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3D技术在服装企业的应用实况
参与:冷芸时尚3群群友
时间:2021年7月24日
庄主:白泽-宁波-3群副群主
▼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服装3D技术在行业内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执行3D技术落地,寻求新突破。那3D技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
服装3D技术目前可以做什么
1.新品开发效率提升
庄主:
首先,我们来说说服装3D技术可以做什么。各位芸友有了解吗?或者你们对服装3D技术有什么期待呢?
芸友青睐:
虚拟时装秀给我的感受很强烈。当时整个时装秀都是一个模特完成的,科技感比较足。比起现场的时装秀来说,线上人力物力用的少,但可以达到同样传播性的目的。其短板则是场景不如线下时装秀丰富。
庄主:
在我看来,虚拟场景并不比服装3D建模容易,到现在我MAYA还没学好。我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数据的基本情况介绍。我们公司刚开了年终总结会议,接下来的数据是我在1-6月,我所在的组共收到198个款式的服装3D建模需求,以下数据的基础就是这198个款式。
(图片来源:庄主自制)
这里跟大家明确几个时间点:
下单时间是指我收到设计师或业务设计稿的时间。
收到样板的时间是指我第一次收到样板文件的时间。
提交时间是指最终确认版本上传到云端平台的时间,过程中的调整时间也算在内。
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有近90%的款式,是在收到样板3天内就可以完成的。我这边的情况是,设计师或者业务员有很多时候会一次性发给我好几个样板,少的三五个,多的十几个。7月刷新的记录是我一次性收到21个样板。但我建模总是一个个来的。
芸友青睐:
比之前的模式快了多少天?
庄主:
我以前在打样中心,一个款的样衣制作,快的3天可以完成,正常都要1-2周。因为我们公司的服装大多数都是要裁剪衣片后,送到印花厂印花。这样速度就比较慢了。
2.旧款新用
庄主:
旧款新用指的是建模时样板的复用,不包括设计师那边同一套样板,只是换印绣花或配色方案的款式数量。
(图片来源:庄主自制)
打样:交给版师打版。
改样:款式相近时,我在已有款式的基础上,对样板做以修改。
改样款式的比例大小,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建模的人。以我为例,如果设计师或业务要求我改样,但我如果没有把握保证样板修改后样衣制作的尺寸没有问题,且工艺可正常完成,我是不会答应改样的。
所以如果做改样的是建模师,想要提高改样比例,提高样板复用率,且能保证建模改的样板在后续的实际生产中不出问题,那建模的人制版的水平以及对生产工艺的了解要求都很高。
而在我们公司,做建模的都是小年轻,最多的也只在打样部门工作过一年,只接触过头样打板和样衣生产跟进,没有接手过大货订单的生产项目,能做改样的款式比较少。
所以如果各位有从事服装3D建模的想法,制版和工艺课也不可松懈。学习基本的建模不难,但如果想要有高阶操作,比如虚拟走秀或者想要提高3D样衣与实际生产的无缝联动,就不是只会服装3D建模就可以的。
3.虚拟场景陈列
庄主:
(图片来源:冷芸时尚圈5群群友婉婷)
芸友莉拉:
我感觉很难营造整个动感。
芸友青睐:
看到这个,我认为模特和摄影师要失业了。
庄主:
目前不会,能够做好这些的人还不多。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几个虚拟走秀视频(请点击蓝色链接)。
虚拟走秀视频1
虚拟走秀视频2
芸友Yaqian:
我们公司也买了STYLE3D的账号了,在组织学习阶段。感觉确实是大趋势了,体系内的成衣工厂已经专门招人在做建模了。
庄主:
我在朋友圈看到安踏的供应商都在用了。看到上面的几个视频,大家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太对呢 ?
芸友莉拉:
衣服的走向。
庄主:
是的,服装的摆动很别扭。还有我导出的小视频里,因为是短袖,大家可以看一下定点pose时肘关节的状态也不真实。而且制作耗时。我在导出这个小视频的时候,渲染了1个小时又50分钟,别提上面的两个高端一些的视频了。而且想做这样的走秀视频,视频剪辑也是必要技能。
|二|
3D技术在企业落地遇到的实际问题
庄主:
接下来和大家一起讨论3D技术在服装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你在的公司目前用3D,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呢?
