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余额宝恒空诞生。由于其型号简单,购买方便,可以直接在支付宝后台购买。此外,它的利率比银行存款高。刚推出时,其投资回报率一度达到6%以上,并长期保持在4%-5%左右,是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的15倍。同时,余额宝还可以随时消费、支付、转账。
所以余额宝突然火了。很多人直接从支付宝里的余额买余额宝,还特意把银行存款转到余额宝里。
于是从6月份开始,到11月份,已经突破1000亿。两年时间已经达到7000亿,三年时间已经超过1万亿,几乎等于四大行的存款,到2018年达到1.98万亿,相当于14亿中国人,平均1500元存余额宝。你觉得有多热?
同时,因为余额宝的火爆,在网上掀起了一股理财热潮。后来很多互联网公司甚至银行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可以说,余额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们已经在中国走出了一条互联网理财的快速发展之路,余额宝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
然而,当余额宝的规模越来越大时,烦恼也随之而来。一方面是因为规模过大,风险系数开始增大。毕竟近2万亿的规模一旦引发流动性风险就是大问题,所以余额宝开始受限。
此外,余额宝推出了许多产品,不再只有一只田弘基金。高峰时有13只货币基金接入余额宝。
另外,市场上类似的产品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另外,货币基金持有的短期债券利率较低,可以看出余额宝的收益在下降。
可以打开支付宝看一下余额宝的收益率。其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跌破2%,其背后持有的众多货币基金中,个别基金甚至只有1.9%。
这个利率甚至比一些银行理财产品还低,所以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慢慢的把钱转到银行。毕竟银行在大家心目中自然是比较安全的。
田弘余额宝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也显示,目前规模已降至7808亿元,降幅达19.7%,田弘余额宝三年缩水9000亿元,为五年来最低。
不得不说,红极一时之后,八年的余额宝终于要凉了,一款国民理财产品真的开始走下坡路了,真的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