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财经集团出品
作者周舟
Head | Puma Twitter账户
看到耐克和阿迪在NFT世界打的风生水起,彪马终于坐不住了。
近日,国际第三大运动品牌、德国上市公司彪马(Puma)在推特上从Puma更名为PUMA.eth。这个“新名字”本身就是一个NFT。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彪马品牌的升级,意味着彪马将继续探索NFT世界。
据虎嗅观察,目前全球各大运动品牌都已经拥抱NFT。耐克,阿迪,安德玛,亚瑟,新百伦...就连中国的安踏、李宁这些我们常见的运动品牌,也或多或少开始了NFT布局。
NFT(不可替代的“货币”)是一种数字资产,通常以图片、音频或视频的形式显示,记录在区块链的数字账本中。在未来人类构建的虚拟世界里,一草一木都是NFT。目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加入到各种NFT的设计中来。通过建立虚拟博物馆,NFT交易平台实现了每个收藏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人博物馆”。优秀的NFT设计作品,通过市场经济的竞争,在网络效应和金钱增值的加持下,像米老鼠、钢铁侠、哆啦a梦一样形成IP,打造强大的IP经济。
国际体育品牌与NFT的结合,是其创造的一种IP经济。以冰敦敦NFT为例。当冰盾盾成为知名IP形象后,不仅可以成为服装品牌的代言,还可以被拍成动画电影,甚至可以基于多个IP打造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为设计团队乃至整个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收益。当然,正如NFT是国外发展了几百年的知识产权经济体之一,知识产权只是NFT的应用形式之一。
在每一个市场,总有激进的企业和保守的企业,但在国际运动品牌圈,大家似乎都达成了共识:NFT,我们要去争取。
彪马:耐克阿迪已经苦了很久了。
彪马作为国际第三大运动品牌,一直希望能和耐克阿迪平起平坐,可惜各项数据都弱于他们。
——营收方面,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最新可比数据),耐克营收122亿美元,阿迪达斯营收65亿美元,彪马营收只有21亿美元。
——净利润方面,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最新可比数据),耐克净利润约15亿美元,阿迪达斯约5亿美元,彪马约2亿美元。
——市值方面,截至2月25日,耐克2195亿美元,阿迪达斯450亿美元,彪马136亿美元。
由此可见,彪马虽然被称为国际运动品牌的第三名,但和前两者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当然,相比亚瑟、安德玛等国际知名品牌,彪马更胜一筹。
但作为“中流砥柱”的彪马,发现最近在营销打法上有点“无力”。无论是性能和市值都领先它的耐克阿迪,还是不如它的安德玛和亚瑟,都已经在NFT赛场上抢了一杯羹,而且还是原地踏步。
尤其是耐克,这个行业的领头羊,有很多钱,它在NFT的投资也相当豪迈。
2021年12月,耐克收购了虚拟鞋业公司RTFKT。根据《纽约时报》的分析,耐克为此花费了2亿美元。RTFKT是一家专业生产NFT运动鞋的公司。2021年初,它在短短7分钟内售出600多双NFT运动鞋,收入超过300万美元。
RTFKT NFT运动鞋
目前RTFKT的一双NFT运动鞋价格约10以太坊(17万人民币),是高端耐克鞋的百倍。
耐克在NFT领域的布局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投资收购专业的NFT鞋企,还与专业的区块链公司合作。并储备NFT专业人才,积极收集各类相关商标。
耐克NFT全布局(虎嗅图)
耐克也是大运动品牌中技术眼光最前沿的公司。早在2019年,耐克就被曝申请了一项名为“Cryptokicks”的专利,当时NFT还是一种无人问津的技术形态。国际品牌非常重视鞋子的真实性和唯一性,耐克申请的专利用于溯源和防伪。当您作为客户购买一双耐克运动鞋时,您还将获得由运动鞋生成的独特NFT。因为NFT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在区块链的数字账本上创建的,所以运动鞋的真实性可以得到保证。
两者都是德国运动品牌,彪马的“老对手”阿迪达斯也不甘落后。
去年12月中旬,阿迪达斯推出了3万件“走进元宇宙”系列的NFT作品,每件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在短时间内被热情的消费者一扫而空空,第一次尝试就赚了近2400万美元。阿迪达斯去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仅为5亿美元。
阿迪达斯也是NFT场上“爱交朋友”的运动品牌。它不仅入驻了沙盒(基于区块链的虚拟游戏世界),还与比特币基地(加密货币交易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还与三家合作伙伴合作:无聊猿游艇NFT俱乐部;流氓NFT;;AR G-Money达成了合作关系。
耐克的老板投资巨大,他的二儿子阿迪结交了广泛的朋友。即使是“不三不四”的亚瑟,也是第一个发布NFT运动鞋的公司。2021年7月中旬,亚瑟在OpenSea推出9款NFT运动鞋。
虎嗅观察到,虽然亚瑟的NFT鞋比耐克低很多,很多都是0.2以太坊(3386元),但还是比普通亚瑟的实体鞋贵很多。
亚瑟·NFT运动鞋
其他品牌也走出了自己独特的NFT发展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彪马也开始寻求改变。
改名,在年轻人的聚集地“扎根”。
为了区别于其他国际运动品牌,彪马首先想到的是在自己的品牌Logo上做文章。
无论耐克、阿迪、安德玛、亚瑟,他们的logo都是符号。虽然比简单好,但是没有具体意义。彪马不一样。它的logo本身就是一只猎豹,代表着更快的速度。