芸友Yaqian:
我们还没开始正式用,只是在申请设备准备培训学习阶段。但是我们版师工艺的疑问之处在于这个软件在样衣开发过程中,到底能节省多少人力,物力?而且我们要拿出多少成本和资源来使3D软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包括现在软件里OBJ模特的尺寸,我听我们版师说调不准,但是人台公司的模特无法共享给我们。这些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这都是我们刚刚开始遇到的问题。
庄主:
是的,凌迪的定制模特都是和定制企业签过协议的。而且每个公司的模特,尺寸都有差异。别家定制的模特,自己不一定能用。而且现在凌迪和Alvanon合作了,人台可以直接买Avanon的。凌迪的帮助中心有Avanon网址。
芸友Yukichan:
我个人想给BJD娃娃制作娃衣,在CLO里试版,想制作一个能在CLO里能切换AI姿势、和娃娃实物尺寸一致的虚拟模特。目前好像除了3D描娃娃实物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芸友莉拉:
我也想给BJD娃娃做衣服,感觉他们的衣服很有挑战性。
庄主:
切换姿势要先做好模特姿势保存。姿势变换的话,虚拟模特要有骨骼,只是OBJ格式不行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公司最初遇到的问题,后来我们公司是做了定制模特。当时凌迪系统里的模特尺寸调整方法单一,但现在已经做了升级,方法都放在帮助中心里,可以学习一下。
芸友青睐:
所以现在运用到3D技术,进入生产中的企业是哪家比较成熟?国外有案例吗?
庄主:
国内企业用的比较多的就是CLO和STYLE3D。进入生产阶段的话,我觉得目前的软件大家都半斤八两,这和用的人有关。
1.服装3D建模操作者的问题
庄主:
我在4月底到5月上旬这段时间,往外投过几份简历,去几家招聘服装3D建模的公司面试过。总的来说,很多招聘服装3D建模的企业比较在意的几个问题都是一致的。例如速度(一天能做多少个数字服装),虚拟样衣的仿真程度以及应聘人的制版经验。也有少数企业对虚拟视频制作有要求。各家对于3D技术的基本诉求都是一致的——减少打样次数与时间。
刚开始的时候,有芸友问我企业对于服装3D建模岗位的要求。其实,以目前的情形来说,用3D的企业时间都不是很长。多数企业对3D技术的诉求就是减少打样时间与次数;高端一点的就是制作走秀视频,这种比较少。
芸友Yaqian:
打样是开发中非常耗时耗力耗钱的过程。我们做一季产品开发,少则四轮打样,多则七八轮。
庄主:
七八轮我见得不多。因为我们公司做外贸的,沟通效率低。我记得有一次,一个童装款是打样大概三轮,到客人下单的时候,距离打头样已经半年了。当时面试赢家的时候,我了解到他们用3D已经两年了,目前也尝试用3D做定制。
芸友青睐:
用3D做定制和做成衣相比,哪个更需要?
庄主:
我觉得两者差异不大,都是用于效果查看和选款。我们公司最初学习3D建模的人一共有7个。其中3个是版师助理,1位资深版师,2位工艺员,还有一位是我当时的主管。就当时的学习情况来看,年轻的版师助理对软件的学习速度很快,但调整样板时,非常容易只顾3D虚拟样衣的呈现效果,忽略制版原理;资深版师调整样板很专业,也很了解工艺,但软件学习速度很慢。工艺员类似。而主管只是想了解这个新技术,便于以后的工作沟通。
这里想请教大家一个题外的问题:如果公司要启动一个新项目,大家对新项目都不了解,要组建项目负责团队的时候,负责人怎么选呢?或者说,负责人应该具有什么品质呢?
芸友Yaqian:
目标明确,知人善任。
庄主:
我觉得这个新项目的负责人,起码是喜欢探索新事物,善于学习的。
拿我们公司举例,凌迪一直在收集各家合作方的使用体验和建议,他们这套软件每个月都会更新,配套的云端平台也会不定期更新,以便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
有一次我们公司3D项目的负责人说3D的云端平台哪里不好用,我跟他说凌迪做了更新了,负责人反问“那他们怎么不说一下?”其实凌迪的软件和平台每次更新,都会提前在他们平台里的帮助中心发通知,告知更新了哪些功能。但当我告诉负责人更新的新功能可以在帮助中心查看的时候,他却连帮助中心在哪里都不知道。这些在我们最初培训的时候凌迪那边的老师不止一次提醒我们。我觉得团队里起码要有一个带头人,关注各方动态,不断有新想法产生,带动整个团队的能力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出了我自己的问题。
芸友青睐:
有些人对电子产品和科技很关注,有些人是动手能力比较强。这工作得找个综合型人才。“指挥官”式的人物,技术不一定最好。
庄主:
我们公司还有个办事处。那边最近新招了一个建模师,是日本留学回来的,设计师的反馈就很不一样。他们觉得新的建模师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对一些软件使用的新方式探索很积极,他们磨合也很快。所以我觉得负责人不需要对技术有多深入的了解,但对这个技术在行业内的新动态要有数,关注这个新技术在行业内的发展。毕竟是整个团队的指挥官,视野宽阔也能让整个团队不落人后。
2.业务组同事对3D虚拟样衣的接受程度以及在实际合作中遇到的“困难”
庄主:
大家所在的公司目前有尝试和业务一起用3D做开发吗?
