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打9.9,就可能获得2888元,近300倍的回报!”张鹏所说的是一个直播平台的奖励游戏。为了获得高额报酬,他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刷”出了自己的200万元。
张鹏说,这些游戏的规则非常简单。以“财富袋”游戏为例。玩家在直播间9.9元起购买一份“小财”并发出后,系统会自动给出大小不等的奖励。正是为了赢得高额奖励。很多玩家和他一样,被困在直播平台的“福袋”、“猜谜”、“转盘”游戏中,有的人一天就输了十几万。
新京报记者下载这款直播平台体验发现,这些游戏并不对所有用户开放。只有用户充值一定金额,达到20级以上,才能参与这些抽奖竞猜游戏,成为玩家。在这个平台上,有很多没有主播的“幽灵直播间”,吸引玩家聚在一起,用额外的奖励刷礼物。
在直播平台和玩家的背后,还有另一个活跃的群体——“收货人”。他们负责为玩家实现功能。玩家一旦在游戏中赢得虚拟礼物,刷入“收货人”指定的直播间,即可按比例兑换成人民币。这些刷进直播间的礼物也是平台和主播共享的。在张鹏等玩家看来,“收货人”的存在让直播平台变相具备了“提现”的功能。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剑认为,直播平台开展付费抽奖,以奖励为门槛的付费抽奖,遵循以小博大的机制,与赌博如出一辙。
早在2020年6月,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国31家主要网络直播平台内容生态进行全面检查时,就指出包括该平台在内的10家网络直播平台,除传播低俗内容外,涉嫌以“抽奖”、“竞猜”、“返利”等方式组织网络赌博。
▲标有“幸运”字样的礼物排列在礼物栏的底部(左),供20级以上的老用户使用,可以参与有奖游戏。新京报记者韩摄影
沉迷有奖游戏三个月,消费200万
“赢了就想赢;输了,就想回到原来;如果停不下来,最高一天亏8万。”起初,9.9元谨慎下注,深陷其中后,将充值的虚拟币当“数字”,京里的张鹏在这个直播平台的“游戏”中输了200万。
张鹏经常看直播来消磨时间。“以前他打赏主播,最多收几百块钱。”有一次看直播,张鹏无意中听说有人在游戏里中了大奖,于是也找了这个游戏来玩。
他接触的第一个游戏是“财富袋”游戏,只要打赏送礼物就可以参与。“送礼物就相当于赌彩票,奖品是贝壳,数量多或少。”张鹏解释说,贝壳和花椒豆是直播平台的虚拟货币,两者是等价的。1元钱可以买10个贝壳或者10个辣椒豆。“比如你用999个弹壳买了一袋财神,点击发送,系统给出的最高奖励可能是28万个弹壳,也就是2.8万元。”
在玩了一段时间的“财富袋”游戏后,张鹏在直播间玩了“转盘”游戏。分为普通礼品转盘和超级转盘。礼物转盘每转需要100个辣椒豆,超级转盘每转消耗1000个辣椒豆。奖品礼物有6到8种。旋转停止后,指针所指的礼物就是玩家的投注收入。如果你赌100元一次,你可能会得到8888的价值。
从那时起,张鹏就迷上了这两种游戏。过了一段时间,尽管有输有赢,张鹏发现他输的钱越来越多。“如果他不错过下一次会议,他会越输越多。”张鹏向新京报记者展示了他的支付宝支付记录。据粗略统计,2021年3月至7月,三个多月,他在直播平台上共花费202万元购买虚拟货币。目前他损失不大。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郑州的田帅身上。短短几个月,他在直播间通过游戏输了40万。田帅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积蓄有限。他损失的钱大部分来自贷款。“只有几万是他自己存的,其余都是贷款。”
充值奖励千元才能进入
涉案社交直播平台于2015年6月上线。其公告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8月31日,直播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达2亿,每月活跃主播超过20万人。
打开直播软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批靠唱歌跳舞赚取用户虚拟礼物的美女主播。这种直播通常被称为秀场直播。多位直播行业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对于节目直播来说,虚拟礼物的打赏不仅养活了主播,也是直播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张鹏看来,他玩的“财富袋”游戏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种奖励,其实不然。“用户先充值,用虚拟货币买礼物,然后点击“发送”。整个过程和普通打赏一样。”
“普通打赏,用户送礼物,主播收礼物,除此之外,用户并没有额外的收获,而‘财富袋’打赏,用户送礼物后会收到打赏,相当于用户下了赌注。”张鹏解释说,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所给予的礼物不同。如果你选择赠送带有“幸运”标志的礼物,你可以参加“幸运包”游戏。没有这个标志的礼物就是普通的奖励。
新用户只有普通奖励,礼物栏不会有任何带有“幸运”标志的礼物。"只有当充值奖励达到20级时,他们才能参加奖励游戏."
