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周晓禾河南日报通讯员王志鹏李东文
铁翼飞翔,雄鹰怒吼。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西藏军区某陆航旅一级飞行员郭世杰和他的机组再次起航,起飞、盘旋、爬升。橄榄绿的机身在蓝天中格外显眼空。
1980年,郭世杰出生在长葛市的一个农家。“我爷爷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我父亲那一代有6个兄弟,都参军了。”这样的家庭,种下了他的当兵梦。1999年,郭世杰被一所军事飞行学院录取。毕业后分配到新乡某陆军旅。从此,驾驶鹰到空守护祖国蓝天的理想成为现实,“听党指挥”二字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2008年汶川地震,郭世杰飞赴灾区救援,运送物资,运送伤员,空提供物资...他说,“我体会最深的不是我有多努力,而是我的祖国有多伟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的团结,军民的深厚情谊,让“兵”字在他心中更加重要。
这个重量让他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坚持不懈,屡立战功;正是这份重量,让他在40岁时做出了一个决定:支援西藏。
刚到西藏陆地飞行时,一架新型国产运输直升机安装到位。当时,整个行程中飞越新飞机的人很少,而郭世杰在原单位已经积累了1000多个小时的飞行经验。他成了名副其实的“郭一号”“郭总”。
郭世杰深知,首席飞行员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每天除了旁听和授课,他的时间都花在图书馆和机房,研究高原气候对飞机参数的影响,研究复杂地形和气流响应。在他的带领下,一批批年轻的飞行员成长为骨干和尖兵。
从繁华的河岸到落寞的雪域边关,跨越的不仅仅是千山万水,还有身体的不适,亲情的牵挂,战场战术的转换。但面对这些困难,郭世杰只有一句话:“只有大家都稳定了,才能有一个小家庭。只要部队需要我,我就去!”
参军23年,郭世杰安全飞行时间超过4100小时。多次被评为优秀军官,荣获5次嘉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他正在边防的蓝天上书写自己壮丽的飞行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