芸友Yaqian:
我们还没有,现在刚刚开始3D的项目,还在培训阶段。
庄主:
我的体会是在实际合作中,业务组的同事是链接客人、版师、建模者的中间人。所以,与他们的沟通十分重要。
我用一个失败的案例和大家分享。
我有一次接到业务组一位同事的建模需求后,我让他把设计图和样板文件发给我。结果我打开样板文件,对照设计图开始建模的时候,发现不少问题,让我做不下去。
首先是设计图标注信息不明。比如,有一个款式需要在袖子上缝一条织带,但设计图却没有标注织带的宽度。这里涉及到打样和3D建模的差别。实际打样的时候,织带是不需要版师做样板的,但要有定位信息。业务员把织带准备好,样衣工按照定位往上缝就可以了。但建模不一样,织带这样的辅料,也需要做成样板,同时要有定位信息。这样才能保证这些装饰的尺寸和位置正确。结果导致我在建模的时候对织带的尺寸和位置无法确定。
在这组3D样衣发送给客人后,客人向业务组的同事提出了修改意见。主要是一些部位的工艺调整和辅料更换。业务组的同事向我提出做3D修改样时,把客人的意见转述给我,但关于工艺和辅料调整的具体要求没跟我讲明白。在我提出这些问题后,那位业务员再也没有回音了,这次的3D修改样也没有做。至此,本次合作宣告失败。
这里的问题不只是业务的问题,也存在沟通上的问题。版师没有及时和业务员做了解,是因为他们和样衣工在一起。即便样板上信息标注不全,样衣工做到那一步的时候,喊版师过来,口头沟通就能解决问题。但这对我而言,信息标注不全会造成双方频繁修改。在我们公司,目前业务组的同事,能接受3D样衣的不是特别多。主要是觉得即便开始使用3D样衣和客人沟通,但客人选中下订单后,也还要做产前样。既然最终都要做样衣,那用不用3D有什么差别呢?而正在使用3D样衣的业务组同事,一部分是在接到客人的新品开发需求后,不知道这些款式客人会不会下单,担心前期成本投入太多,所以用3D给客人做头样。
芸友amin:
可能3D的视觉效果好一点吧,就像会画图的设计师,往往款式下版单的几率也高一点。
庄主:
是的,做3D的人为了好看,会用一些软件里能用的手段做效果,保证建模效果美观。极少数量的同事用3D样衣拿到了订单,尝到甜头后一直继续坚持用3D技术。也会把曾经已做过样衣的款式做成3D模型,更换不同的面料和印花,给客人提供更多方案。
芸友Yaqian:
不过我觉得这种技术的普遍运用只是时间问题,如果3D效果确实可以和真实的样品差距不大,几次下来大家会接受的。
庄主:
目前行业里使用的不多。但我觉得,不管当下接受度多低,都要坚持推,抓成功的案例好好宣传,才能带动更多的人。
3.如何建立客人对3D技术的信任
庄主: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成功的案例。这个案例是我们公司一个中东客户,在选中一个款式后,想要看看不同花型和领型的效果。与这个客人对接的业务就找我做了3D。
(图片来源:庄主自制)
这张图是这个案例的时间线。
(图片来源:庄主自制)
这三张图就是这个案例的三次修改,主要是领型和面料花型的变化。这个案例里,除了样板的改动,还有面料。因为面料都是坯布印花。如果按照传统打样,成本和效率绝对不能和3D比。
很多客人目前对3D样衣是不排斥的,但也没有多热情,持观望态度。也有一部分客人主动要求用3D样衣。但即使客人能够接受,过程中也存在太多变数,比如我上面提到的与业务员沟通不畅导致的中途放弃。所以,对外要建立客人对3D样衣的信任。
我之前参观过杭州一家企业,他们的做法是,在每次给客人寄样衣时,做好所寄样衣的3D模型,然后通过云端平台,生成查看3D模型的二维码贴在所寄样衣的吊牌上,并在邮件里提醒客人查看。以此来告诉客人,我们有了新的打样方式。同时,也收集客人的意见和建议,做出改进,逐渐吸引客人在前期的开发阶段使用3D样衣。
对外如此,对内,比如在公司推行一个多数人不热衷的新项目,大家都有什么办法吸引他们参与呢?
