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购优选是个什么平台(“博主”为医美拉客、积分换礼陷阱……陕西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提示)

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也是保证消费环境和消费者信心存在的意义
3.15
不只是在这一天关注消费



也提醒我们
要勇于保护我们的消费者权益
商家守信用、守信用、守信用,有恒心、守信用的监管
各方可以共同努力
构建我们期待的消费公平
让消费更有保障、更舒适









“种草博主”为医美机构招揽客户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很多爱美人士习惯在医疗美容或整容前,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搜索自媒体账号的分享日记和攻略。一些医疗美容机构注意到了这一点,利用网络名人或医疗成为“草博主”,在平台上分享整形手术或治疗日记,并配以明显的照片,吸引了大量网友。只要有部分网友通过网络名人或“草博主”的帖子去医疗美容机构消费,这些人就可以获得高额。




记者发现,很多医美“种草”帖子都是医美机构通过雇佣营销团队手写的,背后有一条成熟的灰色利益链——医美机构出钱,中介牵线,写手接单,博主代发,套餐明码标价。“文案要软,不要拍医院医生马屁,一笔带过,以个人美容日记为主,但要体现机构名称之类的。”一位知情人说。值得注意的是,这条灰色利益链延伸至多个平台。只要“给钱”,评价就可以“做得很漂亮”,甚至影响医美机构的搜索排名。

2月21日,华商报记者在小红书艺分享玻尿酸填充经验的安网友帖中发帖,称非常喜欢填充效果,希望博主能推荐医院或医生。博主赶紧私信记者,说可以推荐。目前,Xi安有三家医疗美容机构可供选择。记者询问对方是否为医院医生,对方称在Xi安某医院工作。记者说想做精灵耳朵整形,想知道大概的价格。对方说需要2万元。后来记者说价格有点贵,还说自己是一个医美集团的老板,有几百人。群里的朋友也想做医美整形项目,比如吸脂、面部填充等。如果介绍的人多了,能拿提成吗?对方直接说,手术项目的提成可以给50%,“客户出手术室再付。”

Xi安一家医美机构的从业者表示,网络名人里的热门店铺和网络名人里的医美体验,都需要互相给提成。“具体提成比例要根据网络名人中的粉丝数和引流数据来定,粉丝数多的博主提成高。”该员工坦言,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成本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来买单。很多标榜“网络名人推荐”的机构或医生,收费比普通机构高很多。以双眼皮手术为例,一般医院要五六千元,网络名人推荐的医生收费高达3万元。



短信,打电话提醒手机积分兑换礼物?

有没有换手机积分,怎么换的?华商报记者随机调查发现,除了官网正规的兑换渠道外,还有一些其他商家隐藏的误导伎俩,有不少市民在不经意间上当。





& gt;& gt陷阱

收到积分兑换官网过期信息

没想到链接都是购物平台

【到期提醒】虎年余额提醒:尊敬的尾号* * *,您累积的7188会员积分将于2月13日作废,您可在9u5.cn/53Ai9兑换商品退订T”,“用户提醒】余额变动提醒:尊敬的尾号* * *,您累积的7580会员积分将于2月26日到期,您可尽快在v0y.cn/4EIYe兑换商品。

一元乐购老板是谁


“我以为积分真的要过期了,就赶紧按照链接点进去,但不是官方的积分商城。购物兑换需要额外付费。”郭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奇怪的是,她打电话给运营商官方客服,说自己目前的积分只有2000多分,并不是7000多分。


按照郭女士提供的网址点进去。第一条消息上的网站链接到一个名为“汇购优选”的平台,在显眼位置标有“兑换商城”,并有兑换倒计时。兑换很多,但是每个产品都是一定的会员积分加现金,比如五粮液一世界6瓶“1800会员积分+899元”兑换热度39900+,原价3999;创维多功能在线名人烤箱,“600会员+198元”换手率66600+,原价799 ……记者联系了在线客服。客服说这只是一个购物平台。活动是用金币和部分现金换取实物。积分是由推广方赠送的,不是移动积分商城。积分不能兑换话费和流量。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购买商品。