彪马在更名之前,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猎豹等一些猫科动物的NFT,形成“博物馆”的形式供人浏览,令人印象深刻。包括:阴沟猫#1110、懒狮NFT、酷猫NFT和库德尔考拉NFT等。
目前,无论是国外的NFT平台,还是国内蚂蚁、腾讯推出的数字收藏平台,都流行将大家或公司收藏的NFT整合成一个“博物馆”。大量的Web3用户喜欢看别人的收藏,通过认可别人的收藏来认可品牌。
以作者为例。蚂蚁集团推出的NFT平台鲸探虽然只有两个NFT(数字收藏),但已经有近20个粉丝了。据观察,许多NFT爱好者购买了数十台,并专门设计了自己的“NFT博物馆”,向大家展示他们的数码收藏。
国内数字收藏平台
NFT平台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社交场所,这也是耐克、阿迪和彪马不愿错过这个新机会的原因。只要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运动品牌都不会放过。
通过收集NFT的猫,彪马在推特上吸引了NFT和Web3的粉丝。目前Puma在Twitter上拥有180万粉丝,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通过猫的NFT精选,进一步加深用户对品牌的认知。
彪马的NFT游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名”,将之前的彪马改为“彪马”。ETH”。
通过更改姓名并在Twitter上介绍来宣布自己对加密和Web3世界的态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此前,红杉资本在Twitter上改变了愿景,从帮助爱冒险的人创造伟大的公司,变成了:“从想法到落地,我们帮助爱冒险的人创造伟大的道。”但彪马通过购买ETH域名的NFT更名,在国际运动品牌公司中尚属首次。
其他拥有ETH域名的公司还包括百威啤酒,它以30ETH的价格收购了Beer.eth。值得一提的是,彪马在全球排名第13。eth排名,列出了最受欢迎的Twitter账户。以粉丝数量命名。
无论是彪马、百威还是红杉资本,改名的目的最终都指向了自己的目标客户。红杉资本目前在加密领域投入了25%的资金,认为服务对象可能会从创业公司变成道。彪马和百威啤酒服务于个人。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聚集在NFT和Web3领域,因此他们也在积极部署这一领域。
Opensea用户
据DuneAnalytics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24日,仅Opnesea上的NFT用户数量就已超过134万。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用户数量还在快速增长。据悉,蚂蚁集团推出的NFT数字采集平台用户数也已突破500万。据虎嗅观察,腾讯推出的NFT平台用户数量也相当可观。根据其平台公布的数据,每部NFT系列作品都能吸引超过10万人争夺。
大量的新兴用户买单,也让运动品牌巨头在NFT领域不断融资。
如今,Puma不仅在LinkedIn上发布帖子,还招募对、、道有深入了解的“文化创新经理”。它还赞助一些体育明星,他们有许多粉丝,并参与区块链,如拉梅洛球,斯蒂芬·库里,迈克尔乔丹等。
蓄谋已久的“文化战争”
一位业内人士曾对虎嗅表示:目前,中国大大小小的NFT数字收藏平台超过100家。仅笔者就接触了30多个NFT平台,NFT系列更是数不胜数。但是,最后能留下来的不到1%。
这很像2010年互联网时代的“千团大战”。当时团购企业有5000多家,2014年只有100多家,现在只剩下美团等少数企业。
目前一些最著名的NFT,比如Cryptopunks,BAYC,都有自己的文化属性。Cryptopunks参考了安德鲁沃霍尔背后的艺术思维,也通过不同的肤色和头像反映了世界各地的各种种族。无聊猿背后的团队也是如此,它的创作者是一个中国女孩,背后的团队来自不同的肤色,每一只猿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审美。
在给用户带来身份符号的背后,是艺术家通过NFT将现代科技和现代人文精神融合展示。这也是阿迪达斯选择与Boring Ape Club以及Puma和CatBlox合作的原因之一。它向用户传达了一种共鸣的文化和价值观。
目前国内只有冰墩墩NFT,在国际上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这还是冬奥会和熊猫形象加持的原因。我们仍然缺乏一个完全市场经济的NFT。
NFT早在三年前就在国外出生并成长,它真正引入中国实际上是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大多数NFT公司只成立了半年,许多外国NFT项目,如RTFKT和Boring Ape,都是在一两年前成立的。现在它们的估值已经达到数亿美元,NFT交易平台Opensea的估值甚至达到了15亿美元。这些公司业务多样,让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有了更多的玩法。
目前国内体育品牌巨头的NFT (Digital Collection)游戏仅限于以粗糙图像的形式发布数字藏品,受限于我国数字藏品发展时间尚短,群众基础不够广泛。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和初创企业的涌入,也许一两年后,中国会出现一批估值过亿的NFT项目和平台。
安踏和李宁都不缺“钱”。他们只是缺少一个能体现时代价值,能引起人们普遍共鸣的IP作品,以及背后健康的区块链生态。
正在改变和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嗅这个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