芸友莉拉:
加薪?
芸友青睐:
假借客户之名。或者考虑成立两个小组,竞争出动力。
芸友Blanche:
加薪不能起到长期激励吧。
庄主:
好办法,有竞争压力就有动力。我说说我们公司的情况。在去年的时候,公司各部门对3D项目的参与度都不高。我们老板直接断了设计部的打样,不允许他们再打样,所有新品开发全部用3D。因为老板的这个命令,我们公司的3D资源库丰富得很快。但是目前的情况是,3D对他们不是必选项,他们还有其他选择。
(图片来源:庄主所在公司的资源累积截图)
这是我们公司近8个月积累下来的资源。
芸友莉拉:
虚拟模特的有点少。我还以为模特也需要多样化。
庄主:
虚拟模特我们公司目前用的都是一样的。一部分原因是公司前期为了减少成本,没有定制更多的模特,具体看需求。如果公司的客人们所用的模特尺寸差别大就需要模特多样化。但如果服务的客人体型没有差异,那模特少一点也够用。
芸友Blanche:
所以3D资源越多的话之后通过3D制作样衣节省的成本就越多是吗?
庄主:
某种程度上是的。
芸友Yukichan:
请问软件里没有的部件是需要自己去建模吗?
庄主:
对,部件需要自己做。但我之前在我们组里用过部件款,后来组长觉得他们每次找部件组装太麻烦,不让我用了。除了对外,对内我们也要提升3D的吸引力,建立公司各部门同事对3D技术的信心。拿我们公司来说,我觉得目前我们公司的3D项目是停滞的。我们公司基本上是设计部自己在玩,业务部门参与的次数不多。而且使用形式单一,只是建模做好模型上传,设计师填色。而公司的大部分客人和重量级客人,都是各业务部门在接触。提升3D吸引力我觉得不难。可以做一些数据统计来和传统打样的数据做对比,比如使用3D技术后,打样费用的降低、打样次数的减少以及速度的提升。但这些3D的优势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要用实际的数据对比去打动他们,实际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芸友Yaqian:
那岂不是还要会一些3D建模的软件,这个据我所知可能对于公司工厂的员工难度会有点高。或许凌迪可以开发些常用组件资源库。有朝一日辅料商要是能提供相应模型就好了。
庄主:
不难,也就是服装建模分部件上传而已,不过要改变模型的形态。凌迪做部件不现实,因为大家主营的服装品类、面向的市场、目标人群的体型特征都不一样。这方面有的凌迪自己会做一些模型上传,合作企业可以免费使用。他们的一些辅料合作商也会做辅料模型上传。
我们前两天刚做了年终总结,主管也统计了打样费用。2021年上半年的打样费比2020年减少68.83%,从12.6万降到3.93万。打样费包括面辅料购买费用、印绣花费用、样板费用、缝工费、邮费。其中,2020年上半年全部是传统打样方式,2021年上半年1-4月全部用3D,5月和6月两者搭配。
芸友amin:
公司对于这个3D投入的产出有预期吗?比如希望投入多长时间后可以促成业务接到多少单,节约多少研发成本。
庄主:
这个我们老板目前没有跟我们提过,但我觉得老板会在我们的软件满一年使用期后做评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我们老板还是非常支持和看好3D技术的。
芸友青睐:
使用3D技术减少了一些制作打样成本,但是随着对这项技术的应用,需要买一些模型,软件和平台的服务费增加。会不会有这种情况?类似线下往线上走,刚开始线上收费低,消费者都到线上来之后,各种运营和广告费用也不低。
庄主:
目前来看,线上的费用主要是软件的购买费用。凌迪的软件是按年费付的,数额多少我不清楚,和开通账号的数量有关。
|三|
3D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有哪些完善的方向
芸友青睐: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变得容易操作,我想未来大众也会用。例如我这两天给微胖的客户做搭配,但我找服装图片都是瘦模特穿的,那么找到服装图片也只能靠经验猜想效果。如果这种技术大众都可以简易操作,那么就可以呈现非标准体型服装的上身效果,对于服装的销售效率会得到提升。
庄主:
可以调整虚拟模特尺寸的,不过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
芸友Yaqian:
希望能有测试服装穿着和运动舒适性这部分功能的安排。
芸友莉拉:
我认为形象穿搭方面可以改进。
庄主:
这个考验建模人的搭配功底。目前来说,凌迪官方上传的辅料都是免费的,大部分廓形资源也是免费的。有一些付费的廓形,但我觉得购买可能性很低。链接打开,全方位转动看一遍,版师打版一样生产,这样抄款不需要买样了。
1.面料仿真
庄主:
刚才也有小伙伴提到面料看着假,我觉得判断面料的真假,主观性很强。3D建模面料的属性是建模师自己调的,所以最终面料的呈现效果主观性很强,这是原因之一。我们公司的建模在做3D服装时,很多时候是没有看到面料和实际样衣的。所以面料物理属性的调整是脱离现实基础的,这是原因二。
