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大赛参赛作品。
不管你参加不参加,中国电商的标杆“双11”就在那里,每年都会准时到来。“双11”消费狂欢节的大幕已经逐年拉开,“首付贷”率先打响了第一枪。消费者渴望在自己的购物轨道上狂奔,准备赛跑,汹涌澎湃的消费激情往往会让他们在套路面前盲目。
日历还没翻到“双11”,但对“存款”的质疑已经泛滥。反而首付花费更多,匡威、乐飞淘宝官方旗舰店被消费者集体投诉;付定金的时候,显示打折的阅读笔会在尾款支付的时候悄悄加价100多元。JD.COM商家“赔偿消费者售后体验差而不是退117元差价”。优惠规则五花八门,没有奥数知识,无法参与平台和商家打造的“烧脑”游戏。
存款外衣再厚,也掩盖不了那些商业考量中的“小心机”。“首付加尾款”的制度背后是各种考虑,比如商家预热宣传,提高认知度,降低消费者冲动后退货的概率,提前协调配送方案等。平台和商家用复杂的规则“打晕”消费者,让消费者以为自己在云端“抓到了羊毛”,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为用户粘性和退货风险买单。到最后,他们能得到的真正好处其实是很少的。消费者要谨记,首付规则的本质目的是商家和平台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在下单付款之前,一定要反复问自己,真的能做好商家吗?
不要太热衷于跟平台和商家的套路,不然会自找麻烦。纵观舆论,很多消费者即使没有在“定金游戏”中被骗,也已经对过于麻烦的优惠规则感到头疼。他们参与“双11”的热情大打折扣,甚至对平台怨声载道。制定令人眼花缭乱的游戏规则的平台和商家很“聪明”,但消费者并不是真的傻。总会有一些消费者看透了真相,厌倦了套路。平台和商家都要明白,套路玩得越好,用户流失越快,商家做生意要诚信。“忘本”是可悲的,后果是严重的。
如果要约不真诚,无异于美化“劣迹斑斑的欺骗”。逐利是商人的天性。但是,守法守德的警钟必须敲响。通过合理简洁的创新价格政策和合法有效的电商营销手段来促进销售,达到买卖双方和平台的皆大欢喜,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消费者以虚假优惠的名义进行欺诈,落入陷阱,就要因为踩了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线而受到法律的惩罚。平台和商家与其煞费苦心地去动这些歪心思,不如改进自己的服务和产品,主动与华而不实的套路敬而远之,“双11”才算“干净”,消费者才安心。
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清理,但套路一时半会儿也脱不了。为防止自身权益受损,消费者应主动冷静,做到心中有数,用“大智慧”抵消平台和商家的“小聪明”,理性消费,小心防雷;同时要树立维权意识,及时截图保存证据,了解基本的投诉渠道。在不得不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避免在“双11”的狂欢中“喜极而悲”。
文/王(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