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手工加工外发(电子烟行业至暗时刻:烟弹货源紧张最高溢价近50%)



图片@视觉中国

文心祥,作者路飞,编辑王三田

3月11日,上周五,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起实施。根据规定,禁止销售烟用香精以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气雾剂的电子烟;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应当报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加热卷烟纳入卷烟管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

短短三四天,电子烟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经历着神奇的一幕。

市场:增加库存,提高价格,捆绑销售

辛从多家中介处了解到,新规发布后,市场几乎每天都在变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用户备货的需求。三包一盒的水果味香烟弹基本都是10盒装的。

原价99元的一盒烟,之前在一些代理商手里可以到79元。这个价格在11日(周五)晚上和12日(周六)白天还有。

到12日晚,已经有不少代理商在微信朋友圈和群里公布了恢复原价的消息。14日,日本从周一开始,有代理商发来消息称,会员充值优惠已经停止,已经充好的余额还能享受一些优惠,但辣味的烟弹不能。



有的经销商甚至在朋友圈列出了2年的需求清单,因为烟弹的保质期是2年,最多20盒,最多120盒。

3月14日下午,粤刻经销商又进了一步。购买香烟炸弹,我们需要绑烟草棒,从10盒开始,绑一个岳刻五代烟草棒。但单支烟杆的价格已经从正价的299元/支降到了90元/支。

手工加工外发



有经销商表示,这是为了尽快消化现有库存。生怕新规实施后,烟杆可能需要加装未成年人保护装置,比如儿童锁,现在几乎所有产品都不合格。事实上,在早期,诸如约克、白金、VTV等产品。都生产了功能差不多的产品,但是都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新规实施后,现有库存是否会继续合规销售不得而知。最好的办法是尽快消除库存。



与此同时,香烟价格一直在上涨,周六79元/盒可以拿到的优惠价,周一已经涨到了120元/盒,而经销商表示,他了解到的最高溢价已经达到了139元/盒,未来几天100元、120元的价格还会大量出现。即便如此,需求还是供不应求。

一位在京的约克店主说,这两天除了卖货,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到处找货,郊区一些相对偏僻的店铺和聚集店的生意突然好了起来。“很多都是拿货的同行,基本上都是原价抢的。”昌平一家电子烟收藏店的老板说,这两天同行群里的货越来越多。





除了约克,市场份额相对较高的几个品牌电子烟经销商的情况也是如此。北京多家铂金经销商宣布,从周一开始,停止购买和赠送香烟。同时,目前很多口味的烟都缺货,全国范围内都可能缺货。很多地方的经销商都私下打听过,大家都缺货,已经提交给厂家的补货申请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很多。

3月15日,约克在其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消息,称朋友圈看到的约克“官方涨价”海报为谣言,不存在约克官方统一涨价行为。一些商店可以向约克官员报告价格上涨,商店将在调查后处理。



经销商:未来充满焦虑

“我不是说让大家囤货,确实很多老客户都在问要不要多买。我的建议是:如果不喜欢烟草味,可以准备一些水果味的。”小叶一家电子烟店老板说,从本周开始,大部分经销商不管买多少,可能都不会有什么优惠。

小金在朝阳东部的一个商业区的大型购物中心经营着一家约克专卖店。在过去的两天里,她的情绪起伏不定。除了销量增长带来的兴奋,她偶尔闲下来也会不知不觉地陷入焦虑。

“基本上,我们这里99%的人都是水果口味的。可以预见,以后生意不会好。现在商场租金太贵,可能维持不了多久。”小金说,她的店铺租约将持续到明年7月。“我真的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看看今年的情况吧,说不定今年7月份就提前一年撤店了。”

“我在街上的卷首。我准备清理这批货,开始办‘许可证’然后看政策。”电子烟品牌沈阳店的老板张青(音译)则更为乐观。她说自己代理的电子烟品牌应该是比较好“认证”的,产品尤其是烟油都是自己工厂生产的,技术和资质都很齐全。



“那些小品牌只是死了。”

虽然张青和小金对现状和未来有不同的考虑,但他们也提到,未来单一电子烟品牌的加盟店“恐怕不好做”合格的电子烟销售商可能会接近目前的传统烟草专卖形式,从品牌专营店向集合店转变。

