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标准图 尺子(农业时代的模糊量词 指 拃 步 庹)

农业和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模糊和精确的差距。其实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虽然生活在信息时代,思维还停留在农业时代。比如生活中,对于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空,喜欢用“那不一定”“那不一定”之类的模糊语言,只是不具备工业和信息社会工业化所要求的精确特征。

举个小例子。北京到广州的距离,你说的3000公里,或者说5000里,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并不是很大。如果在一条河上建桥,还用“一里多”之类的模糊字眼,而不是精确到今天的毫米,那桥会是什么样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四五十年前制造的机器零件,一两毫米的误差可能影响不大。然而,对于今天的许多精密仪器来说,0.1毫米的误差可能是致命的。

秦统一度量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统治和收税。因此,统一度量衡的适用范围基本上限于政府。民间的人,因为话少,日常活动,也不需要那么准确。所以通常使用的度量衡单位还是比较模糊的,和政府使用的统一准确的有所区别。这个模糊量词一直用到三四十年前,现在很多老人还喜欢用。但是,年轻人可能听不太清,用不太好。

1.长度单位。

秦统一以后,长度的单位,寸、尺、尺,等等这些相对精确的单位,只能被人们在建房、做家具,或者做衣服的时候使用。日常生活中用的基本都是不太准确的模糊量词。比如指、步、握等等,都属于模糊量词的长度单位。

是指。

指一个人手指的宽度,小于英寸,但大于今天的厘米。

小时候公社粮食站去农户家收猪,会用手指扣住猪的背,判断猪膘的肥瘦,决定收猪的价格。脂肪越厚,价格越高。最高级是五指脂肪,也就是猪肉脂肪的厚度,有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宽。在瘦肉精被广泛用于养猪的今天,只有一些喜欢用猪油做菜的南方人才会买这么肥厚的猪肉。另外,大家尤其是大城市的人,看到五指粗的肥猪肉,未必会傻眼。

对于农业时代的生产来说,雨水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恐怕排在所有要素之首。特别是播种前,我们需要上帝的眷顾,不要太多中雨或小雨。农民不会像今天的天气预报那样精确到有多少毫米的降雨量。常用的是降水能湿润多厚的土层。计量单位通常用“指”来表示。比如一指,二指,三指,一般属于小雨,不能播。只有当土层浸泡到20厘米左右,达到一个铁锹的深度,才算下过一次彻底的雨,可以翻耕播种了。一个手指能相当于多少厘米因人而异,手指小,不到一厘米;手指宽,一厘米多一点。

是的。

“E”是指一个人的拇指和中指的长度。脚的长度大于五个手指但小于一英尺。今天一个正常人的咬合力大概是十五到二十厘米。当手边没有尺子时,大多数人通常会用这种方法测量长度或高度。在农村做鞋之前,需要用纸做一个鞋底模具,这个模具叫鞋样。对样品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一般用“”来衡量,大概是几个手指,或者稍大一点。

腿的长度也会因人而异。不仅取决于一个人手指的长度,还取决于手指伸展的程度。身高对腿的长度起决定性作用。一个身高1.5米的人,一寸只有15厘米左右;而一个身高1.9米的人,一尺,可能有30厘米甚至更长。这充分反映了这个测量的不准确。

一步。

即一个人正常走路的步数大于脚但小于今天的米,甚至小于脚。一般在测量一个村庄的一块田地的长度和宽度时,而且不需要特别精确,就会使用这种方法。队里生产的时候,不同田地收割剩余的作物茬时,队里会计总是一步一步地丈量长度。当然,部队队列中的步数是有比较精确的规定的,每一步是75cm。每一个人,要把步伐控制在75cm都不容易。但是一旦进入队列,大家聚在一起,步数的长短就变得很准确,尤其是阅兵的时候。这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嘿。

这个字的读音是——拓,指的是一个人伸出手臂的长度,也就是今天的手臂伸出的长度。一尺的长度基本等于一个人的身高,介于脚与脚之间,大于今天的“米”。其实台阶比台阶大,但一般要求的长度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离地面一定高度上。在不方便使用台阶的地方,房子、墙壁或木头的长度可能是主要因素。

因为人高瘦,所以这些模糊量词所表达的长度或身高会有所不同,有时差别很大。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些模糊量词基本上都有明确的指向——我,也就是说话人,所以不会造成很大的歧义或误解。

同时,模糊量词表达的内容往往是不需要那么精确的东西。比如今天下雨,普通人问下多少雨,不需要知道今天到底有多少毫米的降水量。人们通常会问一些问题,只是为了了解土壤湿度或旅行对道路的影响。所以提问者得到的答案都是模糊的,不准确的。这时有人回答“两指雨”,或“一吹”,或“雨过天晴”。这样提问者基本上就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

同样的模糊量词在使用中往往是不同的。比如多用于高度和深度,一般不用于长度;" " "既可用于高度,也可用于深度和长度。步,支撑,多用于长度。在高度和深度上超过“0”,一般以腿的高度为单位:膝高、半高、一高、一室高、一树高等等。长度方面,你会用“步”、“步”、“步”、“张”等等。如果长一点,一般是一段地或者几段地。没有人能说清楚一段土地到底有多长,甚至是70-80米或者100多米。如果篇幅较长,就用“里”来表示。

但是,在那个时候,说从某地到某地有多少英里,一般都不是特别准确。比如五里、七里、九里,这样的距离一般很难听到。更多的人更容易接受一、二、三、四、六、八、十的距离。如果超过20英里,那就更模糊了,也就是一般用20多、30多、40多等模糊而近似的方式来表达。如果你听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98英里,显然,说话的人是一个没有生活经验的人。

一厘米标准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