记者继续点击第二条消息的网站,是一个名为“乐购优选”的兑换商城。产品与之前的平台非常相似。很多产品照片相同,价格基本相同,但兑换会员积分略有差异,如五粮液一尊天下6瓶“1500会员积分+899元”兑换热度35000+,原价3999元;洗涤天丝四件套“689会员+199元”,汇率47000+,原价1068;多功能创维12L烤箱,850会员+198元”汇率36000+,原价799 ……客服说不是移动积分兑换,但是会员积分是免费积分,用于商城推广


“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手机积分兑换。”郭女士说,滚动提醒的字很小,很难注意到,很多人可能稀里糊涂就被忽悠了。


对此,上述两家购物平台的客服均表示是商城促销,与手机运营商没有合作关系。一个客服说,你觉得东西合适就买;如果不合适,就不能买,就这样。


那么,这些购物平台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比较如何呢?和淘宝对比后发现,五粮液因为包装价格略有不同,有6瓶世界,但标价大多是两三百元,以上网站都是八九百元;创维12L烤箱最便宜的价格是79.9元,两个购物平台都在200元附近。记者注意到,这些平台上的产品很少标注品牌和详细型号。


& gt;& gt陷阱二

在路边摊兑换手机积分

八千多积分只获得便宜的茶具

除了这个购物平台涉嫌误导手机积分兑换,街边小摊也可能是消费者兑换积分的“中间人”。Xi市民牛女士说,她曾经在一个街边小摊上兑换过手机积分,但后来发现被骗了。


牛女士说,一天晚上,她在家附近的广场上看到一条醒目的横幅。有一次手机红利礼品交换。有几个人戴着徽章,里面有许多礼物,比如茶具、罐子和床上用品。因为在官网操作兑换有点麻烦,还要等几天。我和爱人一起用他们的手机八千多点换了一套小茶具。当时我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在手机上操作了几次。回家后再次登录积分商城,才发现不对劲。在官网,8000积分可以换到数倍于那个小茶具价值的东西,小茶具的价格可能也就一二十元,非常后悔。“后来打电话给客服,客服说积分是在官网兑换的。”牛女士说,这才明白,原来有人在手机兑换中钻空的空子,用低价赠品换取消费者的积分,然后通过运营官网兑换平台从中获利。





& gt;& gt陷阱三

自称手机客服的来电作为“善意”提醒

因此,廉价商品通过快递送达

除了摆摊经营,有的人还会主动打电话要求兑换手机积分,并在兑换后送出不等于积分的廉价礼品。


家住曲江的刘女士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她说,她当时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手机运营商的工作人员,提醒刘女士她有很多积分,不要等到清零无效了。她建议赶快赎回礼物。刘女士信以为真,按照来电者的指引兑换了积分,然后收到了礼物。


“几千积分换来一个不值钱的小东西,后来也没用了。”刘女士说,当时一听对方说自己是通信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就信了,没想到有猫腻。后来她才发现自己上当了,本来可以在官网兑换更贵的礼物。“很多人怕麻烦,懒得上官网,很迷茫。”


& gt;& gt通信运营商

积分3年滚动清算

必须通过官方渠道兑换

针对上述诱导消费者兑换积分的伎俩,移动通信运营商客服提醒大家不要轻信。“积分会通过滚动3年清零。不要相信一些非法渠道的链接或者兑换。请登录积分商城或下载官方App进行兑换。”客服表示,106开头的短信号码是一些购物平台的促销短信,与移动无关,没有标注“中国移动”字样。中国移动的官方短信都是用“10085”“10086”之类的号码发送的。客服表示,客户的积分按照实际缴纳的话费金额乘以反馈系数,一般反馈系数为1。所以说1元话费就是1分。大家要注意,积分滚动3年清零,或者你要及时兑换礼物或者话费。华商报记者登录某通信运营商官方积分商城发现,两三千积分可以兑换保温杯、不粘锅、背包等实用商品。


据某通信运营商内部人士介绍,有不法分子冒充运营商员工,通过摆摊、电话、短信等方式,骗取客户兑换积分礼品。经客户同意,采用上门服务或指定地点服务。用手机代客户兑换积分后,私自记录客户礼品兑换码并删除兑换信息,利用低价值礼品获取客户高价值礼品,侵害客户利益。还有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假冒官方客服号发送积分兑换现金的诈骗短信,并在短信中提供非法网址,诱导客户输入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牟利。


