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群名称大全温馨的2021(疫情之下,我来守护你)

家人群名称大全温馨的

央视网消息:为了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各地医务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20日下午,在江西南昌,医护人员对一名感染新冠肺炎奥米克隆变异菌株的孕妇进行紧急救治。在医院采访的前台记者见证了医护人员争分夺秒迎接新生命的24分46秒。



3月20日下午1点左右,江西南昌高新区,一名感染新冠肺炎奥米克隆变异体的孕妇需要紧急救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动应急预案,产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迅速集结。下午2点01分,孕妇被迅速安置在隔离病房接受检查。2点45分,医护人员安排剖腹产。

3点25分14秒,孕妇正式进入负压手术室。手术很顺利,新生儿是个男孩,7.9斤。但孩子被取出后发生窒息,医护人员立即对孩子进行了心肺复苏急救。3点50分,手术室里终于传来了孩子的哭声。这是江西省首例针对新冠肺炎奥米克隆变异体感染者成功实施的剖腹产手术。



江西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中心首席专家向田心:宝宝一出生,我们就给他做口咽拭子,派专人进行特殊护理。现在宝宝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规定,这种情况下,婴儿出生后需要与母亲隔离,建议新生儿隔离观察10-14天。目前母子平安。

疫情下,围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一群人的默默守护。

吉林长春:社区“摆渡人”忙着给居民跑腿、采购

吉林省长春湖苑小区有很多没有电梯的老式建筑。为了保证管控小区的生活用品供应,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为居民跑腿采购商品。不管天气如何,他们在社区被亲切地称为“摆渡人”。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湖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琦:每天都有上百件物品发放给他们,从一瓶酱油、一袋糖到几十斤大米、面粉。

接下来的采购工作交给了社区书记王琦和志愿者宁强。一上车,宁强就睡着了。

王琦:宁哥,我们到了。

志愿者宁强:我们到了。

记者:你刚才睡得很香。

志愿者宁强:睡觉,真香。三天,三天三夜。

记者:你晚上做什么?

志愿者宁强:锁死看大门,不敢睡觉。如果你睡着了,你不知道谁在外面,谁在里面。



他们去了附近的超市,按照最新的订单开始采购,订单上详细记录了居民的需求。不到一个小时,购买成功完成。回来的路上,王琦的电话一直在响,又有新的任务在等着他们。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湖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琦:挺有成就感的,因为微信群里的居民为我们所有的社区工作者和一线人员加油。

福建厦门:一心抗击疫情的台胞志愿者坚守疫情一线

在福建,这场疫情也牵动了台湾同胞的心。这两天,厦门湖里区台湾同胞志愿服务联盟的18名台湾同胞志愿者参与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在湖里区兴华社区的核酸采样点,一些老人因为打不开手机,非常着急。台胞苏飞军夫妇主动帮老人解锁手机,并提醒他打开健康码。



台湾志愿服务联盟队长苏飞军:我们一直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我们只是在做维持秩序的简单工作。与医务人员相比,我们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

台胞志愿者张能智:我们早就打完第三剂(疫苗)了,在这里的生活很安心。作为中国的一员,我们只是尽力做出我们的贡献。

上海:隔离控制48小时以上,专家建议调整心态

为应对疫情,上海将继续扩大筛查覆盖面,部分市民将被控制在社区内超过48小时,难免引发焦虑。专家建议,处于隔离控制状态的市民,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面对。同时,通过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疫情,减少虚假信息的获取,保持适当的运动,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乔颖:这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新陈代谢,还可以让我们的心理保持在和平时差不多的水平。

此外,被孤立在家的人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冥想、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应对情绪变化。,或寻求上海24小时心理热线962525的帮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乔颖:在云端与亲朋好友倾诉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方法。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