张鹏说,通常至少需要25000个辣椒豆才能达到20级。“你在这个平台上花钱,只有平台认可你是玩家,你才能看到这些游戏。”平台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门槛?在张鹏看来,这些游戏隐藏起来,便于躲避监管部门的检查。
▲《财富之袋》游戏显示,玩家投入999个弹壳,最少可以获得一个弹壳,最多可以获得288888个弹壳。某直播平台App截图
记者升到20级后,花了99个虚拟币买了一个名为“小财神”的礼物。礼物发出不久,屏幕上显示出一条来自官方平台的消息,上面写着“你在小财神里开了23个壳!”辣椒和贝壳是等价的,也就是说这一次,记者丢了76个贝壳。随后,记者又陆续发出了多枚“小财神”,分别为76枚、126枚、21枚。这意味着,尽管有赢有输,但记者在连续投注4次后,实际上输了150发炮弹,相当于15元。
张鹏告诉记者,他的200万美元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丢失了。“有时候连续发999袋花椒豆,一分钟能发几百袋,一万块钱就没了。”
这个游戏的玩法介绍。用户送出一个小财神(99豆),奖励范围1到28888壳,黄金财神(499豆),奖励范围1到148888壳,财神袋(999豆),奖励范围1到288888壳,也就是用户花99.9元投注一次。
介绍还显示,只有用户提供的贝壳数量多,主播才能拿到1%-3%的佣金。在张鹏和其他玩家看来,这充分说明玩家下注的虚拟币都在流向平台。“我感觉平台的后台系统和坐庄是一样的。赌的钱是系统吃的,出的赏也是系统给的。”
幽灵直播间专用于玩家的“大奖”
除了高额奖励作为诱惑外,新京报记者在直播间观察多日,发现每当有玩家在玩“幸运包”或“幸运轮”时获得大奖,这个直播平台的所有直播间都会跳出滚动字幕,也就是说一个用户在一个直播间玩游戏获得多项大奖,被玩家称为“浮屏”。
田帅告诉记者,只要“浮屏”一出现,就意味着有人中了大奖,这无疑对其他玩家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其他玩家点击“浮屏”的字幕就可以直接跳转到中了大奖的直播间。
2021年12月9日晚10点,记者在直播间点击了一个“浮屏”的中奖字幕,很快跳转到一个名为“小鱼”的直播间。这个直播间和其他直播间完全不一样。它没有锚。直播间里只有一张静态的带背景音乐的风景图。图片中央的说明文字写着:“主播,有私事。”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没有主播,但直播间里却很热闹,左下角自上而下滚动的字幕被打赏送礼的信息刷屏。
▲每当有玩家获得大奖,都会在直播间播放中奖信息,吸引其他用户参与。新京报记者韩摄影
“x1,x2,X3...X29,x30…………”有一个用户连续发出了114个“黄金财神”。在这个直播平台上,一个“黄金财神”卖到了499的花椒豆或贝壳,折合人民币49.9元,也就是说,这位用户在短短几十秒内送出的虚拟礼物价值高达5000元。又一个用户,后面跟着另外30个小财神。据记者粗略统计,一个小时内,该直播间多位用户送出的礼物总价值超过10万元。
新京报记者在一天内的不同时段,分几次进入直播间。情况总是如此。看似热闹的直播间里,没有人说话,只有背景音乐的声音,但屏幕上显示,一直有用户送礼物,24小时,连续几个月。
田帅说,这些玩家都在玩“幸运袋”游戏,这种游戏叫做送礼,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下注。这样的“幽灵直播间”被玩家称为“赌馆”,在这个平台上并不少见。通过点击“浮屏”的获奖字幕,记者找到了十几个类似的“幽灵直播间”。为什么用户会聚在这些没有主播的“幽灵直播间”里玩游戏?张鹏透露,原因在于额外的奖励。“这些赌馆会返现,比如2000元,别人会额外奖励你200元。”记者私信询问“赌厅”,对方果然发来了悬赏消息:“财神的袋子出价一万多豆子奖励50元,财神的袋子出价两万多豆子奖励200元……”
