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南京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在南京没有那么多大型商场的年代,说到买年货,位于中央门口的一定有金桥和玉桥市场。这个伴随居民十几年的大市场,是很多人对过年的第一印象。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年前和父母来这里游玩,总会带着红火的春联,大大小小的灯笼,各种干货零食,买一大堆东西回家!
金桥分东西两区,位于西区一楼日用品区,绝对是zui的热门去处。
乍一看,摊位早就连在一起了,满眼都是红。前脚一走进去,乐乐就被浓浓的年味深深震撼了!
狭窄的过道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虽然离新年还有很多天,但是你已经可以提前感受到这里的新年气氛了!
因为今年是鼠年,所有的摊位都充满了老鼠的元素。米老鼠的挂件、春联、红包,既可爱又喜庆,让人眼花缭乱。
这种植绒中国结也是很受欢迎的产品,手感很好。乐乐只是站在那里几分钟就已经卖出去很多了,过年的时候挂在家里,突然有了新的味道。
俗话说“一纸春联过年,千家万户相亲相爱。”贴春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在专营对联的店里,墙上挂满了毛笔、烫金等款式,各种春联放在不同的区域供客人慢慢挑选,差不多15元左右一副,买多了还可以砍价。
从烫金祝福到各种窗花,也是家家户户过年的标配。细分之下,款式、大小甚至图案都不一样。
如果怕显眼,可以直接说出需要的数量和款式,热心的老板可以为你推荐合适的zui一款。
各种各样的红灯笼,买来挂在家里,可以算是南京人对春节zui的直接硬核表达。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灯笼太大,可以考虑这种小灯笼,镀金的,刻空。与传统的相比,它们更加精致独特,放在家里也很好看。
因为春节将至,也是店家zui忙碌的时候。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批量进货。
因为需求量很大,像这样的红包都是整箱买的,零售额大概是5块钱一叠,但是买多了会更划算。
不逛街真的不知道。有这么多种与中国新年相关的物品。基本上你可以用一种方式买到所有的年货。
鼠年吉祥的彩色气球
▽
金色和超亮金锭
▽
当然,日历在新的一年里会是红色的
▽
还有烟火可以增加中国新年的气氛
▽
新年伊始,人们常说年味儿怎么淡了。春节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乐乐却绕着金桥走,恨不得马上过年。
在这里,无论是子女还是老一辈,似乎总能通过选择和与妻子争论哪一个合适,找出当年热闹的味道。
除去春节需要的装饰品,没有炒货的一年一定是不完整的。
位于市场一楼中段,有一个专门的炒货区,这里也处处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很多店从父辈开始就从事干货批发,所以老南京人特别熟悉。
各种种子、花生、杏仁、开心果、核桃...这里正好有很多南京人过年能吃到的。每一种炒货的价格都明码标价在包装袋上,想要多少有多少,没有复杂的包装袋,所以价格比较划算。
除了炒货,这里还有很多干货出售。
甜甜的桂圆干,软软糯糯的柿饼,一口甜到心里的红枣,这三种摆上餐桌,妥妥的年货就到位了C!
颜色鲜艳的干果不仅卖得好,而且吃起来脆脆的。越吃越香。可以说是孩子zui爱。
过年一定要有大鱼大肉。这时候喝点花茶可以降火解闷。
10元的一两黄山贡菊,18元的一两黄山金球奖菊花...老板还贴心的标注了每款花茶的功效,就算喝小白茶也不用担心买错。
对比以上干货,你可以找到老南京人年轻时爱吃的小吃。苦的是甜的,花生糖,芝麻锅巴,青豌豆...过年的时候可以边看春晚边一个个吃。不要活得太快。
不仅如此,根据需求还有礼盒和散装盒,吃或者送人都很方便。
在金桥,从螺丝、衣服、鞋袜到电器、家具、床上用品,分分钟就能找到非常便宜的价格。
在那个网购还不普及的年代,位于中央门商圈的金桥、玉桥,人气堪比新街口。过年的时候,总要来这里买新衣服。
一楼中心区以衣服为主,冬天穿的很多大外套也就100块。虽然这其中有些款式跟不上潮流,但是像爷爷奶奶,穿衣服真的很便宜,就算穿坏了也不心疼。
这是一个充满老南京人回忆的地方。记得小时候很期待过年,因为过年可以买新衣服,金桥和玉桥是买衣服的首选。
除了衣服,书包鞋袜都是小时候在这里买的。关键是这里的东西质量也值得信赖。
西装、裤子、夹克...只要会挑,会砍价,各种几百块钱就能买到的网购衣服,在这里都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
二楼夹层是鞋帽编织馆,主要是毛巾等家具用品。除了品类和款式齐全,价格也比超市和商场便宜很多。
三楼是各种包包,皮具,工艺摆件,钟表,眼镜,各种布料,东西区相通,从商场的一头走到另一头非常方便。
还有专门的珠宝批发基地。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耳环,发夹,绑绳。款式还是很新的。乐乐特意问老板他们可以零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过来看看。
“老板,这是多少钱?便宜点我就多买~”,附近很多老顾客说话都像邻居,俏皮随意。...
久而久之,这种对话似乎成了住户和老板之间的默契,平时便宜就便宜。虽然现在购物很方便,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更让人放心。
诚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这类大市场的现状已不如从前。
去乐乐的时候发现很多店铺已经清仓出售,甚至有的已经关门歇业。
就像南京很多老牌商场一样,市场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洪流,在城市的进程中慢慢消失。虽然几十年的感情在这里忙碌,但这里依然是很多南京人采购的基地。
这里有很多人的青春和回忆。有人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店,有人在这里买了过年的第一件新衣,还有一些店搬出去了,很多还在驻扎。
曾经吵着要买新衣服的孩子,再来这里可能已经没有当年的激情,但随着他的长大,来这里买年货依然是自然而然的习惯。
春节将至,如果你还没买到年货,不妨来这里看一看,提前感受一下过年的热闹。
来源:南京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