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房哥&:房叔是当地唯一的业主房产自媒体平台,讲买房真相,专注房产评论!
上周,Xi房管局专门下发通知,明确规定房地产广告不得含有广告主可以为居民提供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的承诺。有业主留言,问方哥怎么看。我说:所有卖房的虚假广告都是为了他们(你)喜欢。这没有错。
虚假广告
卖虚假广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禁止虚假广告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2015年9月1日,就被称为史上最严广告法。文件要求,房地产广告不得含有以下内容:
比如收益和回报的承诺;
项目的位置(离地铁有多远)用项目到达一个特定参考点所需的时间来表示;
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规定的;
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进行误导性宣传的;
风水、占卜等封建迷信;
对项目情况的描述和渲染与良好的社会趋势相悖;
户口、就业、升学等承诺。对于居民来说;
未取得项目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房地产预售广告宣传。
半年后,最严广告又来了。16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2月1日起施行。其中,房地产广告必须真实、合法、科学、准确,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另外,这次禁止房管局承诺落户、就业、上学。但这次除了上诉,还提出了处罚办法,即给开发商打分,根据违法情节暂停其商品房预售许可申报和网签销售。
惩罚是有用的
很多人说都是表面的,整容的,没用的,例行检查,开发人员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其实不是;这种自上而下的禁令一定是有用的,效果如何要看持续时间有多长,力度有多大。
就像楼市调控降房价,一直有用,但受制于各方利益,从来没有坚持过两年,直观效果就是力度不够。虚假广告也是如此。房管局真的要彻查,小心翼翼的挑词,估计没几个能逃过,最终成了猫捉老鼠的文字游戏;
再比如,很多经常访问微信官方账号的人都记得,去年4月24日晚,在Xi安丽园公馆、万科城市之光等楼盘被相关媒体报道“五证仍在售,监管存在漏洞”后的第二天,Xi房管局发布公告称,即日起 暂停万科等Xi安相关企业所有开发项目网上销售,Xi安万科12个项目全部暂停销售。
这被称为第一次在Xi安有关部门有一个艰难的时间,没有通风,没有沟通,没有执法行动的警告。此次执法行动不仅全面检查了售楼部,提取了电脑中的资料,暂扣了保险柜中的票据,做了现场调查笔录,现场约谈了Xi安万科负责人,下达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企业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进行整改,接受了调查处理,暂扣了售楼部,并安排监管人员蹲守。
这种力度在Xi安近年来的巡查中并不多见。这几天开发商的口碑和舆论压力都很大。检查还是有用的。有办法根治非法销售。要看装睡的人是否愿意醒来。不幸的是,三天后,这个严厉的惩罚被解除了。
不管是叫杀鸡给猴看,还是短命的惩罚,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开发商想治理违规行为,总有办法。就像房地产广告的虚假宣传,谁敢跳出来说自己很无辜?
广告是有用的
先说虚假宣传本身。方哥总结,广告是他喜欢的。有人说现在没落了,但还是很有用的。再牛逼的开发商来Xi安,谁不会组织个媒体答谢,谁不会给各家打点广告,谁不会买些户外大牌和公交车站灯箱;
这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也不知道是不是好酒。在Xi安这么多项目中,想有点话语权,广告是必不可少的。都说现在媒体没落,没有节操,但你还能活下去,靠的或多或少是广告资源;
作为媒体方,开发商给你什么信息,你都不能上传。最基本的验证还是有的,不然你就成了虚假宣传的最大帮凶。就算你能写所有解释权归开发商所有,不出问题也没关系。出了问题,车主的第一想法就是通过媒体获取错误的信息。这个锅不能背,但你还是要有点良心。
上学和安定下来是杀手锏
在所有的房地产广告中,无论花言巧语多么华丽,图片多么丰富多彩,有两个关键词的杀伤力最强,那就是价格和学校,尤其是学校,承诺买房解决上学问题。因为价格,大家都知道,四千五的都是忽悠人的,现在免疫了。
至于学校,每个买房的人都极其关心。我们家房子不是刚需,上学是刚需。房子为什么能卖这么贵?核心不是卖出去的钢筋混凝土,而是捆绑在这堆钢筋混凝土上的城市稀缺资源,比如定居,比如上学。
所以每一次查处虚假广告的第一条规则就是,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含有广告主可以对居民在户口、就业、升学等方面做出的承诺,这不仅是在Xi安,全国都是如此。因为众所周知,上学的承诺就是虚假宣传的大头。
因为有一个其他公司没有的优势,所以要在广告中放大这个优势,比如买房送学位,出名校。这些话大家都见过不少,有的是开发商花钱买了一部分学位,才会这么宣传;
别人在学校旁边,你不知道能不能去学校。宣传上不能错过学校。交房后发现即使在学校旁边,容量也不够,或者不包含学区。那时候闹就晚了,房子都卖完了。你要去找谁?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拿出宣传页,抗议当时置业顾问的话,但往往无效。第一,开发商不认可任何不落在纸面上的东西。第二,几乎每个营业部都有免单通知。大意是,置业顾问的话不能作为开发商的承诺,一切以合同约定为准。但既然不能作为承诺,为什么可以卖房收钱?
这个逻辑不太清楚。说到底,真的不行,就是舆论中心的置业顾问被炒了,你拿他没办法。
[S2/]一分钱一分货
回到店主的角度,来说说我们喜欢的东西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一分钱一分货。虚假广告的通俗点就是让你尽快付款,不断夸大,放大你的预期。在这个过程中,让你忘记了市场交易最基本的核心,那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房地产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很多价格和成本都很透明。虽然征地价格、建筑安装费用、营销费用、学位赞助费、绿化费用等。,都小于个位数,他们心里大概也清楚,开发商不是做慈善的,6000块钱卖你的房子,比同区域的10000块钱好,让你觉得捡了大便宜。怎么可能,傻不傻?
这种说法还是有依据的,就是买房本身就是买方极其弱势的地位。在这种弱势地位下,真的有那么多便宜可捡吗?诚然,我们想要我们想要的,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这是便宜的面包还是砖头?
售房虚假宣传很难从本质上杜绝,但如果有关部门尽力而为,不敢查,不敢坚持,效果是一定的。开发人员再笨,也不会不明白那句老话,射第一只鸟,该收敛的还是要收敛。
作为购买者,不要轻易被洗脑,觉得自己可以轻易捡便宜。在记住每一分每一毫的同时,要独立思考。浮夸的广告词背后隐藏着什么含义?记住,任何写不出来的东西都取决于运气。
而且在买房这件事上,除了刚需早买的,大家的运气都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