热闹,更是隐藏民族文化的元素,连接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让我们获得满满的文化自信。
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永恒的C位!
图片来自互联网
(注:“半杯咖啡读一本好书”为头条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作品,如有抄袭将被平台自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