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桥批发市场怎么样(多少南京人学会砍价,是从金桥玉桥开始的!)

现在,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不管你能想象到什么,不能想象到什么,打开手机分分钟就能买到。



但是在十年二十年之前,没有聚宝,没有大超市,人们连购物的概念都没有。



那时候南京人去大市场除了新街口和山西路。从发带到锅碗瓢盆,所有的东西在大市场都能找到



南京人熟悉的几大市场有夫子庙市场、金桥、玉桥、银桥、环北、新桥、五羊...



没有一定的宝藏,大市场才是王道过去,大市场充当日用品商店、小吃店、服装店...超市,商场,百货各种功能!小时候,如果大人说要去大市场,他就得趴在地上打滚。

在之前没有网购和大仓库超市的时代,大市场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婚礼前买喜字、红包、糖果,过节前买年货,学校活动前买鲜花、装饰品,开学前也要买书和笔、文具盒。

就算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一般也会买毛巾,卫生纸,锅碗瓢盆。总之我什么都要去逛。



而且市面上还有各种新奇的产品,在大市场里能让你大开眼界。小时候腿姐买了一个杯子,里面有热水,还有音乐。虽然很容易破,但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即使是现在,也绝对新奇!



奥斯卡欠我们一个小金人小时候的玩具大多来自大市场,水枪,飞盘,毛绒玩具都是最初级的, 4x4,溜溜球还有男孩子喜欢的



一般大家都去附近的大市场。我妹妹小时候经常去夫子庙大市场。如果我妈心情好的话,她会坐很久的公交车,去金桥玉桥



一楼卖文具和玩具。基本上,他们只是把我留在里面,所以我不能把他们拖出来。



不要笑!不哭不闹,只是眼巴巴看着的孩子已经很好了好吗?

在玩具区,大概十几分钟后,会有一个孩子躺在他喜欢的玩具前,哭个不停,鼻涕眼泪很多,真的好伤心啊!还有各种经典台词:“我就想要一个玩具,可是我一个都没有!我就想要一个!”



哄真的没用。父母不忍心,就答应买,瞬间就笑了。奥斯卡绝对欠我们一个演技奥斯卡!

南京老妈,威武雄壮

如果说玩具柜台前是孩子的舞台,那么整个市场就是妈妈们的战场!只凭三寸不烂之舌,集团对抗整个大市场的大佬。场景太多了!



妈妈们站在柜台边,老板站在柜台里面。/[k0/]好像全是刀光剑影!不管是我妈还是别人妈,讨价还价的能力真的经常刷新我的世界观



记得小时候经常去环北市场买衣服,五六层,一家挨着一家,别太壮观!



如果学校有演出,需要统一服装。负责的同学会带着妈妈去环北买各种小纱裙套装!



妈妈们一进北环门,就会瞬间开启砍价模式。

因为环北的老板们基本上有两个价格体系,一个是批发价,一个是零售价,而妈妈们的目标就是把零售价砍成批发价!比谁的戏多就开始!



“多拿几个比较便宜”“拿个零钱”“买这个送我一个那个”这些都是入门级的品类。大神砍价靠演技。



套路先在腰中间切,大佬们照例不能答应!这时候我妈也不会让步,轻轻的摸了摸衣服,露出一个很抱歉的表情,然后转身出去了!但是出发的速度“慢”不足以形容。

这时候老板会喊“回来,开价!”这个时候我妈虽然已经是窃喜了,但是在用渴望的眼神回头看了老板一眼,然后坚定的往前走 ,老板的防线就开始崩溃了,它会自动出低价,随着我们的离去,它会



这个时候,如果你达到了你的期望,不要犹豫,赶紧回头。如果你降价了却不买,老板会甩起来对街破口大骂

像我们这种新手砍价,掌握不好,被老板骂,却留下很多心理阴影

依旧是一个“新世界”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的惯性,现在进入大行情还是有点兴奋!而且,你必须先冲到玩具文具柜台走一走。



真想感叹代沟之深。现在的孩子痴迷于小猪佩奇,熊出没,王者荣耀...

不过我小时候玩过的经典,比如水转圈机,芭比娃娃,溜溜球,泡泡水...仍然可以在角落里找到。而且价格便宜到怀疑人生!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去找一个...



南京金桥批发市场

现在小朋友还在玩我们剩下的戏,突然露出阿姨般的笑容!

大市场,你变了!

现在的大市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乱 。夫子庙大市场经过装修,外面的步行街商户太多,难免有些拥挤。



然而,一些店主正在慢慢搬回翻新的铺位。文具柜台的老板速度最快,货架叠得整整齐齐。



看着工作的老板,总觉得有点眼熟。老板说他在这里二十多年了。我觉得他小时候手里买了很多花花绿绿的书。

改造后回迁的大多是大市场的老商户 ,只是改造后位置有些变化。如果你有一个熟悉的商店,你可能要在大市场周围看几遍。



玉桥市场现已更名为高大上的玉桥商业广场。二期除了一期原有的风格,装修精致、整洁、时尚,恍惚间会有一种逛大型商场的错觉。

环北,号称华东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现在还是一家五六层的服装店,但是临街的店铺前门会让人误以为走进了哪个洋装街区。



人拖着小拖车送货进进出出。老板们带着货躺在地上,门口放着大大的黑色塑料袋。不要认为他们是垃圾。都是打包好等着被拖走的货物。



不管是来这里提货的还是守柜台的老板,赚的都是辛苦钱,什么都没尝过。下午五六点收市前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拖着包往外跑。即使人再多,也大多会选择公共交通来省钱。



和大商场的柜台姐妹不同,大商场的老板大多是为自己做生意的。自然,碰到货的都热情。如果你不花钱买他们,老板不会忽视你。



还有现在街上很少见到的各种缝纫店、凉席店、炊具店、雨伞店...





其实腿姐之前已经好几年没逛过大市场了,现在碰到大市场总觉得
好亲切。她学着妈妈的样子,和老板讨价还价,之前在玩具柜台哭着喊着买了两个玩具。



在南京,如果你童年没有逛过“大市场”,那我得给你一个同情的眼神!

你小时候在“大市场”买过哪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你有过哪些特别的回忆?

留言说说吧!

硬腿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授权[/s2/]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