相比商家的喜忧参半,用户的担心占绝大多数。近年来,果味电子烟产品深受年轻人和女性用户的追捧。“我有很多玩票的天性。如果没有水果,都是烟草味的,那我就不玩了。”一位已经刻了五代的女性用户对欣欣这样说。两天来,她在朋友的帮助下囤积了2000多元的商品。



行业:据预测,超过一半的品牌将会消亡。

“手机、无人机、电子烟是深市三大硬件”,约克公关市场负责人曾说过这句话,暗指华为、DJI、约克。

毫不夸张的说,深圳是国内电子烟的主要聚集地,产业链比较完善。早在2019年,全国首个电子烟产业园落户深圳南山区——伯顿科技园。约克总部、R&D实验室和工厂大楼都在这里。

高峰期,这个产业园的电子烟品牌不下40个。

某品牌电子烟的高管陈庆就在这家公司工作。他说,雾化芯+烟油+电池+设计构成了电子烟的整个产业链,非常简单,几乎没有所谓的“核心技术”。

陶瓷加热雾化技术研发的供应链顶端更小,烟油和香精技术在伯顿手里,亿纬锂能供应电子雾化器的电池。

“这样看来,说电子烟是一个组装包装的工作也不为过。”陈庆说,这个行业的特点导致了它的迅速复制和消亡。仅2020年,就有超过100个电子烟品牌退出市场,近两年电子烟行业也没有发生重大融资事件。

2021年有一个小高峰,大部分是对老字号的祝福。新品牌基本失去了崛起的机会,偶尔能拿到天使轮融资的基本没有后续。张庆的品牌是这些罕见的小品牌之一。

张庆说,这两天公司也在谈论未来。如果说之前是对未来的迷茫,那么现在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它正在失去信心。

“我们这个品牌偶尔能冲进市场榜单前20,基本是行业垫底。现在市面上只有不到30个名字。知名的十几个,熟悉的不超过五个。”陈庆预测,下半年电子烟行业将基本完成洗牌,大致分为三大阵营,头部3-5家公司占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腰10家公司分享剩余的20%,其余将逐步进入淘汰期。

资本:产业链评级严重分两级。

早在2021年3月22日,工信部就在网站上公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当时电子烟概念股集体暴跌。在美国上市的母公司吴昕科技开盘后,迅速跌破12美元的发行价,最终暴跌47.84%。较小者盘中暴跌27%,中国波顿下跌21%,亿纬锂跌17%。

有投资者表示,目前来看,监管新政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由于产业链的特殊性,这种影响也要分长期和短期来看。

上周五《电子烟管理办法》公布后,雾芯科技11日收于每股1.49美元,跌幅超过36%。周一,较小的国际下跌超过21%,而中国波顿下跌超过10%。



“小一点的,伯顿和亿纬锂能都是短期效应,他们的电子烟相关业务只占他们总业务的一部分。”该投资方表示,伯顿的主营业务是香精香料,也是为中国烟草提供烟用香精的两大企业之一,另一家是华宝国际。Smaller在医用雾化领域也颇有建树,海外市场也是其重要客户。亿纬锂能的电子烟只是其消费电池业务中的中小型锂电子电池,以及汽车电池等动力电池极板。

周一,CICC、中信、华泰、国海和许多其他机构对较小的国际和亿纬锂能采取了更积极的态度,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但是,对于约克母公司的光纤陀螺核心技术的评价是谨慎的。

中信证券表示,新政推动了政策走向垄断管理的可能性,但并不代表未来一定会走向垄断管理。极端情况下,斯莫尔2021年净利润预计减少20%-25%,增长中枢从40%降低到30%左右。但后续操作的确定性会明显提高,建议大幅回撤后积极配置。雾芯科技有很大的运营不确定性,等待后续监管细则。维持较小国际“买入”评级,下调福格核心科技“持有”评级。

新规的短期波动将是行业在调整期必须经历的阵痛。可以预见,对于电子烟厂商来说,产品转型可能不是特别难,最难的是新规实施后,如何重新认识需求,划分市场。对经销商来说,我敢肯定。线下店,尤其是品牌店的生意注定不好,但年纪大的进入者还是会坚定的往前走一步。毕竟这片森林不容易放弃。消费者静观其变就好。没必要跟风。戒烟就更好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