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丹东、王一天/法治日报
前不久,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分局刑警大队反诈骗中队在“破卡”行动中发现,辖区某高校有人以兼职为由从事网络刷单诈骗,初步查明涉案金额30余万元。
令人惊讶的是,6名嫌疑人都是大学生,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走进公安机关,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涉嫌犯罪。其中,犯罪嫌疑人万某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刷单,后来周某、付某相继加入兼职刷单队伍。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了解到,目前不少网络犯罪都披上了兼职的“外衣”,引诱急于赚钱的专科生参与其中。这些做兼职的大学生不小心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后悔都来不及了。
做兼职是违法的,但是不小心被抓进了监狱。
近日,福建省南安市公安局反诈骗专业队接到群众曾某报警称,自己被骗子以网购商品有质量问题需要办理退款为由骗走2万余元。当曾将钱打入对方指定账户时,并未收到任何退款。曾惊讶自己被骗,报警。
经查,曾某的钱已转入泉州某高校学生蔡某的银行卡内。民警立即找到蔡某配合调查。蔡某交代,今年8月,其同学通过网络平台向学校发布兼职招聘信息,称“只要有手机,350元就可以搞定,没有风险”。蔡某了解后得知,兼职内容是提供支付宝和网银,下载指定App,与商家合作购买虚拟货币。在金钱的诱惑下,蔡选择了这份兼职。
蔡的最后一个家庭,吴某,也是一名大学生。他偶然得知出售银行账户可以获利。经过一番手术,他失去了控制。他不满足于独自一人。而是打起了自己当老板的主意。于是他经常在学校的QQ群里发布招聘广告,抓住大学生急于赚钱的心理,招了蔡等7名大学生。
9月14日,警方在全州成功抓获吴某。直到被捕,吴某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直到警察解释后,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巧合的是,广东珠海的小任和小源都是今年大学毕业。一次聚餐,他们兄弟介绍了一份兼职,说有个朋友在外企金融公司工作,需要帮忙转账。具体内容是对方把钱转到他们的银行卡上,然后他们再转到指定的账户上,每转10万元获得1000元提成。
任、欣然同意,并进行办卡、绑卡、提供卡号等操作。后来哥哥把他们拉进了工作群,群里就有了哥哥招进来的小杨。两天后,他们各自达成了10万元的转账金额,并按约定拿到了1000元的提成。其间,他们几次询问我弟弟这样做是否合法,他都没有正面回答。但因为钱来的太容易,他们也没有深究,继续帮忙转账。目前,两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为了赚快钱而放松警惕,既违法又受害。
记者采访了多名曾参与网络刷单的大学生,发现这些大学生不仅实施了网络刷单的违法行为,后来还被骗成了受害者。
来自湖北的小张是一名大二学生。他告诉记者,去年疫情期间,他在家里偶然看到了一个带网上计费的招聘广告。他用自己的支付宝支付对方二维码,然后连本带利返还,收取100元105元。
“我一开始是半信半疑的,但是对方上传了公司营业执照的照片。我当场试了一下,付了100元,一分钟后还了我105元。”小张说,看到钱这么好赚,他放下了警惕。
之后对方用返利24元诱导小张扫码转账480元。转账后,对方说这个“任务”需要转6次才能拿到返利,但小张无奈,转了5次,共计2880元。然后,对方以需要完成配套任务为由,要求小张扫码支付1800元。直到对方说需要再转9800元,小张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当小张报警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受害者,还参与了网络刷单或违法活动。民警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
其实有些大学生一开始并不是完全不警惕,而是经常被快速赚钱所吸引和迷惑。来自浙江的大学生小李告诉记者,起初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刷单转账轻松赚钱。做新手任务时,对方让小李下单一件商品支付100元,系统很快退回120元。因为用手指头就能赚到20块钱,小李感动了。
同理,第二笔账单支付后,对方要求6倍返还本金才能拿到佣金。当小李借钱支付6次3000元时,系统以“操作超时,任务取消”为由,打断了李同学的“美梦”。
小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赶到派出所报警。在民警的教育下,他意识到网上刷单是违法的。
迫切需要提高法律意识,抵制非法兼职的诱惑。
近日,记者以大学生的身份加入了一个名为“赚点小钱”的QQ群,一探究竟。记者入群后发现,该群处于全体员工沉默的状态,只有群主发来各个店铺的账单要求。
随后,一个昵称为“刷助手——小刘”的群友给记者发来了临时对话。询问目的后,他发给记者一份入境登记表,要求提供个人姓名、职业、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支付宝账号等个人信息。接着,对方给了记者一个“试水”的新手任务,并告诉了记者整个操作过程。
记者什么也没做,不一会儿,“小刘”就开始了“任务”,要求记者交100元押金,完成5个新手任务。每单可以赚20元佣金,本金连同定金和佣金一起返还。记者问“小刘”不还钱怎么办?对方立即拉黑了记者,并踢出了刷机QQ群。
据了解,这些所谓的网上兼职隐蔽性很强,乍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导致很多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深陷其中,触犯法律而不自知,有的被骗,有的甚至牵扯到同学朋友,害人害己。
对此,贵州新锐律师事务所律师吴认为,大学生在不了解情况下非法兼职,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以为网上刷单没什么问题,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碰了法律底线。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表示,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涉世未深,对这些东西认识不足,容易上当受骗。同时,这种网络计费容易操作,所以很多大学生认为即使可能出现问题,其性质也不会太严重,因此放松了警惕,不自觉地涉足其中。
王四新提醒,大学生兼职网上刷单可能触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刑法,不仅影响学业,还会对个人征信产生负面影响,一定要擦亮眼睛,三思而后行。
大学生如何抵御非法兼职的诱惑?吴认为,学校和家庭要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关部门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识别能力,让非法兼职无处藏身。
“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和违法性,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预测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不要幻想‘天上掉馅饼’,以免陷入违法不自知的境地。”王四新说。
本期高级编辑邢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