2020年3月,湖南长沙警方破获一起冒充移动客服人员,诱导全国多名受害人兑换手机积分,通过赚取差价实施诈骗的案件。他们声称价值10元的棉袜其实是两块钱从批发市场买的。





2022年十大消费建议


3月14日,陕西省消保委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提示,涉及盲盒消费、网购、医美、快递丢失等容易引发消费纠纷的情况。



一、疫情导致退改签根据法律法规维权

疫情期间,因防控需要,飞机、高铁、酒店及预定退改签投诉较多,部分经营者“未按规定退改签,手续繁琐、成本高、时间长”,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省消保委建议,各大航空公司空公司、铁路运营企业、酒店、网络平台、旅游服务商应克服困难,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退改签标准。消费者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出行计划,遇到问题要依法理性维权。



二。盲盒消费维权引发纠纷

盲盒经济以其不确定的模式给消费者带来惊喜、利益和诱惑,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但是盲盒经济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悬空销售、假冒伪劣、诱导未成年人消费、概率不透明等等。省消保委认为,应加强立法和法规建设,划出红线,对幼儿、特殊商品、特殊领域禁用盲箱,严厉打击违规销售、暗箱操作、不当诱导等行为。同时建议消费者理性消费,警惕经营者的非法营销套路,做成熟理性的消费者。




三。快递丢失索赔难。贵重物品应该保险

去年以来,快递延误、丢失、损毁、快递柜未经消费者同意交付、贵重物品保价等投诉较为集中,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选择信誉高、操作规范、售后服务好的快递公司。邮寄贵重物品时,应清楚了解相关赔偿条款,并根据需要办理保险手续。



四。医美行业常规、理性消费与安全的防范

一些医疗美容机构无专业资质,销售不合规产品,夸大宣传,诱导消费者办理高消费贷款,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选择资质好、信誉好的大型正规医疗美容机构,注意查看医疗美容产品的生产批号,清醒认识医疗美容风险,客观看待医疗美容效果,根据自身实际消费能力理性消费。接受医美服务前签订详细的合同,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新能源汽车投诉多,合理选择麻烦少

2021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销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投诉大幅增加。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续航“打折”、行车安全、续航、更换价格等问题。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要对电池的续航里程、寿命、更换价格等有清醒的认识,根据出行需求合理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掌握新能源汽车的行驶技术特性,正确使用和维护,发现问题要依法理性维权。



六。有很多假的名酒坑辨别真假擦亮眼睛

2021年,针对名酒的投诉呈上升趋势,涉及案件数量巨大,损害了众多消费者的权益。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酒类产品特别是名酒时选择正规销售渠道,保留消费票据,发现问题及时投诉举报。



七。房地产行业应未雨绸缪,在调整中改善自己的生活

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实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经营不善,资金困难,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延期交房、烂尾楼、安装标准下降、配套设施下降空的现象屡见不鲜。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购房前应查看银行信贷政策、购房资质、所购房产等重要信息,选择资信良好的开发商。不要轻信置业顾问的口头宣传和承诺,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合同条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律师和专业人士协助交易和收房。




八。关键是网购平台要规范公平交易

微信等新兴平台为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提供了便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its平台对运营商的管理标准有待进一步加强。省消保委建议,平台提供者应当依法履行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义务并承担相应责任,配合消保组织的调查,严格管理平台内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公平、安全的交易环境。



九。家庭装修支出大的正规公司是首选

一些家装企业虚假宣传承诺,提供质优价廉的家装服务,不守合同拖延工期,甚至“关门跑路”,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正规品牌装修公司时,应查看企业资质,了解其经营情况和信誉,不要轻信推销和承诺,并将承诺写入合同。



十、特工自首有猫腻。当心被当成保险单

一些不法商家声称可以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修复征信”、“解决债务”、“全额免息”,欺骗消费者委托办理退保免息事宜,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了社会稳定。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理性选择金融保险产品,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中介,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来源:华商报记者马群宁李俊霖李伟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