奖励礼品可以通过“收货人”实现
新京报记者根据调查了解到,如今的节目直播与早期有所不同,衍生出了“家人”的角色。“家人”相当于一家经纪公司,“家人”负责招聘和管理主播,给主播发工资。几十个或者几百个主播会签一个“家”。“一家人”整体入驻直播平台。主播收到用户的虚拟礼物后,往往以“家庭”为单位,按月与直播平台结算。
这个直播平台也是如此,直接和大大小小的“家庭”签约,约定虚拟礼物的比例。比如一个“家庭”一个月收到100万贝壳的礼物,平台会在完成一定任务时扣留17%,给“家庭”的最高分成是83%,也就是说“家庭”可以收到100万贝壳和8.3万元。
记者获得的一份平台入驻保单显示,“家庭”比例与月流量任务挂钩,月流量越高比例越高,如月流量10万元73%、月流量30万元75%、月流量100万元80%。此外,平台还为家庭设置了月流量增长任务和有效主播任务,“家庭”
曾经组建“家族”入驻这个直播平台的赵萍告诉记者,对于“家族”来说,要想获得更高的分成,就要增加月流量,而所谓月流量就是“家族”的主播收到的虚拟礼物的价值,月流量100万元就意味着主播收到的礼物价值100万元。
据直播行业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一家人”要想提高月流水,只需要主播加大力度吸引用户打赏这条路就可以了,当然这需要用户愿意免费打赏。不过这也留下了一个漏洞,就是主播为了得到用户的虚拟礼物,也可以按照礼物价值的75%-78%购买。
付费礼物和用户自愿免费打赏的虚拟礼物,可以算作“一家人”的成果,按月与平台结算。这样一来,用户玩游戏得到的虚拟礼物就可以通过“亲情”实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一些“家族”会指派专人负责有偿购买礼物,一些中介会代替“家族”参与有偿购买用户的礼物。这些人在直播平台上被称为“收货人”。
▲一个玩家的充值记录,他在短短三个小时内充值了6万元,很快就没什么了。新京报记者韩摄影
赵萍告诉记者,“那些‘赌馆’给予额外的奖励,不仅仅是吸引用户这么简单,还承担着变现的功能。‘赌馆’背后都有接盘侠,所有赢来的礼物或弹壳都可以通过接盘侠变现。”
1月5日,新京报记者私信“赌厅”的一位收货人,表示希望将账户里的贝壳换成人民币。不久后,对方也发来微信号让记者添加。在微信上,对方表示可以通过刷礼物的方式兑换,兑换比例为76%,即1万个贝壳只能兑换价值7600个贝壳的人民币。他随后给记者发了一个直播房间号,并按下了对方。记者用25656贝壳买了一些虚拟礼物送到指定直播间,并截图发给他。大约二十分钟后,中介在微信上给记者转账1949元,正好是他之前和记者约定的76%的兑换比例。
1月15日,新京报记者和赵鹏在北京见到了“收货人”朱筠。大多数时候,赵鹏把他赢得的虚拟礼物卖给朱筠,并通过他实现。朱筠说他也是一名球员。他是被一个学长带进游戏的,后来独立收货。同时,他还发展了一些下线帮他收货。“上个月他收了2400万的礼金,两年多购买虚拟礼物的流水超过1.5亿。”
朱筠说,有几个锚定家庭与他合作。这些家庭都有每月的跑步任务。流水越高,提成越高。所有的家庭都愿意花钱买礼物。“让玩家收到货就把礼物刷进家里的直播间。”
“平台能上市,一靠玩家赌,二靠我们。”在朱筠看来,收货人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他们,平台上的赌博游戏就无法正常运行,这一点也得到了张鹏的认可。“如果没有收货人,在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我肯定不会玩那些赌博游戏。”