芸友青睐:
光怎么控制?例如摄影,服装穿在模特身上或者拍细节图,都是调过光的。
芸友莉拉:
我个人觉得面料仿真想要达到效果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懂一点其他方面的,摄影、光影知识之类的。
庄主:
有专门的光线调整,不过在3D窗口影响不大,渲染时才能看出来光线的明显差异。面料的厚度呈现的仿真度不高。我在面试时,也有已经在用3D软件的企业跟我提过这个问题。对于比较薄的面料,即便修改了软件里的面料厚度,肉眼看到的效果变化不大。我觉得光线对面料的真实性影响不大。面料的真实性,主要还是看一些服装的褶皱效果。
芸友Yaqian:
我记得我毕业同学的论文内容就是CLO软件面料仿真的参数研究。好像现在软件里的面料是可以通过扫描真实面料录进去的。不知道企业里会不会能配备这样的机器,对于一些有自己面料库的企业有的话会方便很多。
庄主:
现在就是扫描的,不过扫描的只是面料的纹理。对此我的建议是企业在应用3D技术时,对于常用面料做好虚拟面料的属性测试,并保存并积累数据。但同样的,这个测试过程也一定有测试者的主观思考。所以建议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测试,尽量降低个人主观性的影响。我觉得如果想做高仿真,这点非常重要。我们公司的建模,有的连面料属性都不动的,系统给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
2.服装穿着舒适性测试
庄主:
下面谈一谈3D软件里服装舒适性测试。大家对于服装穿着舒适型,是怎么理解的呢?
芸友Yukichan:
记得有个应力图的一个按钮,能看到受力情况以及版型是否会太紧?
芸友青睐:
面料的舒适度,以及裁剪和人体工程学的匹配。
庄主:
但是软件里应力图的可参考性有待考证。
芸友Yaqian:
还有一些车缝线位置不恰当对身体的摩擦。
庄主:
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影响因素有很多。今天我在这里提到的穿着舒适性主要指的是样板的合理性及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影响四肢的摆动,带来不便。
刚才有芸友提到,服装3D建模软件里是可以查看虚拟的服装穿在模特身上的应力图的。但我对软件里应力图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存疑。我们知道棉、麻、丝毛等不同的材料,制成面料再制成服装,不同的面料成分,和不同的织造结构,穿在人身上,感受到的压力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紧身裤,牛仔和女生冬天常穿的打底裤,同样是紧身的,但感受到的力是绝对不一样的,但3D无法做这种区分。建模师自己切换面料类型或者调整面料属性时,应力图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准确性也有待考证。
至于运动舒适性,3D虚拟服装在随着模特的动作变化而产生拉扯时,与实际也是不同的。而且3D里的版片拉伸性能绝对过硬,这与实际面料的拉伸性存在差异,所以我个人认为3D建模软件在这方面的数据没有参考价值。
再举个我遇到的实际例子。曾经有一位设计师让我用以前的3D模型(A)改版做一款儿童睡裤。我们知道,一般睡衣都是以宽松舒适为主。但我打开模型A后,发现在臀围处,3D样衣的臀围尺寸和虚拟模特的臀围测量数据只差了4公分左右。这明显不是宽松版型,我就向设计师确认这款睡裤是不是要紧身的。结果设计师回答不是,又找了另外一个男童裤子作为基础样板来改。
从这个例子里也能看出来一些问题。人对于3D样衣,能穿上就行,却不会去考虑服装本身的廓形要求。也是因为建模的人没有做尺寸核对的工作,没有对各种品类的服装尺寸数据的敏感度做积累。
3.虚拟展厅是否可以搭配线下服装实体店,共同为消费者服务
庄主:
这是今天最后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虚拟展厅,让大家了解一下虚拟展厅是什么样子。
虚拟展厅
大家可以点这个链接进去看一下。我在思考的问题是,如果把线下实体店也做成这个链接里的模式,可以可以点开虚拟店里的衣服查看3D模型或者是实物照片。这种方式,接受度能有多高?虚拟购物摸不到是永远的难题。
芸友Blanche:
感觉倒也不用做得这么贴近实体店,毕竟替代不了实体店的功能,还不如做得夸张有趣一点。
芸友莉拉:
体验感也很重要。
庄主:
这种方式的话店长要辛苦一点,只要上新,就要拍摄新的场景,做链接。
芸友Yukichan:
就连国博的古代服饰展的观众互动区都去虚拟服饰换装。
庄主:
如果和电子地图联动,打造类似游戏的虚拟场景如何?消费者坐在家里,打开手机即可实现“云逛街”,提前选中服装,再去店里,这样进店后,目的性更强。或者选中后,直接像餐饮外卖一样,有配送小哥送到家。会有多少人愿意如此逛街?
