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词的理解和表达部分,选词填空一直是很多小伙伴的难题。单词的积累和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我们不仅要积累一定的实词和成语作为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要仔细了解实词或成语之间的区别。用科学的做题方法,复习起来可以事半功倍。
一般有一些基础知识的同学都知道,选词不能简单的是“我想我想”,而是需要客观分析语境意义,然后猜测空的缺失意义。一般在分析选项的词义时会用到词的辨析。有些难懂的词,比如“出身”,你看到之后可能会觉得积累是好的,勤奋可以弥补。但有些词大家都很熟悉,也很常用,但放在一起却无法准确区分,所以真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更何况语文的词汇量很大,尤其是备考的时候往往处于时间紧任务重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其实掌握一套单词分析方法往往会让我们备考事半功倍,“造句”就能解决问题。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造句法。让我们一起造句来区分“最熟悉的陌生人”。
造句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那些词,但很难区分意思上的差异。也就是说,把他们放在生活中熟悉的语境中,然后感受他们的不同。例如:
1.禁止VS制止首先,这两个词很常见,但是突然放在一起,很多朋友很难很快分辨出来。这个时候,我们不妨用造句法。
否:室内禁止吸烟。
制止:他在公共场所吸烟,多次制止无效。
这两个句子是常见的句型。通过这两个“生活化”的句子,我们发现“禁止”多用于动作发生之前,而“停止”多用于动作进行过程中,使具体动作停止。这样,我们就能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2.微小VS细小又是一组常用词。我们也用句子来区分不同。
Tiny:突然发现身边有很多珍贵的东西,哪怕只是生活中的一点点,那些微小的快乐总是在身边。
这条裙子和那条裙子只有一点点不同。
微小:今年的冰雪灾害,很多微小的树枝都被冻折了。
通过造句,我们发现“微小”可以用于抽象事物,适用范围广。“小”只能用于特定的事物,适用范围比较窄。
3大势所趋VS势在必行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必要的计划/措施
我们一般知道“大势”是指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势。“势在必行”是根据身体发展趋势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造句来更多地了解这两个单词。“时代潮流”一般用作宾语。但“祈使”是谓语或定语。
这是一个简单但好用的“造句法”,可以灵活掌握,让选词不再那么难。另外,再次提醒大家,选词空的积累和学习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不仅要勤加练习,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确分析上下文的技巧,仔细理解真实单词或成语的区别。相反,如果方法不对,只靠错误的“语感”,只能是错题的死循环。希望大家学会造句,学会辨别,越走越远!