▲记者通过“收货人”实现后,将买卖虚拟礼物的相关证据发给了某直播平台的客服,但没有收到任何反馈。某直播平台App截图
平台声称打击收购举报,却石沉大海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家直播平台明确规定,禁止买卖虚拟礼物。收货人是如何通过买卖如此大量的礼品规避平台监管的?
“表面上不允许,幕后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为他们贡献了那么多水。”据朱筠介绍,除了他,还有其他几个大收货人活跃在平台上,他们每个月的发货都超过了他。平台官方对他们买卖礼物的情况了如指掌。“最大的“家族”有上千个主播,他们也是收费买玩家的礼物,每个月托运差不多四五千万。”
据朱筠称,除了球员,还有一些人试图洗钱。“一些充值资金来源不明,例如,有人试图转移欺诈资金。”朱筠说,玩家赚钱的过程就是洗钱的过程。钱充值,礼物刷出来,他们直接通过微信把钱转回来,比地下钱庄的手续费还低。
在某网络投诉平台上,新京报记者检索到大量关于直播平台充值的投诉信息。不少网友反映,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被诈骗分子诱骗,将钱充值到平台。他们找到平台协商拿回被骗资金,但一般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在游戏玩法介绍中,直播平台声称禁止进行打赏的线下交易,严厉打击豆商(币商)收购等第三方行为及平台。
1月17日,新京报记者向该平台客服反映了通过“收货人”买卖礼品并顺利变现的情况。之后,记者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交易截图等多项证据。一位在线客服人员表示,会反馈给平台。当记者询问何时回复处理结果时,客服只是回答让记者注意。但截至发稿,记者再也没有收到客服的任何反馈,记者反映可以买卖虚拟礼物的直播间依然正常,收货人还在。
▲2020年6月,国家网信办通报部分网络直播平台涉嫌组织网络赌博。网页截图
“直播平台进行付费抽奖,以奖励为门槛的付费抽奖,遵循以小博大的机制,和赌博一模一样。”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剑表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营利性目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直播平台通过直播浮屏吸引普通用户的参与和网民的关注,从而达到聚众敛财的目的,满足赌博的客观要求。”傅坚认为,赌博行为的认定需要盈利,能否实现是认定赌博的重要条件。这种直播平台的玩家可以通过中介实现,相对隐蔽的第三方实现渠道给发现赌博行为和认定赌博犯罪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北京金诚同达(合富)律师事务所律师曹认为,虚拟财产能否通过第三方变现,并不影响赌博的认定。“即使直播平台说禁止交易线下获得的打赏,但平台上的虚拟财产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是客观事实,这个渠道也可能被用于洗钱。”律师曹表示,由于我国法律对企业合规的规定极不完善,一些企业故意打擦边球,导致违法犯罪,亟待加强相关立法。
(张鹏、田帅、赵萍、朱筠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韩
实习生| Sunny
编辑|干浩
校对|赵琳[/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