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一个月,工资两三百,还剩几十块。如果我们不去那里,我们会很尴尬。
老老实实干了一个月,工资从5000元变成了200多元。这到底是什么?
这些工人说,就在上个月,他们中的几个人在一个网站上看到市里的一家物流公司在招聘跟单员。上面给的价格是7500-10000元,每个月每天工作八到十个小时,每个月休息四天,并且在招聘中明确可以拿到5000元作为保障。这使他们非常兴奋,他们在与对方交谈后立即申请了这份工作。
没想到,到了之后,发现自己做的根本不是所谓的跟单员,而是一个苦干的装卸工。但是那时候大家都觉得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能赚钱,那时候都不会太在意,以为只要努力就好。于是在公司的安排下装卸了一个月的矿泉水。4月份的时候接到公司通知,说现在没什么事了,让他们先在家休息。工人们说是的,但这至少持续了一个月。至少先把工资定了吧。但工人打电话询问时,公司一拖再拖。
当工人问他什么时候发工资时,他总是以出勤没有结束为借口。工人说,当时没想到后面的问题,所以当时没急着签合同,也不知道工资怎么算。后来从以前的同事那里拿到一份合同,合同上说工人装卸钱是每吨四元或者每方四元结算。仅仅几天后,他们期待已久的工资就发了。
但是看到金额的时候,整个人都傻眼了。银行转账93.27元,矿泉水装卸整整一个月。最后他们居然交了93元,他们中间工资最高的也只有280元,还不够交电费。工人们怀疑工资计算错误,但公司负责人赵总的声明让他们无法接受。
调查人员问道,面对负责人很是不解,接着说道:
保底5000要签正式合同才能拿,这些工人在这里只是临时工。
这让几个工人很生气,因为他们当时在网站上看到的保底5000没有分临时工和正式工,他们来面试的时候也从来没有人跟他们提过,不然根本不会来找我们面试。正式合同办公室怎么会有临时合同?
然而,不管工人们怎么说,赵总坚持说,保底5000是正式员工,而这些工人只签临时合同。但当他让他拿出合同看一看时,他说合同不在自己手里,他看不懂。他还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招聘信息有漏洞,也可能是和仓库沟通时,工人自己不理解,不过是打了个耳光。
赵总,继续。
我们这方面有问题,要抓紧改正。不是他们自己要求的,他们也有责任。
既然看不到合同,那么双方当初谈的是什么,现在也无法考证,但是合同上也明确写着每吨四块钱,工人递出去两百多块钱,甚至九十多块钱,是怎么算的?
赵总的原话是:
如果四个人给这辆车干活,每个人有一吨钱,那么四个人都有钱,也就是四个人干一吨,四块钱平分给四个人,而不是工人想的一吨每人四块钱。
这一声明使工人们大为震惊。没听说过可以这样平分的。赵总的解释是,如果工人的想法被采纳,他们将不得不超过市场价格。然而,工人们表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种方法。干了一个月,从来没有人给他们解释过。现在他们只觉得被骗了,不想继续在这里工作了。然而,赵总对此无动于衷,双方的谈判自然不欢而散。随后,工人表示已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相关部门也回复将尽快介入调查。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劳动者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也可以责令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