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环节。
统计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典型的“五六七八九”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无处不在的创新使得市场瞬息万变,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试图抓住时代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
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往往存在数字化基础薄弱、战略规划和转型路径不清晰等问题。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和人才供给不足,面临着“不能转、不能转、不敢转”的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JD.COM作为兼具基因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实体,打出了一套帮助中小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组合拳”。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并不高。根据JD.COM消费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整体来看,中小企业自我评价的数字化转型水平低于大企业;近82%的大型企业认为自己数字化程度高,而中小企业的比例仅为68.1%。
在具体应用场景方面,采购、运营、财务是中小企业率先推动数字化升级的主要业务领域。然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在覆盖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方面也落后于大企业。
报告显示,51%的中小企业率先在采购流程中应用数字技术和服务。相比之下,大型企业在生产环节采用数字化技术和服务的比例明显领先于中小企业,57.4%的大型企业表示率先推动了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除了数字化水平不如大企业,更多的中小企业认为自己的数字化落后于行业整体水平。64.1%的中小企业认为自己的数字化领先于行业水平,12.9%的中小企业认为自己的数字化落后于或非常落后于行业,而大型企业的比例分别为77.1%和4.9%。
即使扩大地域范围,结果也是一样的。IDC的一项调查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冷漠、主动观察、主动挑战和轻松。其中,2020年亚太地区53%的中小企业处于主动观察阶段,13%的企业在主动挑战,真正实现深度应用的只有3%,而31%的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漠不关心。
有鉴于此,中小企业普遍对数字化转型升级有较高的驱动力和需求。报告显示,79.3%的受访中小企业认为其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94.8%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数字化转型对其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总体而言,控制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响应客户需求、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提升供应链效率和可靠性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因素。
数字化转型的难题
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势不可挡。无论是主动转型还是被动接受,中小企业都势必走上转型发展之路。
然而,将自身行业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并不容易,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难重重。
根据上述报告的调查结果,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数字化战略、数字化生态、技术和人才的顶层设计是影响进程的主要因素。业务场景和数字技术的连接能力,以及预算资金也是阻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原因。
统计显示,国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水平普遍不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40%的中小企业可以基于二维码、条形码、RFID等识别技术采集数据。23%的企业实现了关键业务系统的集成;而只有5%的企业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制造环节提供优化建议和决策支持。
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上还不成熟,还不能想清楚向哪个方向转,具体怎么转,由谁负责,各个业务板块的转向如何协调,最终效果如何评估等等,所以长期无法形成清晰的转型路径。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软硬件更新升级、系统运维等诸多方面。,所以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然而,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实现盈利和获得融资的难度更大。由此看来,自身造血和外部输血渠道的滞后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另一方面,技术和人才储备不足也是影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无法满足数字化平台的开发和运营要求,更无法匹配生产流程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需求。同时,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既懂数字经济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缺口大进一步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此外,报告还显示,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面临行业特点的挑战。比如,业务场景标准化水平低,中小制造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难度较大,而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的中小企业更注重自身的数字化生态。
JD。COM的支持“组合拳”
面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题,JD.COM作为兼具基因和数字化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以其坚实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社会供应链,打出了帮助中小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组合拳”。
JD.COM 11.11是JD.COM展示“组合拳”的重要舞台。据悉,JD.COM将全力支持在零售、物流、科技、工业品等方面具备系统化服务能力的中小企业扩大销售、稳定运营、铸造产能,打造史上中小企业参与规模最大、支持力度最大、成长速度最快的JD.COM 11.11。
JD.COM零售集团CEO辛利军指出,JD.COM 11.11已经成为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加速器。战略上,是中小企业聚焦主航道、做强主业、建立差异化优势的机会;技术上,是中小企业检验和提高数学智能能力的机会;营销是中小企业接触更广泛的消费者和建立品牌影响力的机会。在供应链中,订单的飙升是中小企业补充和加强供应链的机会。
具体来看,各业务板块方面,今年11月11日JD.COM期间,38个“亚洲一号”智能仓将满负荷服务中小企业,京东物流智能业务仓将推出新一代促销预测和库存分配模型,可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补货建议,实现合理库存规划,争取供需匹配。智能商务仓还支持品类SKU维度的精细化管理,识别新品、滞销品、缺货品等不同类型的商品进行针对性的策略管理,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
JD.COM和达达将支持10万家线下门店升级,尤其是中小门店,接入“京东。COM小时购物”,并将其打造成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符合全渠道+好货+好服务+好管理四大标准的新版“好店”。通过LBS(基于位置的服务能力),京东的营销资源。COM的生态域将精准导入线下门店,让各地区中小商家充分把握JD.COM 11·11的销售机会。
采购是企业运营中最基本的场景之一,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JD.COM企购将通过打造“快采购、轻管理、一站式”的“数字化工作台”,为企业提供轻量级数字化应用工具,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企业管理。
同时,京西作为JD.COM生活消费商城,聚焦线下中小门店加速发展,推出了经营提质、创收、增效一站式商品供应等四大帮扶中小商家措施,打造了天津首个京西社区生态城。
京东云作为JD.COM集团的技术服务品牌,将在今年11月11日JD.COM期间带来1亿元创业补贴,推出“1元上云”、“1元建站”、“1元网站风险拦截”等多项补贴产品,帮助科技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快速完成数字化升级。
另外,在京东的帮助下。COM的数字化智能社交供应链JD。COM自主品牌“北京东京制造”以“产业带CEO计划”为起点,开启京东。COM在产品选择、品牌孵化、用户运营、渠道渗透等方面的能力。到优质工厂,从而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C2M产业链模式,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
预计2021年JD.COM新增中小企业数量增长105%以上,中小品牌数量增长23%,中小品牌新产品数量增长58%以上。预计今年JD.COM 11.11将带动超3万个中小品牌销量增长200%,中小企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比去年同期减少4.2天,新增与JD.COM合作的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0%以上。在京东的支持下。COM的“组合拳”,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必然会更加顺利。
本文来自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