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林: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论一个IT男在媒体的转型之路(it媒体人)

2014年,红网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决策层大刀阔斧的向移动互联网推进,成立新媒体中心,成立技术R&D团队,下决心把核心技术和大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有幸成为这个团队的第一人。

国庆前夕,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第一次来到了位于韶山南路258号的红网。我感到不安和担心。毕竟红网是媒体单位,我是纯it直男。但在采访过程中,在与时任红网总经理刘剑剑和总经理助理周洛的交流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技术R&D人员的真诚渴望和实干干事的坚定态度。那句“欢迎广林”成了我在红网故事的开头。

刚来的时候,我背负着领导的信任和期望。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媒体业务,所以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去了解红网的新闻制作流程。因为态度诚恳,总是回答问题,喜欢用通俗的话解读技术,被编辑和老师亲切地称为“小哥哥”。在过去的几年里,脾气和白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那时候的“小哥哥”成了大家口中的“霸道局长”。这期间他收获太多,成长了很多。

单线不成线,孤树不成林。我在红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快速组建研发团队,打造自己的新闻客户端。为了完成使命,我发动了所有人脉,甚至厚着脸皮从老东家挖人。幸运的是,一个由产品经理、前后台R&D人员和UI(界面)设计师组成的七人小团队在短短一个月内就组建完成了。很快,我们需要对接,功能梳理,R&D测试,一切从零开始。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首创了红网会议室封闭式工作模式。办公楼二楼尽头那间50平米的会议室成了我们R&D团队的工作室。无数次的头脑风暴,无数次的推翻和重新优化……小小的会议室见证了红网R&D团队从7个人成长到现在40多人的全过程。

it媒体

还记得新闻客户端上线前100天,我们在会议室的小白板上安排了一个像高考倒计时一样的百日冲刺时间表,让团队可以一天一天甚至一分一秒地推进工作。终于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红网时刻新闻客户端在各大应用平台成功上线,成功的喜悦让我至今难忘。年终总结会上,当我代表我的团队从舒斌董事长手中接过“特别贡献奖”的奖牌时,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大家庭红网的温暖。这种加入新团体后被认可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让我变得更有进取心。

2015年5月12日,红网时刻新闻客户端正式发布,惊艳亮相。是当时湖南唯一完全自主研发,集新闻资讯、公共资讯、官民互动等为一体的新闻客户端。也是国内首个省市县市发布的新闻客户端,开创了国内省市县三级共建平台的媒体融合模式。这个被寄予了红网转型厚望的“种子”产品,在无数关注下,诞生在阳光下,茁壮成长。2016年被中央网信办列为全国重点客户端,位居“新闻网站App传播力排行榜”前列。还被列为湖南省媒体融合发展三大重点工程之一,荣获“2018年湖南省优秀软件产品”称号。

技术推动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7年,我们R&D团队迎来了又一个艰巨的挑战,在一个月内开发上线湖南省委组织部主办的红星云党建平台。这是工作需要,也是政治任务。定方向,定框架,管流程,编代码,我带领团队的朋友一头扎进了党建的世界,努力工作。短短30天,我熬了18个晚上。我还记得,有一天早上七点半,舒东早早来到单位,我们在办公楼一楼的走廊不期而遇。他笑着问我:“这么早来?”我睡眼惺忪地回答:“嘿嘿,昨天来的还没回来。”用同事的话说,我们真的是“吃了苦,受了欺负,受了苦”。最后平台顺利上线,我们再次按时圆满完成任务。

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平台上线之初,党员学习热情高涨,用户数量激增,导致系统并发压力增大。第三天,系统差点崩溃。我们快速充分的分析问题找到原因,服务云端,扩容系统,升级架构,迁移数据,连续工作两天一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用户数量上来了,而且还在飙升。”"服务器处于正常状态。"这是我当时听到的最舒服的话。尽管我很累,我还是把它们背了过去。正常运营后,红星云累计用户230万,2018年学习党员人数超过6亿。同时也为红网后续研发智慧党建云,全面落地办事处、县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更多人知道红网是真正的互联网企业,能够提供技术研发服务,水平也不差。

经过之前的R&D实践,我们逐渐培养了一批产品R&D的核心骨干,我也逐渐转型为一名管理者。让我们努力钻研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不断提高红网的自主研发水平。目标只有一个,推动红网从传统媒体向技术输出型媒体转型。

2018年,县级媒体融合中心建设成为今年媒体融合的关键词。根据集团党委的决策部署,我们从团队中挑选精兵强将,开始自主研发“红网云”技术平台。为了确定需求并找到正确的路径,我们对业务部门进行需求研究。红网自身的业务流程会与个别县市的实际应用场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为了统一思想,推进工作,为内容生产平台赢得发展时间,我主动向领导要决策权,开始“独断专行”。我甚至拍桌子骂别人。很多时候,整个二楼办公区都能听到我的大嗓门。在团队里,无论男女,所有人,甚至是不同部门工作的同事,几乎都被我吼过,“霸道”这个名字就这样产生了。

截至目前,红网云共开发了19个系统模块,为所有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了57项内容制作、全媒体发布、平台运营全流程的优质服务,打造了武冈市、永顺县、望城区不同属地、不同程度、不同整合需求的融媒体中心建设样本。2021年4月15日顺利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组织专家对县域金融平台的专业验收。

时间在流逝,我一直在走。红网R&D团队作为新媒体创新创业团队,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红网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得益于集团党委对我们团队干事创业的全力支持和高度配合,自主研发了时讯、红网云、党建云、新时代文明实践云、网上群众工作云、红网舆情等一系列面向应用的平台产品。已经建立了一个具有红网特色的技术R&D和产品生态系统。因此,红网已成功申请10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湖南省认可的双软企业认证等互联网企业资质和认证,跻身湖南省互联网企业50强、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0强。优异的成绩离不开所有红网人的努力和付出。

从2014年到2021年,一路走来,感谢红网创造的平台和机会。感谢舒斌董事长、孔泽平总工程师、周洛副总编辑等各级领导对我的无限信任、包容和指导。感谢给过我关心、指导和帮助的同事们,也感谢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一起努力的团队兄弟姐妹们。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我。《永远在你身边》,作为一个红网人,我已经开始憧憬未来的20年,我们一起努力!

(作者陈广林是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R&D总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