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卡通创意
如果说疫情前电商的格局是“百花齐放”,那么“百花齐放”显然浓缩了后疫情时代电商市场的繁荣。2021年,电商环境并不像年初市场观察人士预期的那样,而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封号行动”,让沃尔玛等电商平台成为众多流亡中国卖家的庇护所。第二梯队的Etsy、Tajit等电商平台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另一方面,摆脱了“强行收购”命运的抖音,今年初以印尼为试点进军电商,再次点亮了竞品“社交媒体电商”的商业模式。在这一阵兴奋中,易贝似乎失去了语言。回望2021年,萦绕在边肖记忆中的,只有新世嘉集团、乐天、Naver围绕易贝高丽展开的收购战...
今天,易贝的市场份额仍然名列前茅。与Coupang、美克多等在“辖区”内形成垄断势头的电商平台不同,易贝和亚马逊更像是一个品牌,在全球市场都有布局,在消费者中形成了普遍认知。2022年,打跨境电商的卖家该如何在亚马逊和易贝之间选择?
亚马逊vs易贝:消费者信任度
亚马逊易贝的推出前后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在消费者信任度上,亚马逊往往力压易贝。亚马逊对消费者的重视还体现在公司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上。根据Glescout最近的一项调查,73%的美国消费者认为亚马逊是一个非常适合购物的在线平台。亚马逊的“A-Z售后服务”确保消费者如果对产品不满意,可以获得全额退款。(某些类别产品的退款需要从运费中扣除)
相比之下,在退货和退款方面,易贝的政策要复杂得多,也更容易被规避。卖家甚至可以拒绝消费者的退货要求,甚至可以在商品上架时将房源设置为“不退货”。表面上“偏袒”卖方的做法,实际上可能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消费者会觉得自己在“盲目”消费,发生纠纷时缺乏平等协商的途径,不能给他们安全感,这对平台也是很大的打击。
在这一点上,亚马逊显然做得更好。
亚马逊vs易贝:运输和配送
EBay卖家只能选择自提或者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订单,而亚马逊则丰富得多,比如FBA、FBM(卖家自提)、第三方物流等。真正拉开易贝和亚马逊差距的是FBA物流。亚马逊推出的这项服务解决了大多数国际卖家最头疼的问题,比如仓储、分拣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以往选择FBA配送的精力和财力远不如第三方或者自己配送,但毕竟FBA是亚马逊主导的物流服务,政策的波动成为动摇卖家选择的影响因素。
亚马逊vs易贝:运营费用
一般来说,易贝向卖家收取的运营费用低于亚马逊。
EBay会向卖家收取刊登物品费用,也就是刊登费。卖家每个月可以获得50个免费积分。另外,交易佣金。一旦产品售出,易贝将根据产品的最终成交价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此外,支付费用。EBay要求卖家使用其支付系统,但这笔费用包含在交易金额中。
还有可选的上市升级费。卖家想要设置显眼的列表时,可以选择添加粗体字、添加副标题、为产品设置最低价格等功能。易贝还为卖家提供价格计算器。具体用法请参考下图。
至于亚马逊,成本计算方法取决于卖家选择的订单履行方式:FBA或FBM。
下图就是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定价为32.99美元的产品。在费用计算器的“产品价格”一栏输入这个数字,就可以知道两种表演方式收取的费用的差异。
(注:这里的FBM费不包括运费。)
FBA卖家需要支付亚马逊销售费用中的亚马逊推荐费和可变成交费,FBA卖家也需要支付。除了销售成本,FBA卖家还需要支付亚马逊履约费,该费用将根据所订购产品的具体重量或包装尺寸来计算。
同样是32.99美元的产品,FBA卖家至少要向亚马逊支付11.55美元,而走FBM自配送模式的卖家至少要向平台支付4.95美元。
然而,以上并不是全部。无论采用何种履约方式,所有亚马逊卖家都必须支付以下费用:
单项费用或订阅费。亚马逊卖家可以选择两种身份销售:个人或专业。前者需要向亚马逊支付每单0.99美元,后者需要支付每月39.99美元的专业卖家“身份费”。
退还管理费。只有在退款时才会产生费用。退费管理费一次性收取5美元,或退费的20%,以较低者为准。
亚马逊vs易贝:会员制
Prime这种看似只让消费者受益的订阅产品,和亚马逊的退货政策一样,是亚马逊维系消费者的纽带之一。订阅Prime会员后,消费者出于“返璞归真”的考虑,更愿意选择亚马逊购物。亚马逊不仅为会员提供快速送货、特定商品包邮等服务,还在黑五、网一、Prime Day等购物节期间为Prime会员提供大幅折扣。亚马逊仅在美国市场就拥有超过1.12亿Prime会员(全球Prime会员数量超过1.5亿),该平台向消费者示好的举措为卖家赢得了大量的好感和曝光。从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易贝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亚马逊。
自1995年成立以来,易贝一直扮演着纯平台的角色。亚马逊不是。除了为第三方卖家提供虚拟商店,亚马逊的自营也是亚马逊最成功的销售王牌之一。与亚马逊不同,易贝平台上的产品没有实质性的性价比。从新品到二手,易贝卖家可以随意上架各类商品,平台不会干预定价权。拍卖是易贝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之一。说到竞争力,更像是买卖双方的双向意愿。
这也是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在亚马逊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66%的消费者在寻找新商品时会优先选择用亚马逊搜索。两个平台都有明显的优缺点、受众和政策导向。卖家无论选择哪个平台,还是需要考虑自身情况,选择最好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