芸友青睐:
我觉得虚拟技术更大的问题是太标准化,太完美不像真的。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适应,但是模特穿着服装拍摄服装的贴合感,我认为还是比虚拟模特要舒服一点。
庄主:
如果是动态视频或者3D模型的话,这点没有目前办法。不过渲染支持真人渲染配置文件,但渲染的问题就是重新回归平面jpg了。
芸友青睐:
我觉得这个部分优衣库已经做了一半了,还是能接受的。它是网店,然后选好款式,到店自提。类似外卖形式做了一半了。我觉得云逛街跟网店的平面款图有一点功能重复的感觉。
庄主:
那这么看来,我的这个想法的确有没优势了。和网购差别不大,除了有实体店的场景。
芸友Yaqian:
不过我会用这个虚拟店的情况仅仅是在我已经在店里试好了,但是自提有优惠。
芸友青睐:
因为我们去逛店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自己想要的,如果我先看一遍,没有那就不去了。
庄主:
但如果是没有时间逛街的朋友,这个功能也是一个小优势。我觉得还有一个优势是,现在一些店主也在微信积累自己的私域流量了。如果用这个方式,可以在每次季节上新的时候,直接发一个虚拟店链接,不用再新款图片轰炸。不过这样的话,也很有可能有些微信上的网友,根本不想点开链接。
芸友Yukichan:
本质不还是有虚拟场景衬托的3D服装广告吗,只是加入了游戏性?类似H5的那种轻量、只能火一阵的小游戏吗?虚拟场景又不如实体陈列还可以当当自拍背景,如果视觉效果不够炫酷,有新意且无游戏性,作为消费者我不知道有什么打开它的意义。不够精致的建模还不如老实的平拍图,或者不差快递钱,看上的款all in,不喜欢的直接退掉对我而言更直接省时。
庄主总结
一、服装3D技术目前可以做什么
1.新品开发效率提升
198个款式的服装可以在收到样板后的3天内完成虚拟样衣,包括修改时间。
2.虚拟场景陈列
3.虚拟走秀不足之处在于服装与人体摩擦产生的摆动、虚拟模特在走动时的关节变化不真实、制作耗时。
二、3D技术在企业落地遇到的实际问题
1.服装3D建模操作者的问题
年轻的版师助理对软件的学习速度很快,但调整样板时,非常容易只顾3D虚拟样衣的呈现效果,忽略制版原理;资深版师调整样板很专业,也很了解工艺,但软件学习速度很慢。
2.业务组同事对3D虚拟样衣的接受程度以及在实际合作中遇到的“困难”
实际沟通过程中,会受到各方人员的专业背景和沟通习惯,交流困难。
3.如何建立客人对3D技术的信任
对外要建立客人对3D样衣的信任。对内要提升3D的吸引力,建立公司各部门同事对3D技术的信心。
三、3D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有哪些完善的方向
1.面料仿真
脱离现实基础,主观性强。企业需要多方协同,测试虚拟面料属性并积累。
2.服装穿着舒适性测试
3D软件里有应力图,但参考意义不大。
3.虚拟展厅是否可以搭配线下服装实体店,共同为消费者服务?
和网购差别不大。但如果能提前预选款式,对于没有时间逛街和不爱逛街的人群,有一定友好性。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